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人蔘,脾虛+腎虛,只需要這一碗四神湯!

芡實是睡蓮科植物芡的成熟種仁,是一味常用的葯食兩用的食材。因為它很像雞頭,所以又稱「雞頭米」,有「水中人蔘」的美譽。

芡實味甘、性平,歸脾腎經,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祛濕止帶的作用,被《神農本草經》列為延年益壽的上品,認為其「補中、除暑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

宋代的大文豪蘇東坡非常喜歡吃芡實。他芡實養生的經驗是:將煮熟的芡實1粒,放入口中慢慢咀嚼,直滿口生津,再鼓漱幾遍,徐徐咽下。而且他還喜歡吃芡實煮的雞頭米粥,並稱讚「嬰兒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

吃芡實要用慢火燉煮至爛熟,細嚼慢咽,補腎的效果會特別好。《本草新編》認為最好將芡實和山藥一同食用。「芡實不特益精,且能澀精補腎,與山藥並用,各為末,日日米飯調服。」

相比其他補腎食材,芡實最突出的特點是能脾腎同調。我在這裡給大家介紹芡實的一個重要吃法——四神湯。

四神湯的由來和乾隆皇帝有關。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隨伺在旁的四位大臣由於日夜操勞,加上舟車奔波、水土不服,相繼病倒。而御醫對此毫無辦法。乾隆皇帝就貼出告示,廣求賢才。

此時一個道士揭榜,稱自己能治療大臣們的疾病,並開了一個方子,「蓮子、芡實、淮山、茯苓等量燉豬肚」。四位大臣按照服用了這個方子,很快病就好了。這個方子最初叫四臣湯,傳著傳著就成了四神湯。

四神湯的原料是豬肚150克,蓮子(去心)、芡實、淮山、茯苓各30克。做法是將豬肚處理乾淨,焯水后加蓮子、芡實、淮山、茯苓和一些調味料,小火慢燉3個小時,將湯和食材全部吃掉,每周1~2次。

這是一個脾腎雙補的食療方,芡實、山藥補脾養腎,豬肚補中氣,養脾胃,茯苓利濕健脾,蓮子強心安神,這個湯可增強體質,消腫利尿及養顏美容,非常適合腎虛和脾虛的人食用。

如果人在外地,水土不服,也可以用這個方子調養。

很多女性跟我反饋,本來是改善體質的,現在越喝皮膚越好,後來乾脆就把它當做養顏湯了,氣色不好的人都可以試試四神湯。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