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快到了,艾草正當時!艾草加一物,專治頸肩、腰腿痛!超實用!

端午節快到了,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洒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以防蚊蟲,「避邪卻鬼。」

還要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

艾草

艾草,又叫「艾蒿、灸草、醫草」,

純陽之物

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

植株有濃烈香氣。

全草入葯

有溫經、去濕、散寒、

止血、消炎、

平喘、止咳、

安胎、抗過敏等作用。

艾草種類多,一般常見的有野艾、草艾。野艾冠厚實,呈花形,莖短小;草艾生長於草甸沼澤地帶,葉對生,花黃白。

艾草晒乾搗碎得「艾絨」,

製成艾條供艾灸用。

端午時節,濕氣加重,很多中老年朋友的頸痛、肩痛、腰痛、腿痛又開始犯了,這個時候,很多人會隨意吃點止痛藥。

其實很多人都不懂:一吃就好的止痛片,副作用就大了:

1、掩蓋病情

2、容易成癮

3、引起過敏反應

4、損害造血系統

5、胃黏膜損害

6、引起中毒性肝炎

7、導致腎功能不全和間質性腎炎

8、誘發腫瘤

9、神經系統不良反應

10、誘發心血管系統疾病

11、妊娠期的不良反應

12、損害聽力

這裡告訴大家一個超簡單的方法:

艾葉+酒

材料:艾葉60克、生薑15克、生蔥2-3棵、燒酒適量

很多人知道用熱水泡腳對身體非常好,如果用艾葉泡腳,那更是勝吃補藥

艾葉是一種芳香化濁藥物,性溫、味苦,有止吐血、止咳化痰、利陰氣、辟風寒等多種功效,艾葉泡腳可以起到一定的祛病強身的作用,但是艾葉其性偏溫,患有熱性疾病者暫不宜使用。

祛虛火,寒火

艾葉泡腳具有祛寒火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牙周炎、牙齦炎、中耳炎等頭面部反覆發作的這些與虛火、寒火有關的疾病。

祛實火

艾葉泡腳還有引火下行的作用。艾葉水通過腳底的湧泉穴,讓上越到頭部的火氣向下,退回正常位置,發揮它原有的溫煦作用。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艾葉中含有的揮髮油具有明顯的鎮咳、祛痰及抗過敏作用。

所以艾葉煎液熏洗雙腳能止咳的原因之一,就是口鼻吸入了艾葉的揮發氣體,同時人的足底經脈豐富,肝、脾、腎等經絡均循布足部,用艾葉煎液熏洗雙足,循經脈入肺腎,溫驅寒邪、肺氣得宣、氣得納、咳喘得止

治感冒

艾葉泡腳還能很好的治感冒哦。當受涼感冒、流清水鼻涕、咽喉疼痛、渾身酸疼或伴有發燒時,都可以用艾葉水泡腳,要泡到身體發汗,可以有效治療小兒感冒等癥狀。

去黑眼圈

中醫認為,肝腎陰虛是導致黑眼圈的主要原因。而滋陰補腎、清降虛火是除黑眼圈最好的方法。用艾葉水泡腳能有效地去除體內虛火,起到去黑眼圈的作用。

艾草的5種保健功效

1、抗菌消炎

民間曾流傳諺語:「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

有關研究發現,艾在燃燒時產生的煙劑氣味芬芳,具有消毒殺菌、除害防病的作用,熏蒸艾葉是對居室消毒、殺菌的好方法。有資料顯示,平時以艾葉每月熏蒸1-2次,在冬季及流感流行季節每周熏蒸1-2次,能使各種常見致病菌、病毒的數量顯著減少,從而有效預防各種呼吸道傳染病

艾有芳香氣味,艾草中含有多種揮髮油,有驅蟲殺菌的功效,是生產蚊香、消毒香的必需原料。艾的藥用範圍很廣,內服可治腹痛、下血,外敷能療瘡毒、皮炎

2、調經止血

艾草還具有散寒除濕,調經止血的功效,對女性月經不調、經痛腹痛都有一定的療效。

女性可以用艾草來泡澡,條件不允許的話,泡腳也是不錯的選擇。可加速人體的血液循環,改善手腳冰涼、痛經等癥狀。加之其抗菌的功效,還能起到除腳氣的作用。

3、緩解皮膚瘙癢

不少嬰幼兒甚至成人都會因為濕疹等病症導致皮膚過敏瘙癢,把新鮮的艾草洗乾淨,然後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煮開,把艾草取出,將艾草水倒進浴缸泡澡可以緩解癥狀。

4、增強免疫力

艾草的驅寒、除濕、抑菌、消炎的功效,用它泡腳或泡澡可以使人的免疫力明顯提高,特別對於傷風感冒有很好的療效。傷風感冒時可以把泡艾草跟喝生薑水配合起來,可以起到翻倍的效果。

5、製作食品

南方習慣將清明前後鮮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一比二的比例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及白糖等餡料蒸熟做成艾糍,軟糯可口又清香美味。

另外新鮮的艾草葉子和芽也可當做蔬菜食用。

艾葉+雞蛋

艾葉煮雞蛋有良好的暖宮功效,對宮寒以及宮寒引起的月經不暢、痛經和不孕等症,都有非常不錯的食療功效。

艾葉煮雞蛋本身並沒有助孕的功效,但對於因宮寒而不孕的女性來說,艾葉煮雞蛋確實是一劑良藥,因為把宮寒治好了自然就可以順利懷孕了。

其實做起來非常簡單——將乾薑切片,和洗凈的艾葉、雞蛋一同放進鍋里,加適量清水,先用文火將雞蛋煮熟。然後,把煮熟的雞蛋剝殼,再放進鍋里葯汁中煮10分鐘加進紅糖,一道熱氣騰騰、火力十足的「艾姜煮蛋」大功告成,吃蛋喝汁,美味可口,但功效完全相當於苦口的中藥。

分享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

來源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