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最難熬的「三伏天」,也是濕氣最重的時候,「這些」利水祛濕食物要多吃!


三伏天在小暑和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每年的入伏時間不固定,伏天長短也不同,而今年三伏具體時間為7.12—7.21為初伏(10天),7.22—8.10為中伏(20天),8.11—8.20為末伏(10天)。

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之說。夏季本就酷熱,如今迎來三伏天,更是給我們添加了更重的負擔。


中醫認為,三伏濕氣會更重,因為入伏后地表吸收的熱量多,另外夏季雨水多,使得空氣濕度升高,本應上升的濕氣,在壓強的作用下在地表堆積,外濕就比較容易入體,使脾胃消化失常,脾祝運化水液,脾胃虛弱會造成積水為患,濕氣也就更重。

中醫注重天人合一,陰陽互補。因此,在夏季人們不宜吃辛辣溫燥食物,可以選擇一點微涼性食品,但是避免過寒食物傷及人體正氣而誘發疾病。


在烹調方面,輔以薑蔥蒜類昇陽調料,對濕氣有排解作用,苦瓜、冬瓜、黃瓜等瓜果類有利水作用,是良好的祛濕食物。在如此濕熱的三伏天,光考慮祛濕是不夠的,唯有健脾祛濕同時進行才能應對三伏帶來的惡果。


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葯。


紅豆,在中藥里稱作「赤小豆」,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

《本草綱目》記載:「薏米能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滲濕。」一鍋薏米紅豆粥就能達到祛濕健脾的雙重功效。注意不能加大米,大米煮出來是粘稠的,而紅豆薏米怎麼煮都還是水狀,不粘稠,就是利用「清」這個性質,才能夠祛濕。

這裡有一個健康小常識,研究表明,薏米顆粒越小藥用價值就越高。


1、薏米紅豆粥

材料:薏米100克、紅豆50克、芡實10克、枸杞5克

做法:

①薏米、紅豆去雜質洗凈泡發兩小時

②將薏米、紅豆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煮至沸騰,再加入芡實、枸杞小火煮30分鐘

2、薏米山藥百合粥

材料:薏米30克、百合25克、糯米70克、紅棗9個。

做法:

①先把山藥洗凈。削去外皮。薏米洗凈,用水浸泡30分鐘

②把薏米、糯米、紅棗洗凈,放入鍋中,按下煮粥鍵。


PS:糯米粘性比較強 ,嬰幼兒孩子不宜多吃的 。也可用大米替代!



via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