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陽虛質養生

陽虛體質冬至飲食小貼士

適宜:羊肉、雞肉、牛肉、蘿蔔、茼蒿、花生、松子、核桃、番薯、山藥

冬至是陽氣初生時,陽虛體質應重點養藏,食物除需溫熱熟軟外,食補也尤為重要,選用有滋補作用的燉品,如當歸生薑羊肉湯、蓮子銀耳紅糖湯、人蔘燉雞湯、淮山芡實鴿子湯等,有溫腎健脾暖胃的功效。經常食用,可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為來年的健康打下基礎。

北方乾冷,進補食品往往偏熱,可搭配合適的蘿蔔(熟)、茼蒿、豆腐等,以防體內上火生熱。老年人陽虛過冬則需常吃富含鈣質的食物,如豆製品、芝麻醬,各種骨頭湯(羊、牛、雞等)也是有益的食品,即富於營養、容易消化吸收,還具有驅寒保暖的作用。

南方則潮冷,應以溫補利濕為主,雞肉、牛肉等比較合適,而番薯、山藥、糯米等健脾養胃的食物也宜多食。此外還可多吃些有利濕作用的食物,如捲心菜、菜花、赤豆等。

除以上所陳述過的的食養食品外,還可多吃些堅果,如花生、核桃、榛子、松子,以御風寒。

少吃:動物血、墨魚、青稞、蔥、濃濁、肥膩、過咸

食宜清淡,不宜吃濃濁、肥膩和過鹹食品。《黃帝內經》言「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冬至腎氣旺,多食咸對心氣不利。鹹味食物如:動物血、墨魚、青稞等。《本草》冬月不可多食蔥,令人發疾。冬至一陽初生,應固護陽氣,冷飲、寒涼多液的瓜果不宜多食。

忌吃:龜肉、鱉肉、蝦、蚌、蚶類、貝類、牡蠣、螺螄、螃蟹、燒烤、腰子、生蔬菜

《纂要》曰:「是月勿食龜鱉肉,令人水病。勿食生菜(生的蔬菜),發宿疾。勿食蝦蚌帶甲之物,勿食獐肉,動氣。勿食火焙食物(燒烤)。勿食生韭,多涕唾。」《千金翼方》曰:「(農曆十一月)勿食螺螄螃蟹,損人志氣,長屍蟲。」《金匱要略》曰:「冬三月,勿食豬羊等腎。」

陽虛體質冬至運動小貼士:安身靜體,以養初陽

冬至是養陽的重要時機,不適合劇烈運動,古人在冬至當天「無多言,當閉關靜坐,以迎一陽之升」,現代人至少要做到「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久、卧不極疲」。運動項目以慢節奏、不出汗為主,尤其是常年生活在無冬地區的人更要順應冬季的收藏規律,不要劇烈運動以避免精氣發散,如果冬天過度消耗陽氣,則次年春天容易發生四肢無力,頭暈上火之類的現象。人生存在天地之間,要遵循天地大自然最基本的規律,就是一年四季,寒暑易節,陰陽轉換,所以長壽人群多生活在四季分明之地。在季節變化不明顯的地區生活更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調整,以順應自然。

陽虛體質冬至起居小貼士:避寒就溫,節慾保精,勤曬被褥

冬至嚴寒,除要注意保暖避寒外,應盡量做到早睡晚起,有利於陽氣潛藏,正如《壽親養老新書》中所說:「唯早眠晚起,以避霜威。」冬至后應減少房事以保養陽氣,陰精蓄積。《五經通義》說:「冬至后陽氣始萌,陰陽交精,萬物氣微,在下不可動泄。」故應節制性生活,以順應陽氣的潛藏,為來春生機勃發做準備。《千金翼方》中有「冬至后庚辛日(12月25日,12月26日)不可交合,大凶」一說,以資借鑒。此外,冬至艾灸正當時,冬至前後連續9天艾灸神闕穴(肚臍),每天15-20分鐘,可以改善怕冷、吃涼腹瀉、腰冷痛的癥狀。

北方冬季降水量少,風多風大,氣候乾燥,室內取暖空氣更乾燥,濕度和溫度應適度,最好有一個濕度計,生活在相對濕度40%—60%的環境中最感舒適,過於乾燥會造成咽干、口燥等,而過於潮濕則會引發肺炎等疾病。使用加濕器時最好每隔一段時間測定並調節合適的濕度。

南方地區冬至時節要勤曬被褥,可避免潮濕,陽光中的紫外線有強烈的殺菌消毒作用,經日光曝晒后的被褥也會更加彭松、柔軟。在冬裝的選擇上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軟寬鬆、穿脫方便,不宜穿得過緊,以免影響血液流暢。

陽虛體質冬至情緒小貼士:清心寡欲,平心定志

《後漢書》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古人認為冬至是陽道生而君道長,是亂而復治之機。對待冬至時初生的一陽就像對待幼苗和嬰兒一樣當精心呵護,否則傷伐生機,禍患暗生。另外,陽虛體質清晨可誦讀經典文章以養浩然之氣,經典的句子是有韻律的,即便讀不懂意思,人的氣質也會被潛移默化地改變,多讀則可達到「書讀百遍,其意自現」的效果。

陽虛體質冬至茶飲小貼士

薑糖茶:準備生薑5片,紅茶適量,紅糖少許。將生薑洗凈,去外皮,切成薄片,然後將茶葉與薑片一同放入砂鍋內,加適量的水煎煮10~15分鐘,直至形成濃汁,加入紅糖,攪勻即可。薑糖茶可祛寒暖胃,非常適宜於寒意凝重、氣溫驟降的冬季飲用。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