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往事:《萬箭穿心》,萬丈光芒!

寶莉的丈夫男主人公馬學武是上世紀90年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代表,是第一批通過自己努力讀書成才從農村走進城市的人,他們有知識有文化,有穩定的工作和美好的前途,成為許多都市女孩理想的選擇對象。然而鄉下人始終是鄉下人,在馬學武的身上有一種小家子氣且雞賊的性格特質,追李寶莉的時候就矮著半截,一直沒直起腰來。李寶莉對他的好,是呼來喝去居高臨下的。這種男弱女強的組合很容易淤成內傷。李寶莉歡天喜地搬進丈夫單位分配的新房,生活貌似上了一個台階,然而,夫妻之間的感情卻陷入困境,丈夫在妻子長久的強勢之下,終於忍無可忍提出了離婚。之後這個從來都是老老實實,不知道如何表達,在妻子的震懾下像一個經常犯錯的孩子,沒有一點男人尊嚴的丈夫的耐心一點點磨光開始在別的女人那裡表達溫存,釋放被壓抑許久的內心,因此犯下了原則性的錯誤並被妻子「捉姦在床」。妻子將夫妻關係的惡化,完全歸結於丈夫的背叛,耍手段令本要升職的丈夫前途盡毀。當得知自己面臨下崗之後,丈夫萬念俱灰,投江自盡。在結束生命之前,馬學武寫下一封沒有提及妻子任何一個字的遺書,似乎在用無聲的抗議來結束他和妻子這段壓抑已久的悲劇婚姻,也是一個丈夫對妻子最大的懲罰。

寶莉不理解丈夫為什麼要自殺就像不明白他為什麼要離婚一樣。她對生活的態度直接且目標明確,積極而莽撞。她是生活中的強者,也是家庭中的強者,對家人的態度既簡單又粗暴。她愛丈夫,但並不了解他;她愛孩子卻並不懂得與他溝通。在家庭關係中,丈夫無疑是弱勢的一方。他有主見,但無法主導生活的方向;有擔當卻受制於妻子的蠻橫。或許他試過與妻子溝通,卻屢屢受挫而變得無力,只好選擇沉默。對一個知識分子而言,妻子粗暴的溫情和愛成為捆綁他的枷鎖。他本能的渴望溫柔的女性,也渴望能夠理解和欣賞他的女人,當他在單位女同事面前夸夸其談,並得到她的認同和尊敬的時候,從中尋回了久違的溫暖和一個男人的尊嚴。這幾乎是上世紀的中國社會所存在的最為普遍的家庭問題,沒有對等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為基礎,生活質量一旦好轉,情感世界便會崩潰,俗話說可以共苦很難同甘。

每個人都沒錯,只是生活一錯再錯電影中的每個角色都沒有錯,但正是這些「沒錯」造成了悲劇如雪球般越滾越大,從主人公李寶莉開始,正是因為她的強勢和所謂「武漢人的優越感」令來自鄉下的丈夫的過分壓抑。而這並不是丈夫馬學武出軌唯一的理由,不幹脆的性格導致了他和妻子之間越來越大的矛盾,結局就是一了百了。而兒子小寶隱約的察覺到導致家庭關係走向惡劣的根源是母親。孩子在緊張的家庭環境中,內心的愛更傾向於弱者一方。在一個孩子的成長中,他們本能的嚮往知識的力量,在與父親的交往中,他更能體會到智慧的愛。父親永遠都是陪伴他做數學題的人,那與母親的粗暴形成鮮明的對比,因此,父親的死成為小寶心中揮之不去的痛和陰影,也成為他與母親之間難以逾越的鴻溝。以至於父親死後的十年裡,無論母親如何含辛茹苦的供養他讀書,付出一切,他都無法與她親近,也無法原諒她。

李寶莉不相信命運,她認為這個「萬箭穿心」的房子不是造成生活悲劇的決定因素,但是命運還是無情的折磨了她最美好的年華,挑著扁擔離開家的她就能變得「萬丈光芒」?沒有其它解釋,也許真的只有生活一錯再錯。往前一步是幸福,退後一步是孤獨那個夜晚,寶莉獨自坐在江邊,望著江水和漆黑的夜空,身後燃起了絢爛的煙火。她轉過頭,光芒照亮了她的臉。那是一張經過生活太多的磨難和無情打擊之後才有的容顏,疲憊、蒼老、孤獨。當她幫一群孩子拍照,他們管她叫婆婆,嬉笑鬧成一團,她才發現,青春多麼美好,可已經不再屬於她,她轉身離去,身後漫天的煙火燦爛若繁星,卻不是為她綻放。屬於她的青春終結了,她的時代落幕了,或者直到那一刻,她才意識到她從未有過屬於自己的生活,也意識到她奪走了兒子十年的幸福光陰。她覺得是自己給了小寶一個不完整的生活,讓他沒有爸爸,讓他一直都很沉重很壓抑,讓他沒有同齡人的陽光和快樂。她終於對兒子的態度釋懷了,決心離開,不再苦苦守候丈夫留下的房子——苦心經營了半生的家,比起人生的苦難和逝去的光陰,還有什麼比年華老去使人更加傷感。那一刻,她作為一個母親,應該被諒解,得到尊重和愛。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