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吃少點血糖就低點?

事保險行業,因為工作關係,她每天上午都要在外面奔波跑業務,所以她的午餐總是簡單地在路邊攤解決,她通常是要2兩小面,不僅美味還實惠,她幾分鐘就解決了一餐。

本以為吃得這麼少,血糖會控制得很好。可是,吳女士測了幾次午餐后血糖,都特別高。她很納悶:就幾筷子麵條,血糖怎麼還這麼高呢?

這種吃得很少血糖總是很高的問題在很多糖友中比較普遍。遇到這樣的問題,糖友只好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即控制食慾,吃得更少,結果導致了低血糖。

以下這些情況,您是否也有過?一起來看看......

糖友馬大姐因害怕血糖升高,不敢多吃飯,早餐只喝了一碗豆漿,中午只吃兩個雞蛋和一杯不加糖的牛奶,餐后2小時去醫院查血糖,結果血糖不僅沒降低反而更高了?

Advertisements

有位糖友,空著肚子從鄉下趕到醫院,因采血時間已過,只好等下午查餐后2小時血糖。他並未吃任何食物,檢查結果卻顯示血糖較高。糖友大惑不解,這是怎麼回事?

其中的原因,要從血糖的來源說起,血糖有三個渠道:

1、平常進餐食物的碳水化合物可轉化成葡萄糖。2、飢餓時,人體為了保障能量的供應,就從「倉庫」(即:肝臟及肌肉)中提取糖原,經分解變成葡萄糖。3、一旦糖原不能保證供應,這時體內就要動用「老本」,也就是分解脂肪與蛋白質,通過糖原異生作用製造葡萄糖,以供機體需要。

介紹完這3個渠道,我們就明白了

第二和第三渠道是上述兩位糖友血糖升高的原因。

不進食時,機體能源的供應是不能停止的。這種情況下,只有加強糖原調動和糖原異生作用,才能保證和維持體內血糖的基本需要。

Advertisements

總之,長時間飢餓,既容易發生低血糖,又容易發生反彈性高血糖。所以兩頓飯沒吃,甚至兩天不吃飯,血糖照樣會有升高的可能。

這是很多糖友容易犯的錯誤,認為不吃主食,血糖就不會升高,直到發生酮症酸中毒住進醫院才明白這是錯誤的控糖觀念!按照《中國糖尿病營養治療指南》的要求,糖尿病人碳水化合物應佔總熱量的50%~60%以上,成人糖尿病人每日可進食200~350g以上。臨床實踐證明,如主食限制過低,使糖尿病患者處於半飢餓狀態,病情反而不能滿意控制。當碳水化合物過少體內脂肪蛋白質則分解,若每日攝入碳水化合物少於25g,體內脂肪分解增加,酮體產生增多,若胰島素(insulin)不足,酮體不能充分利用,則引起酮症酸中毒。

要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先看一張圖: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如果我們單純吃碳水化合物類食物(即主食,如米飯、饅頭、麵食等),血糖就會快升快降,血糖的高峰大概會在半小時到1小時之間。此時,如果增加胰島素的劑量,血糖會快速下降,但到2個小時的時候,就可能會出現超出預期的過低血糖值,以及後續持續較長時間的低血糖,可能未必達到低血糖的標準,但您將一直陷在預防和糾正低血糖的困境里。而吃蛋白質(肉類)和脂肪(油類)的話,血糖則會相對平穩。但這也並不意味著糖友就不能吃主食只吃肉類食物,而應該吃混合餐。

什麼叫混合餐呢?混合餐,即碳水化合物加上蔬菜和蛋白質類食物一起吃。一般碳水化合物要佔每餐的50%-60%,蛋白質佔20%-30%,蔬菜每天吃一斤。當然,吃混合餐,也要講究技巧。之前有1型小朋友,吃了半個小時,才吃完蔬菜,碳水化合物食物還一口沒有吃,所以,出現了進餐後半小時莫名其妙的低血糖。

所以,針對吳女士的餐,我們可以幫她分析下:她吃的小面雖然味道不錯,但是主料還是麵條(碳水化合物),配料相對較少,而且以油炒的肉臊和紅油醬料為主,青菜只有幾根,這餐雖然感覺沒吃多少,但比較油膩,導致當餐總能量偏高,此外這餐蔬菜(富含膳食纖維)量少,導致血糖飆升。所以營養師建議吳女士下次選擇其他麵條,同時加點一份燙青菜、一份豆乾(增加蛋白質攝入但同時脂肪攝入量不會增加)或加個滷蛋或是魚丸等食材。

最後,需要聊一聊升糖指數(GI)這個概念。一般而言,GI<55,為低GI食物;GI=55~70,為中GI食物;GI>70,為高GI食物。大米飯的升糖指數是83,屬於升糖很高很快的食物,但若配合豬肉一起吃,升糖指數就變成了73,如果再加上芹菜一起吃,升糖指數就變成了57,接近低升糖指數了。

所以醫生說的糖尿病人應該少吃,指的是要控制總量,同時要均衡飲食,合理搭配,而並非吃得越少越好,相反,有時候,多搭配一種合理的食物,血糖還會降低。

關注微信糖尿病同伴:tnbtb88,您掌上的控糖導師!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