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大蔥,三種食療作用,專治春季常見病,快為家人收藏!

大蔥是廚房最常見的調味品,也是很多食療配方中的重要食材,蔥白、蔥須、蔥葉各有各的特點和食療效果,這也是民間所謂「一根大蔥三味葯」說法的來源。今天我們一起聊聊大蔥都有哪三種食療作用。

中國人種植大蔥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詩經》中就有關於大蔥種植的記載。據傳大蔥是戰國時期,從北方少數民族山戎部落得來的,當時稱之為冬蔥,距今已有2000多年。

這在2000多年裡,歷代國醫大師們把大蔥的食療和藥用價值研究的透透徹徹。《雷公炮製藥性解》中記錄:發表,通陽,解毒。治傷寒寒熱頭痛,陰寒腹痛,蟲積內阻,二便不通,痢疾,癰腫。《日華子本草》:治天行時疾,頭痛熱狂,通大小腸,霍亂轉筋及責豚氣,腳氣,心腹痛,目眩及止心迷悶。

從現代營養學分析,大蔥主要的三個部位,蔥白、蔥葉、蔥須,也各有不同營養素特點。

蔥白:也就是大蔥近根部的莖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蔥白有發汗解熱的功效,可健胃、利尿、祛痰,蔥白所含的蔥蒜素對痢疾桿菌、葡萄球菌及皮膚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在忽冷忽熱的早春季節喝點大蔥湯,有利於預防感冒。

用蔥白做湯也很簡單,新鮮白凈的蔥白切成段沸水煮10到15分鐘即可,也可加入少許薑片或紅糖搭配引用。感冒時每天喝兩三次,可起到暖身發汗作用,輕感冒時飲用有一定的療效。

蔥葉:大蔥頂部嫩綠色部位

蔥葉中的維生素C、胡蘿蔔素、葉綠素等營養素含量明顯高於蔥白,日常我們也經常拿蔥葉當做綠色蔬菜來烹飪製作。蔥葉中豐富的葉綠素,有一定解毒消腫作用。《食療本草》就有介紹用蔥葉治療腫痛的,「蔥葉、乾薑、黃柏。相和煎作湯,浸洗之。」以及《獨行方》中「治水病兩足腫者:銼蔥葉及莖,煮令爛漬之,日三五作。」

蔥須:烹飪時被當做廚房垃圾扔掉的部分

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教授楊玲玲曾以實驗發現,在烹調時總被丟棄的蔥須,多酚、蛋白質和多糖類物質含量較豐富,在清除自由基能力以及免疫調節能力等方面都穩居蔥白、蔥葉和蔥須這三部位之首。

來源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