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開車不暈,而坐車就會暈車呢?

你或許在生活中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往往暈車的人親自開車時反而不會那麼暈車了,這其中有什麼合理的解釋嗎?

原因

車除了和人體的個體差異有關係以外還和人體的前庭平衡器官這個平衡系統有關係。前庭器官是人體的一個很重要的器官。就好比是眼睛的作用是視覺反應,鼻子的作用是嗅覺反應一樣,耳朵的作用就是產生聽覺,而前庭的作用就是維持人體平衡功能的一個很重要的器官,前庭可以感受到人體頭位、體位的變化,可以隨時調整人身體的姿勢,達到身體平衡。來看一個模型,前庭就在耳蝸的外面。

前庭是怎樣起到平衡的作用的?

前庭隨時隨地都在工作,就像是我們的耳蝸可以隨時隨地聽聲音一樣。前庭隨時隨地都在察覺人體的位置,比如在一輛正常行駛的公共汽車突然剎車的時候,站立的人往往會偏倒,但是很快會控制自己的身體,不會傾倒下去,這時候就是前庭在發揮作用,調整了身體姿勢,達到了平衡。

是不是說暈車的人前庭功能就相對較弱呢?

不能簡單地這樣理解,實際上暈車的人前庭處於一種比較紊亂的工作狀態,來看一組短片:這是一組很優美的跳水鏡頭,運動員在進行優美的翻滾跳躍動作的時候就是前庭在準確地判斷身體的位置,進而達到平衡身體的動作。

那麼運動員的前庭器官是不是比一般人發達?

運動員的前庭器官的確是要特別穩定的,但是同時也要經過特殊訓練才能達到高超的平衡能力。

在車這樣一個小空間里其實運動幅度並不大,為什麼會有暈車的現象呢?

如果在運行過程中有一些異常感受以及運動過程中的一些特殊情況,那麼就會有暈車的表現,比如在車廂里覺得不舒服,或者周圍空氣不好,或者在運行過程中經常遇到一些複雜的交通情況,這個時候都會對前庭產生一些頻繁的刺激,如果超過了忍受極限那麼就會有一些暈車癥狀出現比如頭暈、噁心、嘔吐等。

為什麼暈車的人會有嘔吐的情況出現呢?

有一部分暈車的人會出現嘔吐的癥狀,嘔吐也是暈車癥狀中的一個很重要的癥狀,通常發生在暈車癥狀很重的患者身上。嘔吐的機理是當前庭受到刺激後會出現功能失衡,然後就會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的紊亂,植物神經功能是維持人體正常的胃腸蠕動的,出現紊亂后就會有胃腸的逆蠕動,這樣就會造成嘔吐。另外在我們胃的內壁上會有一些感受器,這些感受器在人體隨著車有了一些動蕩以後會受到刺激或者牽拉,然後也會反射性出現胃腸逆蠕動,這樣也會發生嘔吐。

為什麼有的暈車的人開車就不暈了呢?

這種情況是由於前庭神經系統是一個比較複雜的神經聯繫反射系統,如果處於一個高度緊張或者高度集中的狀況下可能就會對前庭的敏感度有一些調整,這時候平時坐車暈車的人就有可能不暈車了。

為什麼坐在副駕駛座不容易暈,坐在後座就容易暈?

的確是這樣,一般大家都會把副駕駛座讓給容易暈車的人,這是因為後排的視野不是很好,不能向前看,會很習慣地往旁邊看。而且前面的空間比後面的空間相對寬敞,這樣也容易讓暈車的人有一個活動的範圍,這時候會覺得輕鬆些。

心理暗示也有作用嗎?

神經反應是有個體差異的,一些心理調整可以平衡這種神經系統的穩定性,所以在乘車前給自己一些好的心理暗示就會減輕暈車癥狀。

應對方法

(1)加強鍛煉身體,加強前庭器官耐受性。暈動病多發生於前庭器官比較敏感的人。因此,平時多注意鍛煉身體,多做轉頭、彎腰轉身及下蹲等動作,以增加前庭器官的耐受性。

(2)吃得過飽、疲勞、睡眠不足、空氣污濁、情緒緊張及汽油和油煙等特殊氣味都可能促使暈動病的發生和癥狀加重,因此要避免這些不良因素。

(3)特殊的前庭訓練。可通過康復訓練預防暈動病,如反覆多次乘船、乘車訓練,以提高前庭器官對不規則運動的適應能力。此外,害怕暈車的人可以經常參加一些活動,特別是有助於調節人體位置平衡的體育項目,如鞦韆、滑梯、單雙杠、墊上滾翻等運動項目,能提高前庭器官的適應能力。

(4)乘車、乘船時應盡量限制頭部運動,可將頭靠在背椅上固定不動,以減少加速度的刺激,特別是旋轉性刺激。有可能的話,盡量平卧。

(5)避免不良的視覺刺激。乘車時少往窗外觀看,坐車、坐船時看書更容易誘發暈動病,因此閉目養神可減少暈動病的發生。

乘車前可服用怡含寧含片等,以預防暈動病。抗膽鹼類藥物對大腦皮層有抑制作用,可阻止眩暈和嘔吐。

運動鍛煉治暈車暈船

乘車船旅行,絕大多數人都能很好地適應。但對於一些有暈動病的人來說,卻是一樁苦事。這些人每逢乘車船,輕則頭暈噁心、煩悶不適,重者天旋地轉、翻腸倒肚,苦不堪言。

暈動病是暈車、暈船、暈機和由搖擺、顛簸、旋轉、加速運動等因素所致疾病的統稱。易患暈動病的人,

其內耳平衡器官--前庭器官對旋轉等不規則的體位變化適應能力較差。當然,暈動病的發生還有其他誘發因素,例如高溫、高濕、通風不良,雜訊、不良氣味、情緒緊張、睡眠不足、過度疲勞、飢餓或飽餐、身體虛弱等。

醫學專家指出,可用運動鍛煉治療暈動病。患者平時可有意識地做些含有搖擺和旋轉方式的運動,例如可循序漸進地做一些低頭彎腰,搖晃腦袋和反覆下蹲起立的運動,待逐漸適應后可做一些旋轉度較大的鍛煉,如藉助轉椅慢速左右交替旋轉身軀。通過循序漸進的運動,可增強內耳前庭器官對不規則運動的適應能力,逐漸減輕乃至克服暈動病。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