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前的夫妻生活是這般場景

  再從《幹校六記》讀回《浮生六記》。

  沈復的《浮生六記》,是迄今為止讀到的最真切動人的夫妻生活自述。若要近觀古時的夫妻關係,《浮生六記》提供了一個生動標本。

  《浮生六記》展現的是二百年前真實的夫妻生活,筆畫細緻,情景動人。通過沈復飽含深情的文字,你能與二百年前的一對男女,同聲同氣。他們的脈脈含情,調笑,情趣,恣肆乃至辛酸坎坷,彷彿一幅幅連環畫,也像小劇場里正在上演的舞台劇,而你,坐在第一排。

  信息社會最大的悲劇就在於神秘感蕩然無存。人類最好奇的男女之情已經被拍成艷照,掛在網上,讓你隨時可見。而二百年前男女結緣的通道很窄。沒有網路和電視,沒有相親大會,沒有「非誠勿擾」,沒有一夜情,男女的機緣就看能不能碰得上了。不難想象,那時的洞房花燭夜是何等驚心動魄,你揭開頭蓋看到的幾乎是天外來人,或是美得使你驚為天人,或是丑得讓你恨不能把自己殺了,因為都是意外。你別無選擇,畢竟,這個人不是你已經在戀愛階段就多次試婚的女朋友,更不是奉子成婚、已經耳鬢廝磨了好幾年的老夥計。條件就差在沒的選上。但是,那時男女初遇時的震撼和暈眩也是今天的男女無法體會的,所謂神秘感,當時最大限度地得到保持。現代男女通過網路分分鐘可以搞定關係,但男女生活質量已經跟從前沒法比!記得80年代初,上大學時,我們年輕的輔導員說,他的初吻是暈倒在女朋友懷裡的,那是一個什麼樣的激動指數!

  200年前,一旦一個男的(即使是有文化的)看上了舅舅家的女孩,把完全近親的表妹娶回家,也毫不奇怪,我們得體諒,他們的視野太窄,選擇的餘地太小了。好不容易有親眼看上的,還挑什麼挑!

  沈復正是這麼乾的,他娶了舅舅陳心餘的女兒陳芸。他比同時代人幸運的是,表妹是他自己看上自己選定的,而且,表妹通曉詩文,才情過人,但是,悲劇也是才情過人。

  真實洗鍊的文字有如黃金般珍貴,他能直入你的內心,這就是為什麼閱讀帶給人的快慰無它能比的原因。《浮生六記》細筆描繪乾隆年間一個叫陳芸的女子,她婉約動人,性情真率。女子有才,雖學習條件有限,僅靠從書筐中搜出的《琵琶行》挨字辨認開始學習文化,但卻能在幼年作出「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詩句。

  沈復再現情境的本事十分了得,看看這段描繪:夜晚在舅舅家,少年沈復飢腸轆轆,「芸暗牽余袖,隨至其室,見藏有暖粥並小菜焉。余欣然舉箸,忽聞芸堂兄玉衡呼曰:「淑妹速來!」芸急閉門曰:「已疲乏,將卧矣。」玉衡擠身而入,見余將吃粥,乃笑睨芸曰:「頃我索粥,汝曰『盡矣』,乃藏此專待汝婿耶?」芸大窘避去,上下嘩笑之。」

  陳芸溫婉可人躍然紙面。這樣有情有意的少男少女步入婚姻,和美融洽自不必說:「至乾隆庚子正月二十二日花燭之夕,見瘦怯身材依然如昔,頭巾已揭,相視嫣然。合巹后,並肩夜膳,余暗於案下握其腕,暖尖滑膩,胸中不覺怦怦作跳。恍同密友重逢。戲探其懷,亦怦怦作跳,因俯其耳曰:「姊何心舂乃爾耶?」芸回眸微笑,便覺一縷情絲搖人魂魄。

沒有手機互聯網的時代,男女情濃遠勝於今。

  「是年七夕,芸設香燭瓜果,同拜天孫於我取軒中。余鐫「願生生世世為夫婦」圖章二方;余執朱文,芸執白文,以為往來書信之用。

  「是夜月色頗佳,俯視河中,波光如練,輕羅小扇,並坐水窗,仰見飛雲過天,變態萬狀。芸曰:「宇宙之大,同此一月,不知今日世間,亦有如我兩人之情興否?」余曰:「納涼玩月,到處有之。若品論雲霞,或求之幽閨綉闥,慧心默證者固亦不少。若夫婦同觀,所品論者恐不在此雲霞耳……余與芸聯句以遣悶懷,而兩韻之後逾聯逾縱,想入非夷,隨口亂道。芸已漱涎涕淚,笑倒余懷,不能成聲矣。」

知書解風情的女人自然氣息不凡,只可嘆,紅顏薄命,好景不長。

  能把少年時的夢中情人娶回家,這是沈復的厚福;夫妻能唱和以詩詞,這是難能;能在那個年代女扮男裝夫妻同游,這是稀罕。可以說,沈復先享了齊天之福。但是,蒼天從不把好事都給一個人,才女和情郎的極樂時光很短暫,後來,坎坷接踵而至,才女嬌妻被雙親誤會,陳芸病魔纏身,過早離世,這使得沈復有夢幻的感覺,他命以「浮生」,可見內心的虛妄。

  好景不長命運多舛難免讓人感到無常和虛妄,然世事總是相對,幸福與悲慘,恩愛與離恨常常相互伴隨,上蒼總在凡人忘乎所以時猛擊一掌。佛家為了解除我們因為追求和失落帶來的痛苦,一再提示我們看空世相,但是,人是吃五穀雜糧的血肉動物,他們有無窮的嚮往和感官需求。

但如果沒有了世俗歡樂,還有誰會留戀人生?

  生命的美好都在凡俗里,我們樂得做俗人,縱享世俗之樂,聽五音,觀六色。《浮生六記》,之所以讓後人過目不忘,也是因為其中濃濃的凡塵氣息。二百多年前,在缺少各項現代娛樂設施的情況下,人們在山水花草間營造的情趣,讓我們心嚮往之。

  活著,就要有人間趣味,這趣味,首先是飲食男女的範式,沈復夫婦在物質匱乏的時代,打造了一種高品質的夫妻生活範式,令人嘆服。

《浮生六記》結尾很凄楚,彷彿提示世人要對人生不如意那十之八九有充分準備與耐受,只有耐受了這八九,才有機會體味那足令銷魂的十之一二。

即使佛家說這五音和六色都是虛空的,我們還是沉醉其中,抽離了塵世的歡樂,我們才是行屍走肉。

無論是苦是甜,來到世上,上蒼給我們的所有,我們都該盡嘗。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