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國忠:他每天按此穴位,振奮了全身的陽氣,堅持一個月後不得了

本文指導專家☞

武國忠 北京謙之堂首席特診專家。先後師從傷寒名家廖厚澤先生、北京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胡海牙教授學習中醫和針灸

遼寧省台安縣中醫院醫師張化南、胡繼遠

以下為正文☞

現在二三十歲的頸椎病患者到處都是,我甚至見過的頸椎病的小學生

武國忠

北京著名中醫武國忠在其博客中,曾描述過這樣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我行醫的時候發現,現在二三十歲的頸椎病患者到處都是,我甚至見過的頸椎病的小學生!

原因很簡單:伏案久了,壓力大了,自己又不懂得怎麼調理,所以頸椎病提前光臨了。老早就腰也彎了,背也駝了,眼睛也花了,脾氣也糟了,未老先衰,沒有足夠的陽剛之氣。

這是當今多數人面臨的一個嚴重的問題。這一系列問題,出於同一原因,通過一個穴,也就可以全部解決,這個穴就是后溪。

Advertisements

頸椎病、腰椎病人,我都建議他們用后溪穴,效果都非常好

武國忠醫師說,用這個穴位非常簡單,而且容易堅持。我們坐在桌子旁,把雙手后溪穴的這個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關節帶動雙手,輕鬆地來回滾動,即可達到刺激效果。

大家可以試一下,堅持一天這樣做下來,肯定到了下班的時候腰不會酸、脖子不會累,眼睛會很大程度上的緩解。

凡是到我這裡來看頸椎病、腰椎病的人,我都建議他們這樣去用后溪穴,效果都非常好,很多病人反映,這樣做比去按摩院按摩頸椎腰椎要管用得多。

有位三十歲的白領對我說:「本以為骨骼已經定型,要終身駝背的,但最近感覺背明顯比以前直了。」

武國忠本人也是后溪穴的受益者,小孩子也能用

我還要特別把這個方法介紹給正在讀書的小孩子。這些孩子很可憐,從小學到高中,小小年紀就承受這麼沉重的學習壓力,我們可不希望他們一輩子戴上近視眼鏡,更不能讓他們在沉重的壓力下失去朝氣,成為小駝背。作為一個叫人養生治病的醫生,這是我能做到的。

Advertisements

武國忠說,「我本人也和多數人一樣,每天平均在電腦的工作的時間是在十一二個小時,但到現在,視力沒有問題,頸椎也沒有問題,精神狀況很好。其實我沒有更好的養生方法,我也是受益於后溪穴。

他腰痛三年,按揉后溪穴一個星期,奇迹發生了

知名中醫中里巴人創辦的山藥社區,有一位網友記下了自己用后溪穴治療腰痛的故事——

三年來,我一直被腰痛折磨著,痛的感覺如下:腎腧附近隱隱堵著似的悶痛,就跟鼻子不太通氣似的難受,說要緊吧也不要緊,就是很不爽,曾一度試過腎腧拔罐(每周做一次)敲打腰眼,還有委中拔罐,只能當時緩解,過一兩天一切照舊

無意中知道小腸經上有個后溪,我了解過它之後,知道它可以治腰痛,而且是腰痛必選穴位,之後就開始按揉后溪,騎自行車時就有意把它放車把手上按揉,兩手換著來(同時按會連車帶人倒地),中午小腸經運行時段也按十分鐘,一周后奇迹發生了:我的癥狀基本消失。

艾灸后溪穴,治療麥粒腫,效果甚佳

來自遼寧省台安縣中醫院的張化南、胡繼遠兩位醫師介紹了艾灸后溪穴治療麥粒腫的經驗。

麥粒腫為眼科常見疾病之一,中醫稱為針眼、眼丹、偷針、土疳、實熱生瘡等,艾灸后溪穴,效果甚佳。

操作方法:將艾絨捏成麥粒大的艾炷,取「左眼灸右手,右眼灸左手」之法,在穴位上行直接灸,待艾炷燒為灰燼,可再加1-3炷,以皮膚紅暈為度。

治療效果:經上法施灸后,如未成膿的麥粒腫可自行消退,不會再成膿;如已成膿的麥粒腫,在施灸后第3天開始潰膿,3天後膿可排盡,不留疤痕。一般患者,施灸1次可愈,反覆發作者,施灸2次后可根治。

后溪穴還可治療面肌痙攣

什麼叫面肌痙攣?它指的是臉上的肌肉不自主地跳動。這種癥狀並不常見,但生活中確實有很多這樣的朋友,他臉上的肌肉會一抽一抽、不自主地跳動,輕微的只是眼睛或者嘴角的一個跳動,每隔幾小時、幾分鐘不等,甚至是幾天才會跳動一兩次。有些人癥狀很重,可能每隔幾秒鐘就會劇烈地抽搐一下,甚至臉會變形。也就是說他每隔幾分鐘,臉部肌肉會全部簇到一起做一個動作,這個動作不受他意志的控制。那麼這種情況,也可以用我告訴您的后溪穴「滾動法」一併來治療。

后溪穴怎麼準確找到?

后溪穴最早見於《黃帝內經•靈樞•本輸》篇,為手太陽小腸經的輸穴,又為八脈交會之一,通於督脈小腸經。有舒經利竅,寧神之功。適合經常坐在電腦前的上班族、發育中的孩子,可預防駝背,頸椎腰背部、腿部疼痛,也有保護視力,緩解疲勞,補精益氣的功效。

要準確找到這個穴位也比較簡單。我們先輕輕握拳,您能從側面看到,握拳之後,我們掌橫紋最外側端點,也就是咱們小指根部偏下一點的位置,有一個凸起,這就是后溪穴。

【后溪穴詳解】

1)后溪。后,與前相對,指穴內氣血運行的人體部位為後背督脈之部。溪,穴內氣血流行的道路。該穴名意指穴內氣血外行於腰背的督脈之部。本穴物質為前谷穴傳來的天部濕熱之氣,至本穴后其外散的清陽之氣上行督脈,運行的部位為督脈所屬之部,故名。

2)督脈手太陽之會。因本穴有清陽之氣上行督脈,故為督脈手太陽之會。

3)小腸經俞。俞,輸也。本穴氣血由前谷穴傳來,在本穴的運行變化為進一步的散熱縮合,熱散后的部分清陽之氣上走督脈,縮合后的水濕之氣則循經上行腕骨穴,本穴無氣血物質的收藏轉變,單純為小腸經氣血物質的傳輸之處,故為小腸經俞穴。☯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武國忠醫師博客、山藥社區、中醫中藥網,可同時關注我們的微信號「大醫論道」:這裡沒有謠言、沒有小道消息,只有權威專家講述的經過驗證的健康指南。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