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一生謹慎,為何最後一次北伐選擇斜穀道?

諸葛亮真正意義上的北伐,只有三次,第一次失街亭,第四次殲滅司馬懿二萬多部隊,斬殺張郃;第五次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第二次進攻陳倉的郝昭,第三次順手拿下武都、陰平,這兩次其實不能算作北伐。

從漢中越過秦嶺的道路中,祁山道平坦開闊,斜穀道、子午道狹窄崎嶇,易守難攻,但是離長安很近。這也是魏蜀邊境多年不變的原因,只要守住幾個關鍵隘口,誰也過不去秦嶺。第四次北伐結束,司馬懿吃了大虧,預言諸葛亮下次北伐必定在三年以後,而且必出斜谷。我們無從知道司馬懿為何預測那麼准。

諸葛亮注意養兵養民,這就是與姜維窮兵黷武的不同之處,他需要三年的時間練兵、聚谷。奇怪的是,司馬懿預測到諸葛亮三年後出斜谷,卻沒有採取任何措施,郭淮在隴西祁山道,還屯了兩萬兵力。諸葛亮悄無聲息地出現在斜谷的北口,屯五丈原,是怎麼做到的呢?

Advertisements

首先當然是隱蔽工作做得好,沒有走漏風聲。從司馬懿的角度看,要預料到準確的時間,也有一定難度。可能比較關鍵的一點是,司馬懿畢竟不是最高統帥,不敢輕易用兵,他得到的指令是防守,擋住蜀兵,而不是進攻。

當然這隻能是推測。還可以推測兩人的心態問題,司馬懿認為諸葛亮不會用奇兵,沒當回事,即便放你出斜谷口,對我也無可奈何;從諸葛亮的角度看,他身體不好,可能覺得日子不多了,乾脆走斜穀道快一點,有生之年搏一把。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