北大教授:警惕教育「拉丁美洲化」對教育公平的危害

什麼是拉丁美洲化?

拉美化有很多意思,經濟學里經常談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就是一種;也有的人把那種經濟發展不昨的、但是福利很高的社會也稱為拉美化;還有的人把城市裡的貧民窟也當作拉美化。有的人還在討論要避免拉美化,有的人卻說我們已經進入了拉美化;我國到底現在是什麼情況?我也不知道。反正,拉美化這個詞就是個不好的東西

什麼是教育拉丁美洲化?

北大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王蓉教授在去年的一份內部報告中提出來,當時引起了不少報道,大意就是在社會貧富差距懸殊的時候,有錢的家庭就會把孩子從公辦學校送至私立學校以獲得更高水平的教育,公辦學校的質量逐級下滑,公辦學校成為差學校的代名詞。著名教育學者楊東平教授在不久前的一次演講中也提到了要警惕教育拉美化

Advertisements

教育拉美化的危害

教育拉美化的通俗表達就是有錢上私立,無錢上公辦;私立學校就是好,公辦學校就是差。這樣的教育體制的危害不用我多說,除去個人私利,但凡有些公平理念的人都不會認同那種只有靠錢才能上好學校的教育體制,特別是在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不過還有一種隱藏的危害一般人沒有認識到。

先扯點遠的,來說說高考。如果要說現在社會什麼最公平?可能最公認的是「高考」,即便高考弊端很多,但是其公正性還是得到了大家的認同。但是如果深究的話,高考的公平也只是體現在分數上的公平,但是分數背後拼的除了孩子的稟賦,更多的還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背後是家庭經濟實力。

回到拉美化,倘若私立學校的孩子能夠上更好的大學,而這些大學又是由國家財政補貼支持的,那麼就相當於這些富裕家庭又從納稅人手裡獲得更多的補貼,這好像比那些有錢上私校更令人難以接受吧?至少上私校花的是自己的錢。

Advertisements

其他國家有教育拉美化嗎?

奇怪的是,很多人可能認為,像美國等西方國家不就是有錢上私立、無錢上公辦嗎?為啥單單挑拉美國家說事?為什麼沒人說美國這些國家的教育是拉美化呢?這個,這個我也不清楚。但是我知道的是,有些國家的私立學校並不是只招收富裕家庭的孩子,它們也會提供一定的學位和獎學金招收優秀的貧窮家庭的孩子;優秀的私立大學也是如此,有財政補貼的大學更是如此。

另類教育拉美化

除了教育拉美化威脅,教育至少還有兩種類似於拉美化的現象值得思考:

  • 一類現象是用腳投票,出國留學。攜程的老總就說過他們公司管理層的孩子大部分都在國外。這類人群越來越多,這些人不單是不上公立學校,連國內的國際學校和私立學校也不上,直接全部出國了,不跟國內的教育玩了。

  • 還有一類現象就是許多地方公務員的孩子都不在本地公立學校上學。例如,縣城的公務員很多都是在市裡、省城裡買房,把孩子也送到市裡、省城上學;鄉鎮公務員的家基本都在縣城,沒人把孩子送到鄉鎮上學。公務員的孩子都不在當地公辦學校讀書,當地的公辦學校能辦好?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不信。

大家覺得「教育拉美化」的說法是杞人憂天,還是渾不自知?

「教育生態觀察」:專業有溫度地介紹和評論教育政策、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敬請關注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