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給為人父母者:《教養的迷思》

好書推薦給為人父母者:《教養的迷思》

(曉南)

【社會上究竟有多少流傳甚廣的偽科學理論?】

這麼多年來,我在網路上、媒體上看到過數不清的關於如何教育孩子的長篇大論或者感人小文,而在現實生活中我看到的,則是父母們那一張張充滿焦慮的臉。當然,實際上我也是為人父母者,所以,我認為,如果我今天向大家推薦一本主要面向父母的有關孩子教育話題的書,大家應該不會認為我沒有依據。

但是,今天我推薦的這本書,裡面的觀點可能跟當下最主流的觀點都不太一樣,所以開篇我還是想就此給大家交代一點基礎性的東西,那就是:在以心理學為代表的社會科學領域,存在著很多似是而非的、詭辯性的偽科學理論,對於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來說,是很容易被這些偽科學理論所蠱惑和欺騙的。

Advertisements

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關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現在還有多少人把他的《夢的解析》這本書奉為圭臬呢?但是我不得不遺憾地告訴你,對於當今的專業心理學界來說,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里幾乎沒有任何一個觀點是成立的!然而,現實卻是,直到現在竟然還有那麼多人相信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那套理論,更為令人鬱悶的,至今還有那麼多自稱是心理學或者教育學專家的人向大眾們鼓吹弗洛伊德《夢的解析》里的那套東西,讓真正有良心的心理學專家們搖頭嘆息!

如果讀到這裡有人對我的上述斷言有所懷疑(有懷疑這很正常)的話,時間所限,今天我只想拿卡爾·波普在其著作《猜想與反駁》里對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和弗洛伊德的反對者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兩種截然相反的心理學理論所做的一段駁斥(對這一段引用內容不感興趣的朋友,可直接越過去閱讀後面的內容):

Advertisements

「……我想這裡沒有什麼意義,因為每個可以想到的病例都能用阿德勒理論或者弗洛伊德理論加以解釋。我可以用兩個截然不同的人類行為的例子來說明這一點:一個人為了淹死一個小孩而把他推入水中;另一個人為了救這個孩子而犧牲自己的生命。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理論同樣很容易解釋這兩個事例。按照弗洛伊德,第一個人受到了壓抑(比如他的戀母情結的某種成分),第二個人則已達到升華。按照阿德勒,第一個人具有自卑感(因而可能產生了自我證明自己敢於犯罪的要求),第二個人也是這樣(他的要求是自我證明敢於救這個孩子)。我不能設想,有什麼人類行為不能用這兩種理論來解釋的……」

問題是,阿德勒是弗洛伊德的激烈反對者,兩個人、兩本書的心理學觀點是互相反對的,可是卡爾·波普在此處證明了,同樣的人類行為,竟然可以用上述兩種互相反對的理論(觀點)來同時加以解釋,這就是偽科學的奧秘之所在,其詭辯術可以解釋人類的任何行為,包括孩子的行為,這就是它們的危害之處----通過詭辯術把自己包裝成專家,通過兜售自己的那一套偽科學理論來實現自己的目的:賺錢或者揚名。

當下,那些在媒體上號稱自己是所謂的心理學、教育學專家的人,有多少人只是想掏空你的錢包或者揚名立萬呢?有多少人兜售的理論經得起推敲呢?這些自我包裝的大師們,與其說擅長心理學,還不如說擅長利用人性弱點的攻心學。他們時不時的寫出來一些能讓家長們讀了以後流下眼淚甚至自責不已的雞湯小文來,把那些本來就已經焦慮萬分的家長們忽悠得眼淚汪汪、神經兮兮的。

對此,我想說:夠了!所謂的心理學大師們,夠了!所謂的兒童教育專家們,夠了!饒了這些可憐兮兮的家長們吧!利用他們的焦慮心理,把他們的心掏空、把他們的錢包掏空,於心何忍?夠了!

真正的心理學專家和教育專家們,說話都是很謹慎的、負責的,他們是不會輕易出來忽悠人的,因為他們珍惜自己的羽毛,他們講的每一句話都要建立在經得起推敲驗證的基礎之上。

以上,就是我今天向大家推薦《教養的迷思》這本書的動機:

一是讓大家今後謹慎對待各類大師們及其兜售的理論;

二是讓你們看一看真正出言謹慎、講學術良心的心理學專家們所撰寫的著作是什麼樣子的;

三是希望,從今以後,家長們不再繼續過那種充滿焦慮、迷惑並被各種似是而非的教育理論所綁架了的生活。

【父母的教養是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的主要原因嗎?】

《教養的迷思》這本書的作者是茱蒂.哈里斯 (JudithR.Harris),總結下來,在這本書里,哈里斯主要想解決的問題就是:通過科學的論證和合理的懷疑來證明,多少年來為人們所公認的「父母的教養方式是影響孩子人格發展的決定性原因」這個主流觀點並不成立。她在本書里向我們證明,事實就是與我們的直覺和所信奉的主流理論相反,父母的教養不但不是影響孩子人格發展的決定性原因,甚至連主要原因都不是。那麼真正決定孩子人格發展的原因是什麼呢?一個是遺傳自父母的基因,另一個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同輩群體,也就是孩子所成長的那個由同齡人所組成的社會環境。當然,作者也不是說父母的教養在這裡一點用都沒有,她主要想表達的是:

第一,此前人們在關於孩子教育的認知體系中,嚴重高估了父母教養的作用。父母教養對孩子人格的發展可能有作用,但是不像此前人們廣為信仰的作用那樣大;

第二,來自父母遺傳的基因對孩子人格發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一直被人們低估了或者忽略了,甚至把本來來自於基因的作用誤以為是來自於父母的教養了;

第三,孩子所成長於其中的同輩人群體對孩子人格發展所起的巨大作用,也一直被人們嚴重低估或者忽視了。

關於遺傳自父母基因的作用,我可以提醒大家注意一句中國的熟語: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大家想想看,在沒有計劃生育的年代,同一對父母所生的幾個孩子之間,在性格方面存在著多麼大的差異。就我本人來說,我跟我的姐姐的性格,簡直是截然相反。我也親自觀察過其他同一對父母所生的不同孩子之間的巨大差異。這些差異,顯然無法用父母的教養來解釋,因為他們都是由同一對父母所生,都是成長在同一家庭。

也許有人會對此反駁說,有很多統計學研究結果證明,父母的教養對孩子的人格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那麼,我想要告訴你的是,這些所謂的科學研究統計過程,很可能存在嚴重的邏輯瑕疵,從而其研究結果並不能成立。

用哈里斯在本書《教養的迷思》中所舉的一個例子來說明:

曾經有一份研究統計數據顯示,吃花椰菜的男性更長壽。但是,正如本書作者哈里斯所指出的,認真推敲一下就會發現,這個研究過程存在邏輯漏洞,其統計結果並不能令人信服。比如說,「吃花椰菜的男性也可能吃大量的胡蘿蔔和芽甘藍。與不喜歡吃花椰菜的人相比,他們可能較少吃肉和冰淇淋。也許他們運動多一些、常系安全帶或煙抽得少。任何一種或所有的上述生活方式都有可能使吃花椰菜者更長壽。吃花椰菜有可能與長壽沒有任何關係,甚至會縮短被試者的生命,但這種效應被喜歡吃花椰菜的人所做的其他事情帶來的好處掩蓋了。」

我想利用這一段極具邏輯性的論述來告訴大家:科學研究是一項非常嚴謹的工作,對於沒有一定專業基礎或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來說,是比較難發現市面上充斥的各種所謂科學研究過程的邏輯漏洞的,是很容易被似是而非的所謂科學研究結論所蠱惑和欺騙的,這既適用於今天所討論的孩子教育話題,也適用於諸如轉基因這一類的話題。我希望,讀過我這篇文章的小夥伴們,今後面對各種所謂的科學研究結論時,還是三思而後信為妙。

【值得警示或參考的觀點節選】

至於作者在《教養的迷思》這本書里是怎樣論證自己的觀點的,我還是希望有興趣的小夥伴們自己買來讀一下,全書一共十六章,典型的系統性論證過程。作者的求真精神、質疑精神和科學精神,大家可以自己體會。

我還想指出,巴菲特的搭檔芒格也是這本書的欣賞者和推薦者。

當然,出於業界良心,在此我還是節選書中的部分值得警示和參考的文字與大家共勉。

1教養孩子不是父母單方面對孩子做的事情,而是父母與孩子共同做的事情。

這句話可以這樣理解: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是互動影響而非單向的。比如說,對於同一位母親來說,由於她的不同的孩子之間在性格方面的不同或者對同一件事比如對待寵物的不同態度,她很可能會對不同的孩子採取不同的教養方式。其實這與我們古人所說的「因材施教」不是一樣的道理嗎?

作者說到:「他們(孩子)的個性不同,他們的父母對待他們的方式也就不同。」而且作者把這種效應叫做「孩子對父母的效應」。

在後面章節中作者還進一步說:「不是好的教養方式能夠培養出好的孩子,而是好的孩子產生好的教養方式;不是好的教養方式能夠培養出好的孩子,而是好的父母培養好的孩子。父母無法改變孩子與生俱來的人格,至少在孩子長大以後,看不出父母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2孩子生下來就具有某種特質,他們的基因使他們傾向於發展某種人格。但環境可以改變他們,這個環境不是父母提供的教養環境,而是家庭以外的環境,是孩子與同齡人共享的環境。

作者把這個理論叫做「群體社會化理論」,她要用該理論取代她所駁斥的「教養假設」理論。

根據這一理論,身為家長的我們,今後就必須重視孩子的同齡人,重視自己的孩子究竟在跟哪些同齡人混在一起;身為家長的我們,今後就必須認識到,自己的孩子在家裡父母面前和在外面同齡人面前,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而且在孩子的心目中,家庭和外界是兩個可以互相獨立、互不影響的環境。如果身為家長只關注孩子在家裡的表現,一廂情願地認為孩子在家裡是什麼樣子,在外面/學校同齡人中就是什麼樣子,那很可能你正在犯嚴重的錯誤。

所以,「入鄉隨俗。對孩子來說,遠不止於此……同輩群體是塑造兒童行為和改造他們性格的地方……」,也就是說,孩子的生長環境對於孩子的人格發展的作用,比父母的教養還要重要。看來,我們古人所講的孟母三遷的故事,真的是很有道理的。由此,我們還能進一步作出如下推論:

推論一:如果發現孩子正在跟不良、甚至危險的同齡人混在一起,趕緊當機立斷,讓孩子遠離這些危險的同齡人。

推論二:把孩子培養成神童是很危險的,把孩子培養成進入少年班的神童是最危險的。為什麼呢?因為「把孩子培養成神童在於這些孩子沒有同輩群體,他們會錯過與其他同齡孩子建立正常關係的機會,沒有同輩關係的孩子很容易變得古怪異常。儘管普通的有天賦的兒童一般都過得比較好,但是那些有超長天賦的孩子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前面兩個推論來自於本書作者,下面兩個推論是我個人的思考,僅供參考:

推論三:對於我們的獨生子一代來說,人格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不在於父母祖輩們的嬌慣和溺愛,比嬌慣和溺愛更危險的制約因素在於他們比過去的孩子們更缺少與同齡人共同成長的環境。所以,身為獨生子女的家長們,今後請更加註重為自己的孩子創造與同齡人一起玩耍的機會。

推論四:對於學校里出現的霸凌直至殺死同學的極端事件,建議學校、家長和社會各界更多從這些性格極端的孩子們與同齡人相處的角度來著眼、思考和尋找對策。比如說,那些與同齡人和同學相處不好、那些被同齡人和同學所孤立的孩子,是不是應該進入學校、家長和社會各界的視線,從而作為重點關注、關懷對象來加以對待?

3你永遠都不知道孩子究竟會怎麼樣……責怪父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父母是最容易被擊中的目標。自從弗洛伊德點上第一支雪茄之後,父母就成為攻擊對象了。

在題為「負罪的旅行到此結束」一節中,作者進一步說:

「他們已被專家的花言巧語騙取了信任,他們有權利感覺到上當受騙了。為人父母並不像大家所想的那樣,不是你付出真誠和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的。有時候,優秀的父母不一定有好孩子,但這不是他們的錯

我們現在擁有各種神奇的技術,我們已經消除了許多導致孩子死亡或傷殘的疾病,我們也成功地解決了大自然給我們出的難題,也許這就使我們產生了攻無不克的錯覺。

我們以為自己可以讓孩子成為我們理想中的人,這完全(只不過)是一種感覺(而已)。放棄吧!孩子不是一張空白的畫布,父母可以在上面描繪自己的夢想。

不要去理會專家們怎麼說。愛你的孩子,因為孩子很可愛,不是因為你認為他們需要愛。受養育孩子的過程,教給他們你所知道的一切。放輕鬆點,他們將來如何並不能反映出你對他們的照料,你既不能使他們變得更完美,也不能毀滅他們。他們是屬於明天的。」

就是這樣,我只想對廣大焦慮萬分的父母們說:

不要那麼焦慮,不要給自己那麼多壓力。你對於孩子的成長所能起到的作用,很可能比你自己以為的要小得多。

不要那麼焦慮,不要那麼擔心孩子的明天。孩子的明天就是屬於孩子的,孩子們自會描繪出他們自己的明天,而你在孩子的明天里並不像你以為的那麼重要,身為父母也沒必要削尖了腦袋非要加入到孩子的明天不可。

不要那麼焦慮,不要讓自己成為孩子教育的奴隸,不要讓自己為孩子的每一次考試失利而把自己自責成罪人。身為父母你不是奴隸,也不是罪人,作為父母你也有自己的生活。你要讓孩子明白這一點,讓孩子給你空間享受你的人生。否則的話,你今生為孩子的成長而失去的人生樂趣,你的孩子在成為父母之後又將重複一遍。真的夠了,我想說,真的夠了,這種一代代傳承下去的無趣人生,應該在我們這一代身上到此為止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