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學中醫 | 足少陽膽經行循路線及圖解

▶本文為《跟我學中醫》專欄第122期內容,感謝您的支持與分享!每天學一點,健康生活常相伴!

足少陽膽經的行循路線:起於眼外角,向上達額角部,下行至耳後下方,由頸側,經肩,進入鎖骨上窩,從鎖骨上窩走到腋下,沿胸腹側面下行,在髖關節處與眼外角支脈會合,然後沿下肢外側中線下行。經外踝前方,沿足背到足第四趾外側端。本經脈有三分支:

一支從耳後進入耳中,經耳前方到眼角外。

一支從外眼角分出,下行至大迎穴(大迎:即閉口鼓氣時,當下頜角前下方出現一溝形的凹陷中),再向上到顴骨部,下行經頰車(頰車:當咀嚼時咬肌隆起的最高點處)和頸部進入鎖骨上窩,繼續下行胸中,穿過膈肌,屬於膽,聯繫肝臟,經胸脅內,下達腹股溝動脈處,再經過外生殖器的毛際,橫入髖關節部。

一支由足背分出進入足大趾趾縫間,沿第1跖骨與第2跖骨間出趾端,迴轉來通過爪甲出趾背毫毛部接足厥陰肝經。

足少陽膽經

生理功能及主治:本經主治頭痛,偏頭痛,外眼角痛,鎖骨上窩腫痛,腋下腫,戰慄發冷,瘧疾,胸部、脅肋部、大腿及膝部外側、小腿外側及外踝前面的疼痛,以及足小指功能活動障礙,肝膽病,口苦,噯氣,嘔吐等。本經出現病變就表現為嘴裡發苦,好嘆氣,胸脅痛不能翻身,面似有灰塵,形體無脂潤光澤,小腿外側熱,外眼角痛,頸及鎖骨上窩腫痛,腋下淋巴結腫大,股、膝、小腿外側疼痛及第四足趾運動障礙。

作者/王斌堯(雲南中醫學院2013級針灸專業碩士研究生)

審稿/汪劍(雲南中醫學院中醫基礎理論與醫史文獻教研室)

跟我學中醫 | 人身有三寶——精、氣、神

跟我學中醫 | 「氣」在人體中是如何運動的?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