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瘡,寄生胎的一種,必須儘早診斷,確診后須外科手術完全切除

人面瘡,此症自古傳來乃奇病也,多生兩膝或生兩肘,腫類人形眉目口鼻皆俱,本事方雲瘡口能飲食,施治諸葯絕無所苦,惟敷貝母其瘡鄒眉閉口,自此日用貝母末和水敷灌數日,瘡消結痂而愈。而現代醫學證明,自古奇症人面瘡,屬於是寄生胎的一種,應當通過外科手術進行切除。

現代,隨著生物學和醫學的發展,特別是遺傳學和產前診斷學的突飛猛進,醫學界對不少書籍上記載的奇症"人面瘡"亦有了一個較為科學合理解釋,明確人面瘡屬於寄生胎的一種。寄生胎又稱胎內胎或包入性寄生胎,是指一完整胎體的某部分寄生有另一具或幾具不完整的胎體,在臨床上較少見。遺傳學家認為寄生胎是由於"遺漏孿生症"造成的。通俗地講,這是孿生雙胎在母體孕育中形成的一種寄生胎現象。

Advertisements

寄生胎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疾病,遺傳學上又稱"胎內胎",發病率在五十萬分之一,是指完整胎體的某部分寄生有另一個或幾個不完整的胎體。寄生胎在中國極少見,因其好發部位為腹膜后及腹腔,表現為逐漸增大的腹部包塊。被寄宿的新生兒多變現為肚子明顯比其他孩子大,但食量不大,偶爾不願進食、不愛睡覺。

寄生胎大多於生后1年發現,主要表現為壓迫癥狀和由其代謝產物或無菌壞死、腐敗后的毒素引起的中毒癥狀。寄生胎常見於腹膜后,但也可見於腹腔、顱腔,骶尾,縱隔,陰囊,口腔,腎臟,甚至隱睾。寄生胎多為1具,也可見多具的病例。

一般認為是由於受精卵在胚胎髮育早期的內細胞群階段,胚泡內全能細胞團分裂成2團或2團以上的內細胞群,如這些內細胞群均等地發育便成為正常雙胎或多胎;如因某種原因其中一團或幾團內細胞群發育受限或停止,被包入另一團發育良好的內細胞群所形成的胎兒體內,就成為單具或多具寄生胎。寄生胎無獨立生活能力,但於寄主體內仍是活的組織,並隨寄主的成長而增大,營養供給來自寄主,常因營養缺乏而造成發育不正常或嚴重畸形。

Advertisements

寄生胎,曾有病例於寄生胎切除手術后 2 年 2 個月複發,病理診斷為寄生胎術后複發內胚竇瘤。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小兒外科相關專家明確指出:無論是內寄生胎還是外寄生胎,對人體特別是新生兒均潛在有較大危害,有時稍有不慎則會危及生命,必須儘早診斷,確診后須外科手術完全切除,對有異常的病人要加強術后的監測,建議隨訪血 AFP 值,臨床密切觀察。寄生胎主要與畸胎瘤相鑒別。

關於治療,要視寄生胎的具體情況而定。如果寄生胎已停止生長,且不產生壓迫癥狀,那就不一定需要手術切除。倘若有壓迫癥狀,或者雖然暫時無癥狀,但寄生胎在不斷增大,則以手術切除為宜。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