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漂找底大全總有一種適合你,再也不用找調漂方法了!

前段時間連續練了十多天釣魚,在找底中遇到了很多的問題,前天搓餌找底后,拉餌開釣,因為釣得太靈,總是找不到口,一點點地往上推漂一直推了二十公分總算找到底了,調三目釣三目加一線,卻出現要不沒動作,要麼有動作卻空桿。只好重新驗漂,卻發現昨天調好三目的浮漂卻變成二目半了。為解決好這個找底的問題,也與很多釣友共同探討過,收集整理各類調漂找底,去糟留精,現全部分享給大家:

半水調漂

1、台釣釣組,台釣釣組的精華之處,在於其能非常靈敏的反應魚吃食的信號。其釣組的搭配比較精細-------小竿,細線,小漂(長流線型浮漂,細尾),輕墜,小鉤,長腦線(拴魚鉤的線)。至於怎麼組裝,這裡都有詳細的圖文,一看就明白,就不多費唇舌了。

一切就續后,就是試漂,調漂。一般的文字資料,都介紹以調四目釣兩目,為台釣入門的基礎。我也用其做為調漂的基本參數。所謂目,就是浮漂上的彩色的小格,一格為一目,調四目,就是要讓浮漂露出水面四個小格。而所謂的釣兩目,就是看水面露出兩個小格,看其上浮或者下沉和橫移而來判斷魚咬鉤情況。

這個時候,學釣的人也許就會糊塗了,怎麼調著是四目,而釣著卻說兩目?差兩個呢,別著急,這個就涉及到了台釣和咱們民間所流傳的釣於方式的關鍵。我們民間這種釣魚方式一般釣魚人都稱做傳統釣,傳統釣釣組的墜子是躺在地面上,墜子的重力大於浮漂的浮力,一般是漂調幾目就釣幾目。而台釣的墜子是懸浮在水中的。它的重力小於漂的浮力,這個是他們之間的本質區別。

才說的調四目,就是調漂時將浮漂調的在水面上露四目。釣二目,是指在垂釣時視漂在水面上露出的兩目,而少的兩目是魚餌的重量,因為上面已經說過,台釣的釣組在空鉤情況下是懸浮水中的。所以當雙鉤掛餌下水后(餌的大小適當情況下,約黃豆粒大),浮漂會自然下沉兩目,水面還會剩餘兩目,而剩餘的這兩目,就是所謂「釣兩目」,開始露在水面的四目就是所謂的調「四目」。到這裡該明白「調四目釣兩目」這個專業說法的由來吧?

這個四目如何調呢?

1)。 首先,我們將鉛皮纏到鉛皮座上,然後揚竿入水找深淺,也就是所謂的找底。如果入水后,看不到浮漂,就將漂向上移動,直到漂尾與水面一平,

2)。接著就提竿,將浮漂象下移動(浮漂座上下各有兩個太空豆)但是暫時不要移動最上面的那個太空豆,那是漂視水深淺的,起定位的作用。 一會修整鉛皮的時候用的著。

3)。如果釣組入水后,漂躺在水面上,就向下移動浮漂。直到找到上面說的深淺。

4)。將竿提出,把浮漂向下移動到方才留著沒移動的太空豆與最下面的鉤之間距離的一半地方,也就是小於實際水深的方。或者乾脆把漂移動到墜子附近,用剪刀修剪鉛皮。注意:一定要小心的,少少的剪,直到浮漂在水中露出四目,這個時候也就完成了調四目的工作了,如果熟悉了這個修剪鉛皮的過程,同樣方法你也可以調 5、6、7、8、9、10目。也可以調 1、2、3、目,全看你想怎麼調,需要多少了。其關鍵是修剪鉛皮的重量!有人也許問,怎麼調一目啊?鉛皮都很輕了。輕那你不會換一塊大的鉛皮重新修剪?笨的你。

5)。接下來,就是台釣調漂關鍵的地方了,找底。這個時候你需要在準備一小塊鉛皮,用它把最下面的那個小鉤給包上,注意!一定要是最下面的那個小鉤!然後揚竿入水,如果看不到漂,就向上移動浮漂,直到露出開始調的四目。然後就提竿,把小鉤上的鉛皮拿下來,在將釣組入水,看看浮漂露出幾目,如果是四目,就再往上輕微的移動浮漂至水面露出浮漂五目。為什麼要露五目呢?因為才用鉛皮找的底,不過是粗略的知道鉤在水中的大體位置。拿下鉛皮后,由於浮漂的浮力大於下面釣組重力,所以會上浮,而這個上浮距離是我們所未知的。如果上浮大的話,雙鉤掛一般大小的耳會出現雙餌都離地的現象。而不是單餌觸地的最佳狀態。將浮漂調到露五目的時候,說明水下單鉤真的找到了底!!因為單鉤著地后,由於腦線的支撐作用打破了原來懸浮狀態的四目所保持的力的平衡。再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小心仔細的一點點一點點的將浮漂向下移動。直到水面上剛剛、剛剛好露出四目為最佳。註:一定是由五目一點點向下移動到四目!!!

6)。至此。就剩下最後一項工作了,就是再將浮漂向下移動兩目的長短。到此,整個調漂過程才算完成。

有朋友要問,已經調到四目了,為什麼還要向下移動兩目?呵呵,其實很簡單。因為我們是調四目,釣兩目。上面說的很明白。四目是空鉤無餌時的狀態,而釣兩目是雙鉤掛耳的垂釣狀態,這兩個餌團的重量正好是能讓浮漂下沉兩目,從而達到釣兩目的最佳靈敏狀態。而我們調漂剛露四目的時候,釣組在水中的狀態正好是最下面的那個單鉤輕輕的擦著地皮兒,那是似觸未觸的狀態。如果掛餌后,不是最佳狀態。我們將浮漂在向下移動兩目深淺,也就等於把兩個餌團的重量留了出來,如果此時在掛餌垂釣,那一定是浮漂調好的四目基礎上下沉兩目,水面留兩目。也就是要釣的兩目。這個時候水下釣組的狀態是下鉤餌團剛剛觸地,真正達到了整個釣組的最佳狀態。

2、如果要讓釣組的反應變的遲鈍點,那就向上移動浮漂,從而達到一鉤橫卧水下,一鉤懸浮,或者一鉤橫卧水下,一鉤輕微觸地,亦或者雙鉤都橫卧水下和鉛墜以下的釣組都卧在水下的相對最遲鈍狀態。如果要靈敏,一切要反過來。既讓雙鉤掛餌后都處在懸浮狀態。

3、選好釣位后調漂注意問題:

1。先不減鉛皮,扔到釣點去,此時漂完全入水

2。多扔幾個點,可以試試水底平不平等(忘了在哪個貼子上看到的了) (這個非常重要呀!決定你在此釣位一天的收穫)

3。移漂讓苗子尖與水面平齊或是露出一目

4。下移漂,縮短水線,下移一個漂身即可(一個漂身一般來說肯定會大於子線的長度了)

5。減鉛皮,一直到漂露出水面4目(調4)

6。雙鉤掛餌,扔回釣點,看看現在是幾目的了,如何是2的話,說明2個餌的重量是2目。

7。雙鉤掛餌,扔回釣點,再移漂,讓漂是2目即可垂釣了(釣2)

注意:第6步是為了知道雙餌在底的狀態,個人覺得這步可以省略,不用管它

我一般這樣調釣:在下鉤掛大鉛皮找底,然後把鉛皮固定在鉛皮座上,下移浮漂10CM左右即可,修剪鉛皮到所需調目,下鉤掛手食找底(撮一球向上拉一點浮漂,至調目,再單掛上鉤同等大手食,看示目差找鉤差,最後掛雙鉺定釣目,后憑魚口找靈鈍

4、台釣法調漂多用的有空鉤半水調、無鉤半水調、單鉤掛餌調、雙鉤掛餌調。我談談對空鉤半水調漂的理解。

(1)、前提

空鉤半水調漂首要之處在於腦線長短一致、餌團大小一致。

(2)、調漂

來到水邊掛好線組,基本上漂座與底鉤有個80CM,因我們垂釣的水域基本上都要在一米或以上。

拋桿入水,不要拋滿桿,因為不知水深多少,拋個八成左右既可。壓主線入水,反覆兩次。目的是讓線組盡量多接觸釣點的水。

插漂入座,因漂座已沾水,會比乾燥時方便些,且摘漂換漂也順暢。

再次拋桿入水,觀漂狀態。分兩種,一是漂完全沒入水中,一是漂的示漂(漂尾)露出水面。這兩種情況要分別對待。

漂入水中,要仔細小心的不斷減去鉛皮,通過不斷的拋桿入水,觀察示漂出水情況,如穩定在兩目,是為調兩目;如四目,是為調四目。調多少目,要根據漂之類型和型號,結合水情魚況,今日不做討論。

示漂出水之狀況要考慮兩個方面,是否鉛皮過輕,抑或是水過淺。驗證之法有二:一是上移漂座半漂距離,拋桿入水看看示漂是否如前,如是,再上移半漂距離,再試。如有示漂漲目或是漂身歪斜,則說明鉛墜之重量偏大一點,可略減鉛皮,復歸開始調漂的過程;二是上移漂座半漂之後如漲目或漂漂身歪斜,提桿下移漂座一個漂身,再拋桿看示漂是否如前,如同初始之設定漂相,除魚塘或斤塘,可繼續調漂,桿坑或自然水域應即刻轉移陣地。原因簡單,水深不足80CM,魚難釣。

基本上空鉤水深80CM調好漂(調幾目隨意,硬尾漂盡量調4、5目,軟尾漂最好調3目左右),已算調好漂。

三、找底

找底這個問題,眾多釣友都感困惑,我也一樣。不論調幾釣幾,只要漂相不穩,心中總是難免在考慮是否釣底了。其間難度不在於是否找到底,而是怕找過了底。

底鉤掛大餌、鉛皮找底是一法,底鉤掛橡皮、橡皮泥是一法;上鉤掛大餌、橡皮、橡皮泥、鉛皮又是一法。但是其間的關鍵不是在於找到底,而是怕找過了底。

大家都知道,魚塘垂釣基本上都會碰到「虛底」,也就是塘底有一層厚薄不等的粘稠漿狀物質,所掛之物要是過重,大於雙餌2倍,加之體積小,自然沉入虛底之中,造成雙餌掛鉤后沒入虛底,雖見魚汛但不上魚。自然水域」虛底」亦有,且會碰到水底不平、水底有草、水底水棉等狀況,自然是虛虛實實、實實虛虛,要不了半個鐘頭,自己就開始迷糊了。

我的辦法是掛雙餌,先從調5釣1開始,逐步發展到調五釣五。其中關鍵在於漂在20CM的範圍之中。也就是說,拋桿要准。如果信號全無,我會再減鉛皮。

四、靈鈍分析

空鉤半水調漂,其初始已是設定釣底層魚,且偏鈍。

為啥,各位釣友其實很容易明白,空鉤半水調5目釣5目,雙餌其實均已著底。那麼,調5釣1是什麼情況那,底鉤餌全觸底,上鉤餌半觸底,因四目示漂的「剩餘浮力」不可能平衡上鉤餌重。(不過要是雪花粉添的多也難講)

如果大家理解我上面所說的思路,那麼調五釣五到調五釣一是個由鈍到靈的過程。再者調五釣六、七,又是個由鈍到更頓的過程。

五、靈活運用,多試多總結

一支漂,並非一次兩次可知其「靈性」,不同水域不同節氣都會體驗不同的漂相,要多用多試多總結。即便是同一水域或是同一塘口,水深魚情亦會有不同的漂相。再者,腦線粗細長短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餌料比重、水線長短、魚口生熟等,均會影響漂相。故,多釣多試,不可從一而搬。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