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收藏,這些知識您都知道嗎?

古代印度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等國,面積相當遼闊。印度諸語中稱印度為「婆羅多伐娑」(Bharatarasa),即「婆羅多子孫之國」。這一名稱源於梵文史詩《摩柯婆羅多》中的一段插話,講述國王豆扇陀與凈修林仙人義女沙恭達羅二人結婚後生有一子,名「婆羅多」。婆羅多長大后成為轉輪王,他的後代被稱為「婆羅多族」,世代繁衍在這片土地上。

印度的英文名稱則源於印度河。印度河原文「Sindhu」,本意為河流。但印度的近鄰波斯人在說Sindhu時對其首字母S存在發音困難,遂將該名訛讀為Hindu。而Hindu一詞傳入希臘后,送氣音H失去,成為了Indu或Indus,並且,希臘人用印度西部這條河流的名稱指稱整個印度地區。英國殖民者來到印度后,稱印度為India。

中國人在西漢時根據Sindhu將之音譯為「身毒」;東漢時,始稱印度為「天竺」;此外,還有賢豆、忻都、欣都思、捐毒等眾多稱謂,顯然,它們基本都是Sindhu的音譯。唐玄奘始用「印度」一名。按唐人的說法,「印度」是指「月亮」,把印度比成一輪明月,是因為玄奘認為,這個國家聖賢輩出,遺法相傳,教導群生,條理萬物,好像明月照臨長夜。可見,從張騫通西域到玄奘西天取經,中國人經歷了七百餘年才最終確立了印度的譯名。

公元前6世紀,釋迦摩尼創建了佛教,並和他的弟子在恆河中游地區致力於推廣教義。伴隨著佛教在孔雀王朝(約公元前324年-約前188年)、貴霜王朝(公元1世紀至3世紀)、笈多王朝(公元320~540年)和波羅王朝(公元8世紀~12世紀)統治時期的傳播與發展,印度佛造像藝術也經歷了不同的發展歷程,並在各個時期形成了諸如犍陀羅風格秣菟羅風格笈多風格波羅風格等特色鮮明的造像風格。隨著佛教的不斷傳播,這些風格和傳入地的雕塑傳統和審美要求相融合,使佛造像呈現出不同的地域風貌。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古印度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佛造像的風格特點。

【 犍 陀 羅 風 格 】

犍陀羅地區(今巴基斯坦北部和阿富汗東部)位於古印度西北部,是中亞通往印度的必經之地。唐玄奘《西域記》中有這樣的記載:「稼殷盛,華果繁茂......氣序溫暑無霜雪。」

公元1世紀,犍陀羅地區出現了最早的佛像雕塑。犍陀羅藝術分為前後兩個主要時期,前期是貴霜王朝時期,即公元1世紀至3世紀中葉,這時期的犍陀羅佛造像充分借鑒了古希臘的文化。例如雕刻葯叉女的形象,上身裸露,雙乳豐滿,曲線的腹部,肥大的臀部帶有扭動的曲線美,可明顯看出印度造像葯叉女和古希臘女性雕像非常相似。

葯叉女 公元前1世紀

佛陀伽耶考古博物館藏

犍陀羅佛像強調自然的寫實性,面部結構和服飾都帶有明顯的古希臘特徵

Œ頭部:頭頂肉髻凸起平緩,髮髻成波浪式(Appolo式)

臉型:臉型長方,額頭平正

Ž眉眼:眉與眼距離近且,眼眶微深,眼瞼半覆眼球,眼窩邊緣曲線流暢,視線低垂。眉毛細長,眉間有白毫

鼻唇:鼻樑高直,唇薄,多蓄有兩撇上翹的小鬍鬚

服飾:佛像一般著通肩大衣或袒右臂袈裟,衣褶厚重,衣紋交疊,下垂感強

犍陀羅板岩彌勒佛像,二至三世紀 高:84.5厘米

來源:來自法國貴族家庭收藏

成交價:EUR 10,380

(來自易拍全球網)

犍陀羅佛像 ,四世紀,私人收藏

IL PONET CASA D』ASTE

成交價:EUR 4,822,500

(來自易拍全球網)

立佛像 三世紀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這是一尊1-2世紀古印度貴霜時期的犍陀羅造像,也是迄今存世較早的阿彌陀如來造像,距今有一千九百年的歷史。佛像面露微笑,神態安詳。頭髮呈波浪形並有頂髻,身披希臘式長衫,袒露右肩,雙手當胸似結智拳印,雙足全跏趺坐安住於蓮花法座之上。

佛傳中的三十二相與八十種好表現在犍陀羅佛像當中,是手指和腳趾之間的幔網相、頭光相、肉髻相和白毫相。這些相在犍陀羅佛像身上都作為裝飾,居於次要地位。犍陀羅佛像時代從公元1世紀一直輝煌到公元6世紀。

除了佛像之外,還有大量的菩薩像。犍陀羅菩薩多數頭有光環,或立或坐;面相莊嚴,髮式表現複雜多樣,發間有裝飾;多有佩戴臂釧、腕釧、瓔珞及絡腋,服式表現為上袒下裙。這些菩薩像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持瓶的彌勒菩薩,其餘皆為泛指的菩薩。

5世紀末,犍陀羅地區佛造像因戰亂而受到嚴重打擊,日漸消逝,其藝術風格在斯瓦特地區和克什米爾地區得到繼承,並衍生出新的藝術風格。古印度時期的犍陀羅是絲綢之路東段的要衝,隨著佛教東漸,犍陀羅藝術也隨之傳入中國,形成了中國的佛教造像由受外來文化的影響到結合本民族文化傳統,不斷發生著變化。

【 貴 霜 時 期 秣 菟 羅 風格

秣菟羅地區(今恆河中游西北部)位於古印度南部,是貴霜王朝統治時期重要的佛教中心。秣菟羅早期也遵循著不表現佛陀的傳統,當犍陀羅造佛陀直接登場的風習傳播到秣菟羅后,1世紀末,此地也開始製作佛陀像。

秣菟羅文化也有希臘文化的影響,犍陀羅的造像風格也時隱時現。但這裡印度本土文化傳統濃厚,希臘文化影響較為淡薄,加之氣候炎熱,衣著單薄,風尚上崇尚肉體。在這諸種因素影響下,秣菟羅造像的大衣較犍陀羅造像薄透,軀體突顯,衣紋常見有隆起的楞狀上加刻陰線。

貴霜時代秣菟羅的佛陀造像直接借用了民間神靈藥叉的形象而呈現出一種本土化民族化的樣式。其雕刻製品的原材料採用西克里(Sikri,在秣菟羅城附近)出產的斑紋赤沙岩,藝匠們懂得如何雕刻易於被條文或斑點損壞的石料。有些學者認為,藝匠最初要在雕刻的面上塗上一層彩色或金色。這是在材質上秣菟羅作品容易區別於其他作品的一個特徵。

貴霜王朝時期秣菟羅的佛像,印度本土味道濃厚

秣菟羅地區較早時期出現的佛像的特點:

佛像頭頂上肉髻呈一個螺貝形髮捲,身軀強壯,臉型方圓,面頰飽滿,眉目呈弓形,雙目圓睜,正視前方,嘴唇較犍陀羅式為厚,尤其下唇寬厚(印度土著居民特徵),嘴角上翹,剃髮的頭部只留下一道髮際線,眉間白毫刻成一個小圓圈。

斜披的僧衣袒露右肩,肩線左右幾乎呈水平,下身著裙,並系帶,佛衣薄而貼體,衣紋多為凹刻線。可能是為了適應當地酷暑氣候,佛衣質地薄軟,緊貼身體,衣紋舒朗簡潔,常常顯露出衣服裡面肌膚結構的情狀。

二世紀,秣菟羅佛坐像,新德里國立博物館

慢慢開始有笈多時期佛像雕刻的影子

秣菟羅藝術繼承了印度本土民族的風格,秣菟羅造像的樣式是以立像形式和坐像形式為主。立像和坐像多表現正面,立像是把兩腳稍作分開直立站著,坐像則專作結跏趺坐的安定像容。

秣菟羅佛立像:施無畏印

笈 多風格

貴霜王國在260至360年期間,其國土的大夏、粟特、犍陀羅等地已被波斯薩珊王朝所吞王,五世紀時被匈奴人佔領,貴霜王國滅亡了。四世紀初,印度人旃陀羅笈多一世所統領的摩揭陀國逐漸強大,佔據了恆河中部地區,此後中印度和北印度全部納入其版圖,稱為笈多王朝(320—600年)。

笈多王朝曾統治北印度、中印度以及整個恆河流域地區,是印度佛教的全盛時期,也是佛造像藝術的黃金時代。這一時期的佛造像繼承和吸收了犍陀羅和秣菟羅風格,創造了垂範後世的笈多風格。

笈多王朝時期印度有秣菟羅薩爾納特兩個造像中心,兩個造像中心雕刻不同樣式的佛像,但兩種造像樣式大同小異,同屬於印度傳統藝術範疇,所以一般合稱為「笈多造像藝術」或「笈多雕塑藝術」。

整個笈多風格的佛像,都受到了當時大乘佛學唯識論的影響,內向化,充滿了一種沉思冥想的神情,眼瞼低垂,專註於自己的內心世界。

笈多佛立像,5世紀後期,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材質:紅砂岩 高:85.5 cm

這尊佛像是內心寂靜觀照的象徵,至高無上智慧的產物。佛像曾有舉起的右手(現遺失),施無畏印。無畏印是一種為眾生消除恐懼,給予安心的手勢。佛陀身著樸素的長袍,未裁剪開的僧侶袈裟。他的宗教性被一個大光環和吉祥標誌,更進一步地傳達出來,象徵佛性(一種完美覺悟的狀態),具有自然與超自然的智慧德能。作為佛教擴張時期藝術風格發展的典型,這種表現形式成了整個亞洲佛像的標準樣式。

佛像頭頂上肉髻已不是犍陀羅佛像那種波浪式的鬈髮,而是變成了一圈圈密集排列的螺發。螺發也是佛像的三十二相之一,螺發紺青,螺發右旋。為什麼要向右旋轉?印度的宇宙觀認為向右旋轉是宇宙運行的軌跡,禮拜佛塔的時候,信徒也是右繞。另外,犍陀羅佛像的袈裟很厚,笈多式佛像的袈裟則很薄。

笈多佛立像,高 217cm, 五世紀 印度新德里博物館收藏

砂岩浮雕佛, 笈多時期 公元5世紀

高:40cm

成交價: EUR 24,760

(來自易拍全球網)

對大多數中國學者來說,談笈多藝術一般只注重秣菟羅藝術形式,而很少談及薩爾納特形式,其中的原因應當與薩爾納特藝術對我國佛教雕塑藝術影響甚微有關。但是,薩爾納特作為笈多藝術的風格之一,它在歷史上產生的廣泛而深入的影響卻不容我們忽視。

從公元五世紀形成至今,薩爾納特藝術不僅在印度、尼泊爾等南亞各地不斷延續,而且其影響還波及到東南亞的泰國、緬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我國的西藏、蒙古等地區。在它影響的這些國家和地區今天都留有大量的實物,其中,比較突出的如印度阿旃陀石窟、柬埔寨吳哥窟和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圖中的石雕像,以及西藏、尼泊爾遺存的大量的金銅佛像。

公元十一世紀,印度被回教征服,佛教遭到毀滅性打擊,於十二世紀消亡,繼而輾轉傳到西藏生存下來,並得以發展。

如果您喜歡這期內容,小編下次再和您聊藏傳佛造像的藝術風格。

最後再容小編做個廣告吧:動動手指,關注【掌上易拍】,微信公眾號,發現全球古董藝術珍品!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