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經常掏耳屎?多少人因此而變聾!耳科醫生建議這樣清理

有人說,挖鼻孔、摳肚臍、掏耳朵,堪稱人生三大樂(惡)趣。

尤其是從中弄出一大坨不明污垢時,那成就感真是杠杠的。

別不好意思承認,背地裡偷偷干這些事兒的人有你吧?

沒辦法,有時候人就是這麼手賤,不「摳摳挖挖」就不舒服。

不過,你以為你這是愛乾淨的表現?

其實並不是!

尤其是在掏耳朵這個不自覺的行為上,大家都有太多的誤區!

今天就來重新認識一下它~

耳屎是怎麼來的?

耳屎在醫學上有一個文藝的稱呼——耵聹,是外耳道皮膚耵聹腺分泌出來的一種正常分泌物與灰塵、皮屑混合而形成的。

分為乾性與油性兩種:一類乾性耵聹,一類濕性耵聹。

大部分人的耳屎是乾性的,呈片狀存在於外耳道內。

有些人的耳朵油脂分泌特別旺盛,所以分泌出的耳屎就油油的、比較粘稠,有的凝聚成團,有的會流出耳外,俗稱「油耳」。

無論是乾性還是油性耳屎,都屬於正常現象。

因為耳屎的性狀受遺傳因素影響,一般來說,黃種人干耳多,而白種人、黑種人則多為油耳。

耳屎一無是處?

很多人因為耳屎帶有一個「屎」字,就將其與大便等同起來——

①沒有任何作用 ②掏得越乾淨越好

於是,雙手總是不受控制似的,隔三岔五地就給耳朵「搞搞衛生」,認為掏掏更健康。

其實才不是!

對於耳朵來說,耳屎其實是耳朵的保護傘,一直在默默無聞地保護著耳朵,只是你看不到而已~

耳屎的3大作用

1.抵抗細菌、病毒

耳屎富含油脂,在耳道皮膚表面形成一層酸性膜,賦予外耳道抵抗細菌、病毒侵害的作用;

2.阻擋異物入侵耳內

耳屎所含的油脂能滋潤外耳道皮膚上的細毛,這些茸茸的細毛和富有黏性的耳屎,能阻擋由外界吹進來的塵埃顆粒,擋住昆蟲進入外耳道。

另外,耳朵不小心進水時,耳屎還可以阻擋髒水的侵入,並防止可能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外耳道炎、中耳炎的發生。

3.保護鼓膜

耳屎使外耳道空腔稍稍變窄,對傳入的聲波能起到過濾和緩衝的作用,使鼓膜不致被強聲所震傷。

此外,富含油脂的耵聹能使外耳道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保證耳道深處的鼓膜不致變干,從而使鼓膜處於最佳運動狀態。

那麼問題來了:

耳屎好處那麼多,但是有時候耳朵癢,感覺耳屎很多,所以要不要掏呢?

平常該不該掏耳屎?

不管你是乾性還是濕性耳屎,除非有不適癥狀,否則不需要處理。

首先,耳道本來就有天然的自凈功能,大部分人的耳屎能夠自行排出。

比如在我們說話、吃飯、打呵欠時,耳屎會隨著下頜運動,藉助皮膚上汗毛的推動作用,悄悄地從耳道裡溜出來。

其次,頻繁掏耳朵壞處多。比如:


划傷外耳道皮膚,引發感染。

外耳道受刺激,引起病毒感染,發生外耳道乳頭狀瘤。雖說一般情況下,這種腫瘤都屬於良性,但是其實也有2%的惡變率。

頻繁掏耳朵,會加快「耳朵死皮」脫落,會讓耳屎越掏越多,耳朵越掏越癢。

不小心捅破耳膜,導致聽力下降,甚至是喪失聽力。

所以,別手賤,不要有事兒沒事就去掏耳朵。

但是,若平時耳朵癢了、耳屎多了,那掏掏倒也無妨,不過——

掏耳朵要注意以下5點

①不要形成挖耳習慣而頻繁挖耳,一周最多掏一次。

②掏的時候不要太深入,最好用棉棍,輕輕在外耳道轉動,然後耳朵朝下,讓耳屎可自行出來;盡量做到不用指甲、鐵簽等尖銳物掏耳。

③如果耳屎又大又硬,影響聽力,千萬不要強行取出。醫院有軟化耳屎用的滴耳劑,耳屎浸泡鬆軟後,可以由耳科醫生清理掉。

④已有外耳道炎症者,或取出困難者,最好到醫院請醫生幫忙解決問題,以免造成耳道損傷。

⑤可以用清洗代替掏,洗澡的時候在蓮蓬頭下清洗耳道就夠了,同時注意控制水溫和水流速度。

千萬別隨意給孩子掏耳朵

這裡要著重提醒一下各位家長們,不要隨便給小孩子掏耳朵。

小孩子外耳道的皮膚嬌嫩,不易操作,用棉簽或牙籤去掏易致外耳道的皮膚受損引起炎症。

更有甚者可損傷鼓膜,使聽力下降。

要知道,從1990年到2010年,約有260000個孩子因為耳朵受傷而被送入急診室。

如果想清潔耳朵,可以用濕毛巾簡單地給孩子擦擦外耳就可以了。

如果孩子耳屎較多的,建議把孩子帶到醫院耳鼻喉科就診,由醫生取出。醫院有專門的清理耳屎的設備,可以避免用手掏時不慎損傷外耳道或耳膜的風險。




via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