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頭暈暗示體內「這物」太多了,要重視啊,它可是健康殺手,快來看看你體內是否有它?

濕氣是人們的健康殺手平時可能你沒怎麼把它當回事但是真的聚集過多的話那麼對身體的危害將會是非常大的可以說現在很多疾病的產生都是因為體內濕氣過多所以一旦發現自己也有類似的情況就一定要警惕千萬別掉以輕心。

早上起床時感覺疲勞頭昏是濕氣重的表現嗎?怎麼判斷體內有濕氣?

早上起床覺得特別疲倦與陽氣升發不足有關。一天之中上午是陽氣升發的最佳時機。如陽氣升發不足容易出現疲倦、昏昏欲睡、頭暈等癥狀。



體內濕氣重有以下表現

濕性粘滯

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小便不暢大便粘滯不爽等;二反映在病程上纏綿難愈如風濕病等。

14593449062086.jpg

濕為陰邪

阻遏氣機損傷陽氣出現胸脘痞悶小便短澀大便溏而不爽等癥狀。



要祛濕可從生活起居、運動各方面入手。

生活起居

注意保暖工作避免空調損傷陽氣寒濕內留。居家生活中空調能免則免。此外注意多晒晒太陽。起居健康規律少熬夜如果晚上陽氣能更好地收斂那麼白天陽氣就能更好地生髮並排除體內濕氣。



運動

白天適當運動可促進人體血液氣血經絡通暢陽氣生髮出汗可以排出體內濕氣。

14593449062816.jpg

此外還可以試試中醫按摩、艾灸等調理法。按摩或者用艾條灸神闕、氣海、關元等穴位都有助於養陽;按摩或艾灸豐隆、足三里、脾腧可以健脾祛濕。



濕氣是外濕氣入侵體內以及體內多餘水分無法排除造成的。濕與寒在一起叫寒濕與熱在一起叫濕熱與風在一起叫風濕與暑在一起就是暑濕。濕邪不去吃再多的補品、藥品都效果不大。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濕氣

1、起床時看感覺

如果出現頭髮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件濕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等情況那麼可以肯定你體內有濕了。

2、如廁時看大便

可以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沖好久才能沖乾淨。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覆擦也擦不凈也說明體內有濕了。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也可以幫助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香蕉形的但現在很少有人是這種健康的大便。

3、洗漱時看舌苔

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乾濕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

4、刷牙的時候有嘔吐、噁心

嗓子裡邊總是有絲絲拉拉的、不乾不淨的感覺這是有濕氣的癥狀;常常感覺小腿肚子發酸、發沉等癥狀也是有濕氣的癥狀;吃飯的時候流鼻涕也是有濕氣的癥狀。

濕氣產生原因

濕氣一般是由外濕氣入侵體內產生內濕氣如經常淋雨、穿濕衣服、太冷衣服穿的少等等;同時飲食不當也可能產生內濕氣比如夏天吃冰棍傷了脾臟影響體內水分的排出多餘的水分停滯在體內就形成了濕氣。


濕氣調理

可以通過揉按承山穴、陰陵泉、三陰交穴位來達到祛濕氣效果。

1、平常可以多做仰卧起坐增強五臟六腑提供免疫力增強排除體內多餘水分及祛濕氣的能力;

2、切勿淋雨、特別是天氣乾燥很久以來下的雨淋雨了要及時換洗乾淨衣服洗頭了要及時吹乾特別是晚上不要濕發就寢以防濕氣入體;天冷要保暖以防寒氣入體。

3、少吃傷脾臟的食物。

4、濕氣不是一日造成的是由於長期不注意某些不良的行為習慣造成的。



中醫認為脾臟能運化水濕。脾喜燥而惡濕若脾陽振奮脾臟健運運滑水濕功能正常濕邪則不易致病。

反之濕氣太重致人生病後病人往往出現頭昏頭重、四肢酸懶、身重而痛、關節屈伸不利、胸中鬱悶、脘腹脹滿、噁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瀉、舌苔厚膩等癥狀。

在致病的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淫邪氣」中中醫最怕濕邪。寒、熱都好辦寒則溫之熱則寒之;有風咱就驅風有燥咱就潤燥有暑咱就清暑。



中醫里講「濕重如裹」這種被包裹著的感覺就是身體對濕氣的感受好像穿著一件洗過沒乾的襯衫似的那麼彆扭。

運動出汗是很好的去濕氣;特別是夏天不要開空調、風扇身體裡面的汗一定要出來否則你的濕氣太重到了冬天肯定會得病的。

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對身體是非常有益的。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現代人動腦多、體力消耗少加上長期待在密閉空調內很少流汗身體調控濕度的能力變差。

試試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任何「有點喘、會流汗」的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身體五大祛濕穴位從頭到腳依次為百會穴、大椎穴、神闕穴、陰陵泉穴、湧泉穴。

1459344906315.jpg

百會穴

位置頭頂正中線與兩耳間聯線的交點處大致在頭頂正中央處。

按摩方法手握成拳狀敲打或來回揉搓百會穴3- 5分鐘最好有發熱之感。

功效該穴若受濕氣入侵則容易導致頭痛頭脹出現頭暈腦袋也有如戴帽一般的沉重感。刺激該穴位能幫助理順行氣消除積滯還可健腦寧神。

大椎穴

位置頸后正中位於頸部和背部交接處突出的骨頭即第七頸椎棘突的下緣。取穴時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上方即是。

按摩方法低頭雙手十指交叉放到大椎穴的部位用雙手大拇指同時用力來回揉擦大椎穴直至大椎穴發熱。

功效大椎穴受濕氣入侵易造成肩頸病症如肩膀頸椎酸痛不適等。刺激該穴位可避免風寒濕邪的侵襲提高免疫力。

14593449062204.jpg

神闕穴

位置臍中部即肚臍眼處。

按摩方法順時針揉動腹部也可點燃艾炷來灸熏穴位;或者塗抹艾草精油於腹部後用熱水袋溫敷;或使用艾盒將其點燃后固定在腹部20分鐘注意溫度不要太燙。

功效該穴位受濕氣入侵則脾胃不適、腹脹、大便粘膩女性還容易引發婦科炎症如白帶增多、經血不暢等。腹部本身就要以保暖為主刺激神闕穴有助於健脾祛濕、強健身體。



湧泉穴

位置足底足前凹陷處第二、三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於足底掌心前面正中之凹陷處來找到穴位。

按摩方法點按早晚各一次每次點揉3-5分鐘以有酸痛感為佳兩側交替進行。也可用溫熱水泡腳后艾灸雙足穴位各灸15-20分鐘。

功效湧泉穴受濕氣入侵會導致膝關節痛、風濕及全身疲勞、浮腫。常按此穴有助促進睡眠對腎虧引起的眩暈、失眠、耳鳴、頭痛、腰痛等有一定的療效。

結語上文中就為大家介紹了一些關於濕氣的判別方法以及如何治療因為現在很多人幾乎身上都是或多或少會存在濕氣這種玩意的當務之急就是找到根源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體內濕氣過重的該怎麼對症治療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所以治療方法也不能完全一樣。




via今日頭條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