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脫位的正確治療方法

有時候由於摔跤了等原因,容易出現關節脫臼的現象發生,關節脫位的原因有直接外力和間接外力,以間接外力為多見。脫位關節以肩、肘、髖和下巴、手指等部位最易發生。

(一)治療原則

骨科專家指出:對新鮮脫位的治療,應遵循以下各原則。

1.明確診斷

脫位與骨折的治療相似,都應在明確診斷後治療,這樣針對性強,手法選擇恰當,易於複位成功。否則,診斷不明,骨端脫出的方向和位置未明確,或合併骨折與否尚未清楚,貿然進行手法複位,不但成功率低,而且易產生合併症。

2.及早複位

關節脫位后,採用手法整復,愈早愈好。儘早複位,不僅可減少患者痛苦,而且複位亦容易成功。但要在全身情況允許的條件下,施行手法複位,應在「巧」字上下功夫,充分利用解剖特點和生物力學原理,輕巧靈活地施行手法。《傷科彙纂·上髂歌訣》說:「上髎不與接骨同,全憑手法及身功……法使驟然人不覺,患如知也骨已攏。」切忌採用粗暴手法整復,以免增加新的創傷。

Advertisements

(二)整復手法

1.牽引複位法

通過術者與助手對抗牽引達到脫位複位成功的目的。例如肩關節前脫位的直線牽引複位法。

2.順勢複位法

根據造成關節脫位的脫出過程,使脫出的骨端「循其舊道」沿原路返回。如單純的肘關節后脫位的複位手法。

3.槓桿複位法

利用槓桿原理,以脫位肢體的遠端為力點,脫位的關節囊為支點,通過旋轉、內收、外展或伸展等活動,利用槓桿作用力,拉松阻礙脫位骨端複位的肌群,使脫出的骨端回歸併恢復關節面的正常對應關係。如運用「?」或反「?」式手法整復髖關節脫位。

手法複位未成功時,應認真分析病情,找出阻礙複位的原因,再積極治療,多數新鮮脫位可以通過手法獲得複位。如手法複位失敗或關節脫位伴有早期併發症者,可視實際情況考慮切開複位。

Advertisements

(三)固定方法

固定是脫位整復后鞏固療效的重要措施之一。凡脫出的骨端回復后,破壞的關節囊、韌帶等軟組織並未恢復,這些組織的修復是以後功能恢復的關鍵,所以應將肢體固定在功能位,或關節穩定的位置上,以減少出血,控制感染,達到止痛的目的,並使損傷的組織迅速修復,可預防脫位複發和骨化性肌炎。

1.脫位的固定方法

可因脫位之關節不同選用不同方法。如肩關節脫位複位后多固定於患肢內收、內旋、屈肘,手搭對側肩部的位置。

2.脫位的固定時間

應按脫位的發生部位,有無併發症及併發症的程度而確定。一般上肢脫位應固定2~3周,下肢需3~4周。時間既不宜太短,也不能過長。太短因損傷軟組織未修復完善,影響關節的穩定性;太長則易發生軟組織牯連,影響關節的活動功能,甚至導致關節僵硬。但總的原則是取決於愈后關節能否恢復正常功能。

(四)功能鍛煉

是恢復患肢功能的重要環節,應貫穿於脫位治療的始末。《世醫得效方·舒筋法》指出必須「勿計工程,久當有效」。因為功能鍛煉可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損傷組織的修復,預防肌肉萎縮、骨質疏鬆及關節僵硬等併發症的發生,並可減少組織粘連,儘快恢復關節的正常功能。

功能鍛煉要從健康的關節到損傷關節,由單一關節到多個關節。活動範圍由小到大,循序漸近,持之以恆。早期功能鍛煉以健康關節及肌肉舒縮活動的主動活動為主,待解纛外固定后,可逐步鍛煉受傷關節,必要時可配合按摩推拿,促進關節功能恢復。練功活動既要克服困難,堅持不懈,又要防止操之過急、急於求成,尤其要避免活動過猛及粗暴的被動活動。

(五)中藥治療

關節脫位的藥物治療,分內服藥和外用藥兩種。《聖濟總錄》:「論日:諸脈從內,諸筋從骨……聯續纏固。手所以能攝,足所以能步,凡厥運動,罔不順從。」因此,當關節脫位複位后,用藥應以傷筋的病理變化為依據,分早、中、后三期進行辨證論治。若併發骨折,則以傷骨為主辨證用藥。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