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袋敲打經絡竟是養生良方

細長的金黃色布袋裡,裝滿了用中藥浸泡過的細沙,在身體的經絡處反覆拍打,竟是養生保健的秘招。

據有關專家介紹,沙袋循經拍打療法起源清朝光緒年間,歷經六代傳承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由清朝御醫王清新根據中醫經絡學說,臟腑辨證施治理論,結合臨床實踐參考中醫推拿按摩和武術練功做法,創編的一套中醫內病外治方法。2014年5月已入選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當年慈禧太后因勞累而患上頑疾,不僅腸胃受損,脾氣暴躁,還常發風濕骨痛。醫生無法對皇妃直接接觸,王清新便用此法將慈禧的病治好,從此,沙袋療法成為清宮秘法,密不外傳。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王清新在隨慈禧逃跑途中,流落於河北滄州及山西太原等地,從此沙袋療法流落民間,現已傳至第六代。

Advertisements

沙袋循經拍打療法所用工具是兩個小沙袋,用布雙層縫製后,裝入中藥炮製過的細砂,隨著體質的增強,也可逐漸增沉,換粗砂、綠豆、鐵砂等。

沙袋拍打的頻率為每秒鐘3-4下,沙袋每拍打一次,皮膚肌肉就會反彈一次。採用多人次、多批次、多個沙袋連續拍打產生的震顫力,可在短時間內,活化皮膚肌肉細胞,促進血液循環,使拍打經絡路線發熱,起到氣血通暢,通經活絡的作用,可有效松解肌肉粘連、痙攣、僵硬產生的疼痛對骨質病變以及失眠等眾多問題有著很好的緩解作用。

擴展閱讀:

大約2 500年前,中國誕生了第一部醫學巨著——《黃帝內經》。在這部典籍中,一個重要的概念貫穿於全書,那就是經絡。《黃帝內經》記載:「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經脈則「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並有「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的特點。

Advertisements

結合經絡的特點,沙袋療法在指導思想上有兩個突破:

①以運動調整運動。「以運動調整經絡的治療方法來調理我們身體運動的經絡狀態」,此法調整陰陽平衡、通經活絡、理氣活血、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和機體自我調節功能。在臨床上經過100多年的治療實踐,對於一些疑難病症有很好的療效。

②通過調整經絡,達到治病的效果。該療法不需服藥,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廉價的治療方法。

沙袋療法解決了中醫物理療法應用與推廣三個方面的難題:

①解決了按摩師點穴與拍打不能同時進行的難題。「藉助沙袋,點穴和拍打可以同時進行。」說到這裡,張愛東拿出沙袋給記者示範,用沙袋頭部一邊的尖尖,對準記者的合谷穴拍打起來,既起到了點穴按摩的作用,又起到了持續拍打的功效。

②解決了按摩師只能疏通單一經絡,不能同時疏通兩條經絡的難題。

③解決了按摩師不能連續持久疏通經絡的難題。還實現了一個創新:經絡循環疏通法全國首創。循環疏通法既可以雙人對向調整,還可以採用多人次的循環拍打。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