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慢慢長大,你越來越不了解他?5個妙招,讓孩子把心裡話告訴你

對於很多孩子上了中學的父母而言,孩子不和父母交流是最令爸爸媽媽頭疼的事情了。上小學的時候,很多孩子都會像鸚鵡一樣,把在學校發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告訴爸爸媽媽,有的時候,簡直讓爸爸媽媽抓狂,因為他整個晚上都在說,一直不肯停。

突然有一天,你發現孩子說得不那麼多了,你心裡覺得孩子是長大了,不那麼叨嘮了。但是這種竊喜維持了沒多久,你就發現孩子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什麼都不告訴你了。學校裡發生了什麼事情你再也不能從他嘴裡知道了,書包不讓動了,卷子不讓看了,手機設了你不知道的密碼,總是把自己房間的門關上,甚至抽屜也上了鎖。忽然之間你曾經了如指掌的孩子,變得像一個陌生人了。


家長們幾乎抓狂,媽媽們更甚,天天追著孩子問這問那,偷偷翻孩子書包,偷看手機,偷偷開孩子的抽屜。可惜媽媽們不是007,通常會暴露,爭吵之後孩子似乎在家裡更沉默。可是媽媽們也發現,孩子和他的同學朋友似乎有聊不完的話題,微信、電話、QQ,天天忙得要命,但是對於媽媽爸爸發的東西,通常是「嗯」,好一些的說「知道了,」惡劣點兒的就說「不用你管。」

很多爸爸媽媽自問,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麼。其實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想想我們在那個時候,是不是也很少和父母說什麼,而更多地願意把心裡話說給朋友。但是不得不承認現在的孩子在這條路上走得比我們當年要遠很多,加上網路時代帶來的更多誘惑和陷阱,父母確實有必要重視這件事情,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避免孩子在遇到困惑和難題時投向錯誤的人,導致孩子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及時的幫助,甚至陷入危險。

父母要怎麼做呢?

1. 不逼問孩子,防止逆反心理升級,緩解緊張氣氛。

物極必反這個詞家長都聽過也明白,但是一到孩子的事情上,家長往往會忘得乾乾凈凈。

初入青春期的孩子,正是他們自我意識爆發的時候。在大人眼裡他們還是孩子,但是在他們自己心中,他們覺得他們已經是完完全全的大人了。甚至有不少孩子覺得自己比父母明白。你越讓他們乾什麼他們越不乾,逆反心理爆棚。

如果家長忽視這一變化,還是像對待小孩子一樣,我問你你就得立刻說,那隻會讓孩子更加反感。先不問,讓孩子和你之間的緊張氣氛緩解下來,不要每天劍拔弩張像仇人一樣。


2. 從談論你自己的一天開始,真誠地和孩子分享你的生活。

父母在要求孩子向自己彙報一天的生活時,是不是也可以把自己的見聞分享給孩子呢?不必刻意,在吃飯的時候,在飯後的閑聊中,說說今天工作中遇到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在地鐵上碰到了什麼不靠譜的人,或者你看了什麼有趣的書和電影,喜歡的歌星又出了什麼新歌,都是可以聊天的。

不要期待孩子立刻有回應,你要耐下心來,真誠地和孩子分享你的生活,而不是把這種交談當成和孩子交流的條件。


3. 爸爸多參與,媽媽少摻和,建立輕鬆和諧的家庭氛圍。

我在之前一篇文章中談到,對於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而言,父親在孩子生活中的參與程度越高越利於孩子的成長。

爸爸向前,媽媽向後,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

父親作為男孩子的榜樣,女孩子的鏡子,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相當重要。父親多陪陪孩子,母親試著放放手,家裡的氣氛和諧了,孩子自然會覺得輕鬆,也只有在輕鬆的環境之下,孩子才有可能向父母敞開心扉。


4. 動用一切能動用的資源。

我們不主張父母去翻孩子的抽屜,查孩子的手機。但是這不意味這如果孩子不說我們就兩眼一摸黑。家長一定要保持和孩子老師的聯繫,及時了解孩子的在校情況。也要和孩子朋友的家長建立密切聯繫,孩子不願意和父母說自己的事情,但是說別人的事情往往不少,如果你能和孩子好友的家長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互通有無也不失為一種策略。但是一定不能讓孩子知道你像個間諜一樣四處打聽他的情況,那樣只會適得其反。

家長還可以動用一些自己信得過的成年人,比如一個孩子從小就認識的老師,一個孩子也熟悉的父母的朋友,或者家裡的叔叔舅舅姑姑姨和孩子的表哥表姐,讓他們和孩子聊聊。通常孩子對他們的戒心比父母要小很多,交流起來也不是那麼困難。


5. 用孩子喜歡的方式和孩子溝通交流。

現在的孩子對於和父母面對面聊天的興趣大概還趕不上對地上掉的一分錢的興趣。父母要想和孩子溝通就要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

微信,QQ,微博都可以。把你看到的有趣的東西,有用的東西都發給孩子,在孩子的社交媒體中和孩子互動,雖然這不是個理想的方式,但是至少能成為一個好的開始。

每個家庭情況不同,每個孩子也不同,家長們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讓自己和孩子的溝通順暢有效。拿出更多的耐心,在孩子暫時沒有和你說心裡話時不要逼迫他,給他更多的時間和空間。拿出適度的愛心,用你的愛適度包圍你的孩子,足夠多讓他感到安全,又不多到會讓他感到窒息。

希望每一對父母都能成為自己孩子的朋友,陪孩子一起度過他們的青春期。



via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