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不是糖尿病的直接誘因

糖尿病的發病原因

追究起糖尿病的病因,主要是由於胰臟分泌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或是胰島素無法正常發揮它的功能所致。

每當人體進食之後,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即血糖濃度)都會隨之升高,但由於糖尿病患者無法正常分泌胰島素,或外周圍組織對胰島素抵抗,以致細胞不能有效運用葡萄糖,而是葡萄糖滯積在血液中,此時血糖濃度必然大增。

而在正常狀況下,尿中應該沒有葡萄糖,但若血糖濃度太高,超出腎糖閥,腎臟則無法有效地將葡萄糖再吸收,便會有尿糖的情形產生。這也就是「糖尿病」的由來。

  • 胰島素:胰島素是從胰腺中分泌出來的,它是一種激素,由51種氨基酸組成。

  • 腎糖閥:尿中開始出現葡萄糖時的最低血糖濃度,稱為腎糖閥

  • 尿糖:尿糖是指尿中的糖分,主要是指尿中的葡萄糖。

  • 腎小球:腎小球為血液的過濾裝置,由內皮細胞層、基膜層、腎小囊上皮細胞層組成。

  • 腎小管:它分佈的位置一般在近球小管、髓袢細段和遠球小管中

從「三多一少」中直觀看糖尿病

①多食

由於大量尿糖丟失,機體處於半飢餓狀態,能量缺乏,所以需要立即補充,這時候就會引起食慾亢進,食量增加。

②多飲

因為尿的增多,所以身體內的水分大部分流失。這就直接刺激到了口渴中樞,出現飲水量和飲水次數都增多的現象。

③多尿

尿量增多,排尿次數也隨之增多。糖尿病人血糖濃度增高,但是體內的葡萄糖卻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別是經腎小球濾出后又不能被腎小管重新吸收,以至於形成高滲透性利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就越多,因此尿量也就多起來了。

④消瘦

由於身體內的葡萄糖不能被充分吸收,因此只能靠脂肪和蛋白質分解來補充能量和熱量。其直接後果就是體內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質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丟失,因此病人體重減輕、身體愈發消瘦。

1這些人離糖尿病很近

中國人在糖尿病方面的遺傳易感性比較強。根據流行病學的調查結果,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模里西斯、美國、加拿大,以及我國香港這些比較發達的國家和地區,華人患糖尿病的概率已經達到10%—15%。幾乎達到或者超過了其他人種患糖尿病的水平。

  • 家族史陽性:即直系親屬中有患糖尿病的人。

  • 尿糖陽性:如果血糖值超過160—180mg/dl時,糖才能較多地從尿中排出,形成尿糖,即尿糖呈陽性。

為什麼糖尿病人越來越多

①物質條件

在經濟狀況迅速改善的條件下,面對各種美味食物,大多數國人隨意吃喝,為引發糖尿病埋下了很深的隱患。

②不良的生活習慣

不科學、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導致糖尿病患病率上升。有些人的自我保健意識和保健知識的匱乏,如大吃大喝,運動量太少等,都是患糖尿病的直接原因。

③高強度的工作壓力

快速的生活節奏,生活壓力導致的情緒的緊張焦慮,也會誘發糖尿病。

哪些人更容易誘發糖尿病

糖尿病分為原發性糖尿病和繼發性糖尿病兩大類。而在原發性糖尿病中又以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為主。

  • 1型糖尿病的高發人群

1型糖尿病多見於兒童和青少年中,因此又被稱為「青年型糖尿病」。但也可能發生在人一生中的各個年齡段,尤其在女性更年期階段極為常見。1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是指家族史陽性,具有某種遺傳性標誌和免疫學標誌的人群。

  • 2型糖尿病的高發人群

45歲以上人群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除此之外,肥胖者、曾有過高血糖或尿糖陽性者、生過8斤以上的巨大胎兒者都是極易誘發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2糖尿病和血糖值的「親密關係」

隨著糖尿病患病人數的急劇增加,「國民病」「富貴病」這些名詞也變得不在陌生了,我們不僅要正確地認識它,更重要的是要去理解為什麼血糖升高會引發糖尿病。

  •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稱糖類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最多、分佈最廣的一類重要的有機化合物。

  • 血糖值:血糖是一種存在於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值即葡萄糖在血液中的濃度。

  • 單糖:單糖就是不能再水解的糖類,是構成各種二塘和多糖分子的基本單位。

  • 糖原:是糖在人體中的主要貯存形式。在肝臟和肌肉中貯存較多,分別稱為肝糖原和肌糖原。

  • 肝糖:一種多糖,又稱肝澱粉、糖原。

  • 甘油:甘油是甘油三酯分子的骨架成分。能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 神經細胞:神經系統的細胞主要由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組成。

血糖的產生

我們人體的生命活動主要是以血液中的葡萄糖作為能量來源的。它是由人體從食物中攝取的碳水化合物(即糖類化合物)轉化而成的。因此,在進食后不久,碳水化合物就進入血液中,作為能量被加以利用而逐漸減少。

所以在每次進食后,它都會經歷一個上升且再次下降的過程。由於血糖是由碳水合物轉化而成的,所以血液中表示血糖量的血糖值也會在一定的範圍內上下波動。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

健康人的血糖值在進食前最低可達到70mg/dl,進食后最高也不足140mg/dl,並在此範圍內上下波動。但是,糖尿病患者卻大不相同了,輕度糖尿病患者在飯前可達到120—130mg/dl,飯後可上升到200mg/dl左右。重度患者空腹時最低也達到200mg/dl,進食后,最高可超過300mg/dl。

恰當的血糖濃度是身體健康的保護盾

  • 糖分是身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物

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消耗的能量都是由食物轉化成單糖后,隨著血液被運送到全身細胞所得來的。如果一時消耗不了,則會以糖原的形式存儲在肝臟和肌肉中。但是肝臟的存儲空間是有限的,一旦出現「飽和」的狀態就會自動轉化成脂肪的。

  • 糖分為身體提供能量的保證

存儲在人體內的肝糖是維持血糖正常濃度的基礎。人體在劇烈活動之後,或是在空腹情況下,肝糖會自動分解為細胞提供能量。不僅如此,如果肝糖不夠的話,脂肪中的甘油成分也可通過氧化產生能量。

  • 神經細胞靠糖類維持生存

人類的大腦和神經細胞都必須依靠糖類來維持基本生存。如果糖類不充足,人體甚至會自動分泌激素摧毀某些肌肉組織,從而達到將蛋白質轉化為糖類的目的。

尿糖的產生

了解糖尿病的病理

糖尿病患者

居高不下的血糖值

一般人的血糖在三餐過後,都會出現一次急速的升高,但是隨著葡萄糖的轉化,各大器官對它的吸收和利用,血糖又會開始逐漸下降。但是,糖尿病患者卻不被這個「規律」所左右,一旦血糖升高,是怎麼也不會下降到正常值範圍內的。

3遺傳不是糖尿病的直接誘因

糖尿病具有明顯的遺傳性(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經專家研究發現,如果父母雙方都患有糖尿病,那麼其子女患病的幾率將是普通人的15—20倍。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遺傳因素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都屬於原發性糖尿病。並且它們的發病均會涉及遺傳的因素。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的遺傳傾向更加明顯。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兩種類型的糖尿病雖然在叫法上略有相同,但是在人體內所遺傳的「物質」卻大不一樣。

  • 1型糖尿病

人體內部的胰島容易受病毒侵害,致使人體的免疫系統受到破壞,這一基因就會遺傳給後代。即遺傳的是胰島遭受病毒侵害,併發生自身免疫性破壞的基因。

  • 2型糖尿病

遺傳的是容易肥胖、胰島素分泌不足、利用率下降的基因。

糖尿病的遺傳僅僅現在易感性上

糖尿病屬於遺傳性的疾病,糖尿病患者的子女肯定比正常人的子女易患糖尿病。如果父母雙方都是糖尿病患者,那麼子女在成長過程中的發病率也會是比普通人高出15倍左右。雖然遺傳對發病的影響略高於環境,但是這並不是印證「龍生龍,鳳生鳳」的道理!因為它們遺傳的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糖尿病的易感性!

研究表明,即使父母均為2型糖尿病患者,但是其子女的患病率也不會超過20%。

糖尿病患病人群往往是普通人

雖然說糖尿病患者的子女體內存在糖尿病的易感性特質,但是因他們從小就對糖尿病了解甚多,加上平時又注意自己的飲食起居,充分做到了防患於未然,反而不易得糖尿病。即使出現輕微的血糖增高,他們也會立刻採取措施,積極避免。

而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就不一樣了,因為沒有糖尿病家族史,反而對疾病相關的知識知之甚少,即不注意日常飲食,又缺乏適當的自我保護,結果反倒成為了家庭里第一個患糖尿病的人!

糖尿病

易感體質的遺傳

如果自己的父母或是兄弟姐妹中有一人患有糖尿病,那麼你是糖尿病易感體質的幾率就會大大升高。

我們亞洲人同歐美人相比,由於飲食的差異,胰腺分泌胰島素的能力會略微差一些。

健康人群中的

糖尿病「預備軍」

4肥胖更易誘發糖尿病

由於暴飲暴食和缺乏運動,肥胖者在不斷增加。有人指出,在肥胖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是正常人的1.5—2.0倍。因此,對於那些患糖尿病的肥胖者來說,首先必須解決的問題就是減肥。

肥胖招致糖尿病的三大原因

  • 原因1:

胖人之所以血糖容易升高的一個主要原因,便是他的脂肪細胞增多,可是本身攜帶的胰島素受體數目卻是相對固定的。隨著脂肪越聚越多,受體相對減少了。

這就直接削弱了胰島素對血糖的敏感度,胰島為了扭轉這種局面,就開始不停地工作來加快胰島素的釋放,但是久而久之,胰島累垮了,功能也衰竭了,胰島素越來越少,少到不能有效抑制血糖的上升,也就患上了糖尿病。

  • 原因2:

胖人一般都很「懶」,不愛運動。這很不利於身體內部的代謝循環。體內代謝一旦減慢,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血糖升高。

  • 原因3:

肥胖人群一般都不會是單純意義上的「肥胖」,研究發現,一般患有高血壓和高血脂等疾病的患者在很大程度上易誘發糖尿病。

對於肥胖的正確認識

肥胖就是體內脂肪含量超過合理含量。嚴格來講,體內脂肪較多與體重較重有所不同。人們一般認為成人的體重較重的話,體內脂肪就會較多。我們可根據BMI(BodyMass Index=體格指數)判斷自身是否肥胖。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幾率很高,所以減肥勢在必行。

  • 導致肥胖的原因

導致肥胖的原因在於從食物和飲料中攝取的熱量多於運動所消耗的熱量。

  • 肥胖的類型

肥胖分為上身肥胖(也稱為蘋果型肥胖,多見於男性)和下半身肥胖(也稱為洋梨型肥胖,多見於女性)。上半身肥胖(即腰圍/臀圍WHR的比例大於0.7)更容易引發糖尿病。而不足的0.7的則會被視為下半身肥胖。

引起糖尿病的諸多誘因

體重計算式——給自己吃個定心丸

BMI計算式&肥胖的標準

BMI=體重(KG)÷身高(m)÷身高(m)

BMI=18.5~23.9為標準體重(僅限中國)

5壓力過大是血糖升高的「導火索」

心理壓力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精神壓力。在當今社會這種快節奏的生活中,每一個人都要應對來自生活、工作、情感等各個方面的問題。壓力過大的直接後果就是會損害我們的身體健康。

  • 類固醇激素:又稱甾體激素。在維持生命、調節性功能等方面都有明確的作用。

  • 抑鬱:主要指以心境低落為主的精神狀態。

壓力過大極易導致糖尿病

壓力包括寒冷、疼痛等身體方面的壓力和家務、工作、人際關係等精神方面的壓力。人在處於高壓狀態時,身體就會分泌一種類固醇激素,這種激素可使血糖升高,如果人們長期處於高強度的壓力之下,就極易陷入一種抑鬱狀態,這時候的血糖一旦升高,就很不容易下降了。

「吃」是緩解壓力最錯誤的途徑

不少人以吃的方式來緩解壓力,這樣做非但不能很好地令身體放鬆,反而會增加糖尿病的發病幾率!因為暴飲暴食的直接後果就是血糖的上升。況且這時候的我們正處於心情的低谷,類固醇激素在不斷分泌的同時,也進一步加重了胰島的負擔,來自雙方面的「壓力」最終導致了血糖居高不下。

做一個快樂的「糖人」——心情左右病情

一般來說,糖尿病的發生髮展都和精神因素有著密切的關係。尤其是我們在得知自己患病之後,心理狀態往往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再加上糖尿病是一種不能治癒的疾病,病情又會經常出現波動,這就會給我們的精神造成極大的壓力,從而產生焦急、絕望的情緒。

  • 成功走出糖尿病困擾的二部曲

①樹立正確的疾病認識

雖然我們身患糖尿病,可是要認識到它並不是什麼可怕之症,只要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進行有規律的生活,採取積極的運動,是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的。

②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由於病情的反反覆復,很多糖尿病人對自己漸漸地失去了信心,以至於產生了消極的情緒。這同樣會對病情的控制產生極大的阻擾。雖然我們身患糖尿病,但是一份樂觀的心態,一份戰勝疾病的勇氣,對於緩解病情可以起到積極的效果。

壓力過大是血糖升高的「導火索」

無論是身體上的還是精神上的壓力,過度的疲勞都會引起自身胰島素的抵抗。雖然胰島素抵抗的成因至今尚未完全弄清楚,但是一般認為是人體內胰島素的接收器出現了問題,機體不能正常地分泌胰島素,使得人體對葡萄糖的耐受力減弱,因此導致糖尿病。

6胰島素是調節血糖的唯一激素

胰島素是從胰島中分泌出來的,它是一種激素,由51種氨基酸組成,分子量大約是6000到爾頓。胰島素是人體內部最主要的、也是唯一的一種降糖激素。

  • 靶細胞:某種細胞成為另外的細胞或抗體的攻擊目標時,前者就叫後者的靶細胞。

  • 胰島素原:胰島素原是胰島素的前身。在整個胰島素的合成過程中,最先合成的是前胰島素原,然後胰島素進一分解,形成胰島素。

胰島素——降低血糖的唯一激素

人體進餐后血糖隨之升高,這時胰島就會釋放出胰島素來適當地調節血糖,它可以通過將血糖作為能量源來加以利用,或是轉化為糖原或脂肪加以儲存這幾種方式,從而最終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 胰島素的三大作用

①胰島素通過與其靶細胞上的受體結合,能促使細胞外的葡萄糖進入細胞之內,並轉變為糖原儲存

②胰島素能夠抑製糖原重新分解為葡萄糖,從而降低血糖。

③胰島素能促進蛋白質和脂肪合成,防止蛋白質和脂肪轉化為葡萄糖。

C-肽——正確反映胰島素分泌能力的「標尺」

在胰島素原分泌成胰島素的過程中,每生成一個胰島素分子,就釋放出一個C-肽分子。C-肽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它能夠對胰島素的合成與分泌起到調節作用。在C-肽的分泌過程中,具有這樣幾個特點:

  • C-肽的量就是胰島素的量,通過測定C-肽量就能了解胰島素的分泌水平。

  • C-肽分子比胰島素穩定,在人體內部的存在時間較長,有利於測定胰島功能。

另外,C-肽分子與胰島素明顯不同,打胰島素的病人難以測定自身產生的胰島素水平,但是可以通過測定C-肽分子來確定。所以說,C-肽不僅是反映患者自身胰島素分泌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而且有助於分辨患者屬於1型糖尿病還是2型糖尿病。

胰島素

出問題,血糖居高不下

血糖

在胰島素的調節下保持穩定

7食物決定血糖含量

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營養素等物質。其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被稱為人類生命活動能量來源的三大要素,碳水化合物又是在能量源轉化中起主要作用的營養物質。

  • 唾液:唾液是一種無色且稀薄的液體,PH6.6-7.1,正常人每日分泌量約為1.0升到1.5升。

  • 胃液:無色酸性液體,PH:0.9-1.5,是體內PH最低的液體。

  • 腸液:弱鹼液體,PH=7.6,分泌量1升/日-3升/日。含有大量水分、無機離子、黏蛋白、酶類。

  • 甲苯磺丁脲:甲苯磺丁脲可以促進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 葡萄甘露聚糖:半纖維素的聚成之一,在裸子植物細胞壁中,該聚糖可佔到12%-15%。

  • 銀耳多糖:銀耳多糖有改善機體免疫功能及增加包細胞的作用。

飯後血糖升高的關鍵原因

碳水化合物主要存在於米飯、麵包、水果中,經唾液、胃液、腸液消化,大部分會被分解為葡萄糖。它們在腸胃中被吸收,在經過肝臟之後,又被輸送到血液中。因此,每當飯後,血糖都會有小幅度的升高。

  • 胰島素令血糖平緩下降

胰島素作為降低血糖濃度的唯一激素,在人體的生理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糖尿病患者之所以血糖值「居高不下」,也正是由於這個環節遭到了破壞。如果在正常情況下進食,胰島素是完全有能力將這些血糖轉化為糖原存儲在肝臟和肌肉中的!

五種蔬菜平穩降糖有奇效

①苦瓜

苦瓜味極苦,性寒。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苦瓜的粗提取物類似於胰島素的作用,它能降低血糖,對糖尿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②洋蔥

洋蔥味甘,性微溫。洋蔥中含有類似降糖藥物甲苯磺丁脲的成分,經常食用洋蔥,既可充饑,又能降糖治病。

③魔芋

魔芋是一種低熱能、高纖維素的食物。它所含有的葡萄甘露聚糖,分子量大,粘性高,在腸道內排泄緩慢,能延緩葡萄糖的吸收。

④南瓜

味甘、性溫。現代研究發現,南瓜能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對糖尿病有防治作用。

⑤銀耳

銀耳含有豐富的銀耳多糖,它可以影響胰島素的活性,將胰島素在體內的作用時間從3-4小時延長至8-12小時,使其更好地發揮作用。

一日三餐

與血糖的關係

8暴飲暴食使胰腺工作能力下降

胰島素是由胰腺中的b細胞分泌產生,它不僅可以促進體內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還能夠抑製糖原重新分解為葡萄糖,達到使血糖降低的目的。如果飲食過量,大量的糖分會超出胰島素的處理能力,這就極易出現血糖調整的不通暢。

  • 甘油三脂:它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脂類。

  • 脂蛋白:它是一種與脂質複合的水溶性蛋白質

  • 酮體:酮體是脂肪分解的產物,它包括乙醯乙酸、B-羥基丁酸及丙酮三種成分。

  • 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併發症之一。它的癥狀主要是噁心、嗜睡、呼氣中有爛蘋果味等。

暴飲暴食直接破壞胰腺

飲食過度,身體內就會「堆積」大量的糖分,這從根本上就超出了胰島素本身的處理能力。葡萄糖不能及時轉化為糖原,或是被細胞利用,那麼血糖就會持續升高。這種狀況一直持續的話,那麼胰腺分泌島素的能力也就逐漸降低,產生「病態」。

胰腺分泌能力下降,引發身體「亞健康」

胰島素可以促進作為能量源的葡萄糖被人體的各個細胞吸收。雖說是促進,但並不是僅僅擔負著輔助作用。

不僅如此,如果胰腺的分泌能力下降,那麼即使細胞想要去利用葡萄糖,也都不再是件簡單的事了!胰腺被破壞,胰島素分泌量下降,身體也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像飲食過度和肥胖症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警惕糖尿病代謝紊亂

胰腺由於一系列外部原因遭到破壞后,機體內部很容易引起四種全身性的代謝紊亂!

①糖代謝紊亂

患者血糖升高,血糖呈陽性。

②脂肪代謝紊亂

患者的血脂,尤其是血液中甘油三脂的水平上升。與之相反,對身體起到保護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卻過低,結果使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的發病幾率增大。急性脂肪代謝紊亂可造成脂肪大量分解,產生過多的酮體,最終出現酮症酸中毒。

③蛋白質代謝紊亂

患者體內蛋白質合成受阻,分解卻出奇的旺盛,最後造成體重的急劇下降。

④酸鹼代謝紊亂

如果控制不當,患者會出現明顯的脫水......

胰腺的分泌原理

肥胖和飲食

過量嚴重影響胰島素分泌

9當心糖尿病併發症悄悄接近你

糖尿病併發症主要包括急性併發症和慢性併發症兩種。急性併發症發病迅速且明顯,多見於1型糖尿病患者之中,但是如果治療及時是可以完全治癒的。可是慢性併發症卻不然,它發病較為緩慢,並且難以逆轉。

  • 大血管併發症:糖尿病性大血管病變是指主動脈、冠狀動脈、腦基底動脈、腎動脈及周圍動脈等動脈粥樣硬化。

  • 微血管併發症: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變的主要部位是視網膜、腎臟等處的微血管,其病理變化主要是毛細血管基底增厚。

  • 神經病變: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在神經系統發生的多種病變的總稱。

糖尿病初期的六大自覺癥狀

糖尿病初期的六大自覺癥狀有:(1)喉嚨異常乾燥;(2)尿量和尿的次數增加;(3)強烈的疲倦感;(4)突然想吃甜食;(5)食慾異常旺盛,但自己沒有意識;(6)有食慾但明顯消瘦。

患糖尿病後,血糖作為能量來源不能被充分吸收,積聚於血液中,隨尿液排出體外。這時,脂肪和蛋白質不得不被當做能量來加以利用。因此人體很容易產生疲勞感,體重也會隨之下降。而且,在葡萄糖隨尿液排出的時候,水分因大量丟失,而造成喉嚨乾渴。

  • 沒有自覺癥狀不等於身體健康

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稍高於標準,即使出現尿糖現象,但這些自覺癥狀也未必會是完全表現出來。可是,我們不能就輕易地認為自己的健康沒有大礙,而置之不理。相反,如果不及時就醫,就很可能演變至不可挽回的地步。

糖尿病慢性併發症——威脅健康的無形殺手

糖尿病患者最容易患三種慢性併發症:

  • 大血管併發症:腦血管、心血管和其他大血管,尤其是下肢血管很容易發生病變。

  • 微血管併發症:即腎臟病變和眼底病變。因為人體全身都有微血管,而腎臟病變和眼底病變我們容易查出,所以通常在臨床上所說的微血管併發症主要是指這兩個癥狀。

  • 神經病變:包括負責感官神經病變,支配身體運動的運動神經病變,以及控制人體內臟、血管和內分泌功能的自主神經病變。

雖然說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發展到一定時期,是難以逆轉的。但是我們也不必因此而恐慌。及時去醫院就診,做到防患於未然是可以避免或延緩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

當心糖尿病

併發症敲你的門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