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美食盤點

仙桃北依漢水,南靠長江,是湖北省江漢平原區域中心城市。仙桃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經濟總量自1991年以來長期位居湖北省縣市第一位,素有「江漢明珠」美譽。

仙桃原名沔陽,是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武漢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亞洲體操之鄉、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城市。

仙桃緊靠武漢,距武漢市區82公里(距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60公里),至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漢口火車站、長江武漢港均只1小時車程。境內河渠網路相通,318國道、滬渝高速橫貫東西,隨岳高速和建設中的武漢城市圈外環孝仙嘉高速縱穿南北,京珠高速和滬蓉高速在仙桃附近交匯,仙桃南到廣州、北到北京、東到上海、西到成都等特大城市均在1000公里半徑之內。

仙桃蒸三元

仙桃蒸三元

「仙桃蒸三元」是湖北沔陽的傳統菜之一,具濃郁地方特色。是沔陽民間,嬰兒滿月,婚喪喜事,生日、祝壽等酒宴上必不可少的主菜。

「仙桃蒸三元」,即蒸肉圓、蒸豆腐圓、蒸珍珠圓(又名素衣圓子,糯米圓子)。起源於五代十國時期。

仙桃蒸三元

蒸豆腐圓製法:

(1)豆腐捏散用乾淨棉布包緊擠出水份;豬肥肉65克切成黃豆粒丁,豬瘦肉100克,魚肉分別剁茸。

(2)將擠干水分的豆腐、肉丁、肉茸、魚茸一起裝入缽內,加精鹽、胡椒、味精、茶花、薑末,打入雞蛋拌勻,再加入干澱粉攪拌上勁,用手擠成100克1個的圓子,一個個放入籠內,坐旺火蒸約15-20分鐘取出,裝盤即成。

特點:色白味純,松泡軟嫩,清香爽口,百食不厭。

沔陽蒸珍珠圓製法:

糯米淘凈用清水浸泡2-3小時,用簸箕瀝干待用;豬肉、魚肉剁茸入盆,加精鹽、薑末、蔥花、胡椒、味精,打入雞蛋合勻,再加入澱粉和水450克,攪拌上勁,擠成約15克重的圓子,放入糯米中滾動,待圓子裹滿糯米,一個個擺入蒸籠(滾糯米時不能左手上彈,以免糯米貼進肉內翹不起來),坐旺火蒸約15-20分鐘取出,用手一個個碼入盤,撒少許蔥花即成。如盤內用綠荷墊底,更顯糯米色白晶瑩。

特點:潔白晶瑩,軟糯鮮嫩,味醇爽口。

仙桃苕粉

仙桃苕粉

在仙桃,炒粉是宴席上的第一碗要上的主菜。仙桃炒粉歷史悠久,久負盛名的毛嘴炒粉,主要製作原料是以豌豆粉常見,仙桃人喜歡吃辣椒和五香粉味道,毛嘴炒粉放有瘦肉、姜沫、大蒜、蔥花、麻油、醬油、豬油等。炒粉肉嫩,粉韌、味美,成為當地飲食文化的一道風景。

粉條也叫粉絲,仙桃人簡單的把它叫作「粉」。是以大米,豆類、薯類和雜糧為原料加工製成的絲狀或條狀乾燥澱粉製品。有米粉、豌豆粉、洋芋粉、紅薯(苕)粉、茭藕粉等品種之分。粉條加工在我國有千餘年的歷史,各地均有生產。粉條呈灰白色、黃色或黃褐色,為干製品。仙桃長埫口鎮曾經是生產粉條的專業市場所在地。

紅薯,故鄉人都叫苕。家鄉一種普通的農作物,一種普通的食品。瓜菜半年糧的日子,莊戶人家的自留地里都種有紅薯。因為紅薯的產量高,也耐旱澇,是那個年代鄉下人的主要食物。干紅薯片、紅薯粑粑、蒸紅薯、煮紅薯、燒紅薯、熬糖……天天吃紅薯,吃多了反酸水,人都吃得黃皮胍瘦。但是,儘管紅薯不好吃,為了不餓肚子還得要吃。

苕粉是怎樣生產出來的?先把紅薯一個個清洗乾淨,用菜刀改小后,磨成泥糊狀,家鄉叫「推稻」。再用水把裡邊的澱粉漂洗出來,經過過濾沉澱最後得到澱粉陰乾。等經過五六天的生產,積攢足夠一次下粉用的澱粉后,就可以開始下粉了。

下粉時,要選擇晴天,而且要清早開始,否則,下出來的粉就會一個太陽曬不幹。參加下粉的人,有燒開水的、有和粉芡的、有拿著漏瓢「捶瓢」的,一人將和好的粉芡雙手挖起,裝進漏瓢,持瓢者就著大鍋的滾水,用拳頭捶擊瓢邊沿,粉芡從瓢底的窟窿漏下,成細條狀,持續不斷掉進滾水裡,馬上就凝結成粉條。能持瓢就算得上是師傅了。有把鍋里煮好的粉用長筷撈出來后,放進涼水缸里冷卻的、有把粉條剪成定長一段段的、有負責晾曬的。晾曬粉時,選擇在堤坡、路邊無遮陽的地方,用一根扯緊的長長粗麻繩,將粉條掛在繩子上,風刮下來的粉條掉在地上的青草上,粉條不會弄髒。算起來,這下粉得十幾道工序,全憑純手工工藝才能製作完成。

仙桃鱔魚米粉

仙桃鱔魚粉

鱔魚米粉是仙桃當地的名小吃,早餐必備,相當於武漢的熱乾麵一樣。粉細如絲縷,湯汁濃稠、爽滑可口,滋味鮮香,熬湯的料要選用野鱔魚骨、豬腿骨和肉皮,熬出來的湯鮮,味長,將新鮮的大米泡製8小時,泡好的米磨成米漿,這樣湯汁濃稠。花源酒店的這位老師傅做了35年的鱔魚米粉,花源酒店開業20年,這個特色早餐一直是花源酒店的招牌,每天要賣出幾百碗。

歷史典故:

鱔魚米粉,原名糊湯米粉,是流傳在沔陽(現仙桃市)的一款著名的風味小吃。傳說在清朝末年,沔陽一位寒門孝子,無錢為卧病在床的母親抓藥治病,聽老人說黃鱔(鱔魚)吃了可以補身體,補血氣,於是自己下河堤捉了十幾條,買了一點骨頭,生薑熬成湯給她母親喝,來調養身體,他母親喝后說:兒啊這是什麼湯這麼鮮美,兒子聽后非常高興說,這是兒子自己捉的黃鱔加骨頭熬的湯,於是兒子就天天下河抓魚熬湯給母親喝這樣半年過後母親竟然病好了,康復后的母親將自己田裡的米磨成漿,做成米線,將鱔魚湯加入米漿和兒子開始在街邊叫賣糊湯粉,由於味道特別,鮮味十足,一傳十、十傳百,漸漸成了沔陽家喻戶曉的風味早點。

仙桃菱角

菱角,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實,根絲狀細裂,葉漂浮水面集生於莖端,葉柄具紡錘形氣囊,以利漂浮。莖為紫紅色,開鮮艷的黃色小花。野菱垂生於密葉下水中,必須把全株拿起來倒翻,才可以看得見。野菱角,有四個刺角,易扎人,我們把它裝衣兜里就不敢跑,也不好剝。

仙桃菱角

到處都是溝溝汊汊的老家,有水的地方就養有菱角。站在池塘邊,遠看一片綠,水面上漂浮著菱角。碧綠色的葉子挨挨擠擠,覆嚴在水面。這種菱角叫家菱角,長有像牛頭的二隻角,家菱角果實含澱粉高,一般蒸煮后食用,也很容易咬開和掰開。

把採摘的菱角洗凈,將菱角倒入放有水的鍋里,翻動均勻,煮透不煮爛,把熟透的菱角菜撈起瀝干,熱騰騰噴香的菱角,就可以掰開吃食菱角米了。老菱角粉足又甜,吃起來有口味又飽肚子。

每每去吃菱角用牙齒咬開,嘴上總會粘上黑黑的一層菱角的薄皮,都會留下一大堆菱角殼。一家人一邊剝菱角,一邊話家常,其樂無窮。菱角也可生吃,口感就像藕,脆生生的,嫩甜爽口。剝出菱米去燒菜,比如菱角炒肉、菱角燉湯等,都非常可口、其味道也不一樣。大集體時期,有的生產隊把菱角、蓮藕,魚肉分給各戶,讓社員們過個熱熱鬧鬧的中秋節。

我曾聽老人講過,菱角一旦長大成熟,慢慢變老的時候,就會自己離開菱角藤子(當地俗稱wu子),靠自身的重量沉到泥里,並用它身上的刺角把自己固定在水底。到了來年,又會生根發芽,池塘里又是翡翠一片了。呵,故鄉的菱角,它們是多麼熱愛腳下的土地啊!

「采菱女兒新樣裝,瓜皮船小水中央」古老的詩句,對采菱船做了如此生動的比喻。采菱姑娘划船采菱,唱著民謠,成為古代詩人筆下醉人的景緻。回想起小時候采菱的情景:碧波秋水,滿眼1,湖池搖船,清香襲人,夕陽西下,采菱歸去,菱歌婉轉,和著夜霧…….多麼動人的一幅幅采菱圖啊!

仙桃米糰子

米糰子簡稱糰子,是湖北省仙桃市的鄉土食品,顧名思義,也是在團圓的時候吃的一種當地特有的美食。糰子源於沔陽三蒸,流行於江漢,現在在有仙桃人聚居的地方一般都有銷售。

湖北沔陽(今仙桃市)民間有"年小月半大"之說,把農曆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看作是比春節還要重要的節日。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是一年辛苦勞作即將開始的最後一次大團圓,所以格外珍視。但這一天,當地不是象其他許多地方那樣,吃元宵過節,而是吃一種名叫"糰子"的風味小吃。這種風俗由來已久。

傳說,元朝末年沔陽漁民陳友諒揭竿起義,夫人潘氏曾以"沔陽三蒸" (蒸粉蒸肉、蒸珍珠丸子、蒸茼蒿)犒賞士兵傳於後世。「沔陽三蒸」源於何時尚無定論,但與沔陽是水鄉澤國有關。據記載,當時沔陽是:「一年雨水魚當糧,螺蝦蚌蛤填肚腸。」平民百姓吃不起粒粒如珠璣的大米,只有用少許雜糧磨粉,拌合魚蝦,野菜、藕塊投簞而蒸,以此充饑。久而久之,便發展成了馳名湖北的傳統名菜。「三蒸」之一的蒸菜,以粉蒸筒蒿為上品。

在民間有一個傳說,說「沔陽三蒸」起源於元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友諒。他主管後勤的妻子潘氏(一說為羅氏)非常體察軍情(起義軍常行軍打仗吃夾生飯、鹽水菜,多有患消化道病症者),在起義軍攻陷沔陽縣城后,為犒勞兵士,她親自下廚,別出心裁,將肉、魚、藕分別拌上大米粉,配上佐料,裝碗上甑,猛火蒸熟。蒸出的肉、魚、藕味美質融,兵士嘖嘖稱讚。起義軍吃上這樣好的飯菜后,士氣大振,經常常打勝仗,柴桑一戰,大挫元軍,促成了陳友諒在九江稱王之舉。

還有的傳說講,清乾隆游江南,品嘗到了民間三蒸,蒸萊便進入御膳坊,既而誕生了珍珠丸、珍白九等名貴蒸菜,這是「三蒸」的大發展。

清代、民國,武漢三鎮不少餐館掛「沔陽三蒸館」招牌。後來,「三蒸」發展到了北京。北京虎跑坊有餐館 懸牌「湖北三蒸館」。據符號老人講,一日,東北軍少帥張學良在護衛簇擁下,途經虎跑坊,見「湖北三蒸館」,不知何謂「三蒸,便進館品嘗,大飽口福后題聯:一嘗有味三拍手十里聞香九回頭。

明初沔陽三蒸成為沔陽臘月三十團年時必備的主菜。後來有人把拌"三蒸"后剩下的米粉搓成圓團,內填菜餡,蒸熟后吃,特別有風味。這種製作方法,逐漸流傳開來。人們取其團圓之意,把它叫做"糰子",作為每年正月十五的團圓飯。現在,在的做法講究起來。其主料米粉比蒸菜用的要粗,先在鍋內炒至半熟,再用適量的開水調勻。每斤米粉可做糰子幾個到十個。餡子不可單限於菜類,尚有豆餡、糖餡,更多的是用臘肉丁、烘豆腐乾丁、粉條配以芹菜之類的香料作餡。

制著糰子工藝繁雜,手工精細。先把上好的米磨成細粉,改革開放前家家戶戶是用推磨磨出來的,如今是拿到街上出錢請人用機器磨出來的,拿回來後用木篜桶蒸到半熟兌水揉成芡子,不幹不稀,然後把餡炒成半熟,就開始包餡。將一個個白白的米粉團捏成舂米用的石頭窩窩形狀,然後把餡裝在窩窩裡包好捏成蘋果大小的圓球球,取團團圓圓之意,大小以個人喜好而定,捏的太薄會破,露餡流油難看,太厚難熟也難咬。捏好后再上木篜蒸,當篜桶或者篜格子出大氣,聞到香味時就可以了。如果自家做好了別家沒做的話就要一碗碗的端出去給別人分享。從蒸米碎米到炒餡包餡蒸熟不下十來道程序。剛蒸熟的糰子散發出清新的米香,咬開后糰子餡濃香撲鼻,香漂四溢,口味適宜,老人小孩都喜歡。

糰子的做法也無甚秘處:將早穀米淘洗后,用鐵鍋煮到半熟,取出放筲箕冷卻。用石磨將米碾碎。兌熱水將碎米和到有一定粘性,用手捏成那種舂米用的石窩狀。把炒好的餡料放進去,再搓成蘋果大小的砣砣。放木甑里蒸,飄出香味便熟了。

餡料有很多,肉、豆乾子、榨菜、大蒜、姜、香蔥,也有酢椒、藕、梅乾菜、辣椒……把它們剁成細丁細粒,調味後放鍋里炒,冷卻后開始包糰子。大小以個人喜好而定,捏的太薄會破,露餡流油難看;太厚難熟也難咬,更沒有那種連皮帶餡一起吃進去的快感。

剛出甑的糰子散發出清新的米香,特別是臘肉、臘乾子豆腐做餡的糰子,咬開后濃香撲鼻,四處飄散,直令人垂涎欲滴。

范關酒

「沙湖鹽蛋沔城藕,紅廟酥餅范關酒。」這是人們對這幾種地方名產的讚譽。

范關酒早在元末明初就已馳名全國。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時,曾用范關酒宴請群臣,飲者皆稱佳釀。

范關位於洛江河畔,靠近排湖,元代來年就成為沔陽十九個出名的集鎮之一。街道長達三華里,商賈雲集,十分繁榮。特別是釀酒業,更是興旺,全街有九家槽坊釀酒,仍供不應求。當時有一首民謠:「一里三槽坊,日夜釀酒忙,來來往往者,無不誇酒香。」

人們說:「這裡釀的酒特別好,只要你喝上兩盅,定讓你醉卧三天不醒。」

范關酒為什麼這樣好?曾有這樣一個傳說:

元代末年,有一外地老者來一家丁姓槽坊買酒,老闆替他灌了一壺小曲,他說酒不好,老闆替他換了一壺汾酒,他還是說酒不好,老闆從酒窖中替他又灌了一壺上等陳酒,他仍說酒不好。老闆不解地問:「像哪樣的酒才算好呢?」老者從腰間取下一個酒葫蘆遞給老闆說:「你把這酒嘗一口再說。」老闆一嘗,這酒口感正,氣味芬芳,一滴進口,餘味深長,比自己釀的酒不知要強多少倍,忙問:「這酒是在哪裡買來的?」老者微微一笑:「這是我自己釀的。」老闆看出老者是一位釀酒高手,便懇請老者傳授技術。老者點頭應允。

有一天,老者對老闆說:「我看你釀酒的原料和技術都不錯,只是水質欠差。你這槽坊後面有一個大潭,每天酉時三刻,水質甚好,你可按時派人將水取來釀酒,定成佳釀。」老闆照此辦理,所釀之酒,果然如老者所言。其他槽坊爭相仿效,酒質與丁家槽坊一樣。因此,每天酉時三刻到潭內取水釀酒的人絡繹不絕。後來,當地人就把這個潭取名「酒潭」。

老者傳授技術后就走了。不少人問丁家槽坊老闆:「這老者是誰?」老闆說:「老者從不肯告知姓名,但從他腰間的那個酒葫蘆看,上面刻有『酒仙』二字,這定是天宮的杜康下凡無疑。」

人們知道杜康是釀酒業的祖師爺,在天宮替玉皇釀製瓊漿玉液,此次下凡來此傳授技術,真乃人間大 幸。消息傳開,很多人都紛紛來范關品嘗佳釀,一飽口福。

元代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用范關酒宴請群臣,隨之又把范關酒作為御酒供宮廷飲用。從此,范關酒就名震遐邇。

明代洪武元年(公元1369年)春天,大學士宋濂來范關晶酒,當時正是酉時三刻,只見酒潭內碧波清澈,晚霞映輝,微風輕拂,酒香撲鼻,即興賦詩一首,詩云:

晚霞映守蒼,碧潭酒飄香。

三杯不覺醉,朦朧拜杜康。

後來人們將「酒潭」改名為「碧潭」,將范關酒也改名為「碧潭酒」,名稱更加優雅了。

荷花集錦燉

荷花集錦燉

原料:熟雞脯肉150克、熟蝦茸蛋卷100克、熟火腿25克、熟冬筍25克、凈鱖魚肉50克、雞膿50克、豬腰50克、油發魚肚50克、漿蝦仁50克、水發冬菇25克。 熟雞蛋150克、青菜心30克。蔥30克,姜25克、紹酒40克、熟雞油15克、鹽12克、味精4克、雞湯150克。

製作步驟:魚肚用溫水泡軟,洗凈擠干,放入鍋中加雞湯、紹酒、蔥姜燒沸,撈出放入品鍋中。雞肫剞菊花紋,豬腰剞麥穗花紋、鱖魚肉批成片,冬菇批成片,連同蝦仁分別放入沸雞湯鍋中汆熟,撈出。將火腿、冬筍及蝦茸蛋卷、雞脯肉均切成片,排齊成刀面在魚肚上擺?quot;十"字形,四角空隙處擺上雞肫、豬腰、鱖魚片及冬菇。蔥汁姜水加紹酒調和后,分別灑在肫花、豬腰、魚片上,菜心剖開,頭朝里擺放在四角的襯料上。熟雞蛋去殼,用小刀在雞蛋的小頭處雕刻成花瓣形,火腿、冬筍均切成花瓣形的片,分別插入蛋黃中,中間綴以蝦仁,撤上蔥末成荷花蛋,用一個荷花蛋擺放在菜頭中央,其汆分別整齊地放在品鍋周圍,舀入雞清湯,上籠蒸;20分鐘,取出。炒鍋上火,放入雞清湯燒沸,加精鹽、味精,起鍋從品鍋邊徐徐倒入,淋入熟雞油即成。

特點:造型美觀,原汁原味,鮮美可口,為民間筵席的上等肴饌。

沙湖豆皮

沙湖豆皮

沙湖豆皮是沔陽(今仙桃)的傳統食品,和沙湖鹽蛋一樣受到人們的喜愛。豆皮狀如四方包袱,外黃內白,外酥內軟、香氣撲鼻,味道可口,余香無窮。說起沙湖豆皮的來歷,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哩。

很早以前,沙湖街上住著個李大爺。他早年喪妻,與獨生兒子李春生相依為命,又當爹又當娘將春生拉扯成人,又為兒子娶親完配,幫兒子成家立業。李大爺辛苦了一輩子,落下了一身病痛。七十歲剛過,他終於病倒了。全身浮腫、四肢無力、飲食難進,躺在床上只等一死。

病中,恰逢春生出外經商,只有兒媳婦巧雲留在身邊。巧雲賢惠善良、心靈手巧,對公爹十分孝順。她四處求醫問葯,又做出可口的飯菜,端到老人的病床前,可老人一口也咽不下去。

這可急壞了巧雲,她想盡千方百計調理公爹的胃口,她時而熬湯、時而小炒、時而蒸、時而煮……一天一個樣,老人還是不吃一口。

李大爺見兒媳整天勞神費力,心疼極了。自己已是古稀之人,就是死了也是順條路。如今倒好,不能幫兒媳分憂,反而成了她的累贅,他心裡不安。心想,與其讓兒媳天天給自己做這做那,不如出道難題考考她,讓她知難而退。想罷,李大爺對巧雲說:「難得我兒有孝心,天天為爹炒菜熬湯,可這些東西,爹見了就心煩,不想吃。」「爹,您想吃啥儘管說,我想辦法給您做來。」巧雲勸爹。「爹想吃的只怕你弄不來喲!」「您說得出來,我就做得出來。」

李大爺想了想說:「好!你聽著:『黃面白里包珍珠,脆菜香筒藏其中。雖是酥軟熟透食,不須蒸來不用煮。』巧雲,這樣的食物你做得出來嗎?」巧雲毫不含糊地表示:「只要合您的胃口,我一定給您做來。」

巧雲仔細琢磨公爹出的題,她想啊!試啊!今天炕粑子,明天烤軟餅,後天……巧雲做出來的食物,公爹看也不看一眼,只是搖頭。巧雲不灰心,還是天天堅持試,堅持送到公爹的床前,但一樣也不能調開公爹的胃口。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月後,巧雲終於解答了公爹的難題。當巧雲將一盤黃澄澄、香噴噴、狀如包袱的食物端到公爹面前。公爹一見又驚又喜,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不過隨便說說,巧雲真的照他的題目做出來了。

李大爺一骨碌地從床上坐起來,端起盤子,美滋滋地吃起來。頓時滿口生香、胃口大開、食慾大振,吃了還想吃。

巧雲見公爹愛吃,天天給他做,不知不覺又過了一個月,只見公爹面色紅潤、精神飽滿,病全好了。

巧雲給公爹摸索做出的食物叫綠豆皮。綠豆皮的主要原料是綠豆、大米、雞蛋和榨菜。輔以豬油、香蔥、精鹽等佐料。其製作方法如下:

大米八分,綠豆二分,混合後用水浸泡兩個時辰,磨成漿備用。將鐵鍋置於旺火上,用刷子點少許油水抹鍋底,再將綠豆米漿四兩,用小碗旋轉倒人鍋中,四周均勻抹平,使其成為薄薄的皮子。雞蛋一個打泡,均勻地投上皮子表面,待皮子圓周翹起時,用雙手揭起翻面。然後,將熟糯米一兩,豬油半兩,榨菜八分,香蔥五分,熟精鹽四分,放入皮子內,在鍋中折成長方形包著,經反覆翻面,外皮烤至金黃色起鍋即成。

綠豆皮是沙湖人首創,又叫沙湖豆皮。綠豆皮是兒媳做出來孝敬公爹的,又稱「孝心豆皮」。

綠豆皮黃面白里,內藏糯米如珍珠,好吃好看。綠豆皮中,綠豆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消暑解渴之功能;大米是人的主食;雞蛋、糯米營養豐富,能滋補強身;榨菜開胃,增強食慾;香蔥解表、發汗、散寒、通竅。綠豆皮不僅能填飽肚子,而且能治病、強身、保健……

巧雲將綠豆皮製作工藝,毫無保留地傳給街坊、鄰里,綠豆皮在沙湖乃至沔陽很快傳開了,成了城鄉的時尚食品。家庭用它待客,餐館用它作早點。人們還在冬至后,立春前,將綠豆皮(不加輔料)捲成筒,切成條條,晒乾成臘貨,用臘肉煮湯,更是膾炙人口,別有風味。

沙湖豆皮是民間傳統佳品,在宮廷膳食中也有一席之地。清末沙湖人李紱藻在朝為官,將沙湖豆皮製作工藝帶進京都,命廚師做好后,獻給慈禧太后食用,老佛爺品嘗后,聖顏大悅,讚不絕口:「沙湖鹽蛋一點珠,沙湖豆皮包珍珠,水鄉盡出寶啊!」

從此,沙湖豆皮與沙湖鹽蛋齊名,譽滿湖廣,名噪京城。

地撿皮

地撿皮

地撿皮就是地皮菜,又名地衣,地木耳,沔陽一帶都喊地撿皮,也有一些地方叫地苔皮,地菇。是一種季節性的菌類和藻類的共生體。有點類似於木耳,呈墨綠色。不同的是,木耳是對稱生長在腐木上,皮大肉厚,地撿皮也是片狀的,無根,但它是在特定的環境下生長出來的。春末夏初,只要一場雨後,在我的家鄉,那些人畜來往的少的地方但卻永遠不缺少生機的堤坡草地上,就會長出一朵朵,一撮撮這種黑不溜秋的東西來。而且在雨後剛放晴時才會出現,得趕緊撿,如果太陽稍微一曬,地撿皮基本就幹了,捲縮成灰黑色,就沒法撿了。地撿皮是雨季的匆匆過客,它們彷彿一下子從四面八方趕來,卻又一下子就走完了這世上所有的路。新鮮的地撿皮很軟很薄,也像木耳那樣富有彈性,但它要柔嫩得多。

地撿皮長在多鈣性土壤的地方。小時候,逢天下雨放牛時常撿這東西。雨後,陽光穿透雲層斜射下來,仍有零星的雨點飄落,經常是光著頭淋著細雨,邊放牛邊撿著地撿皮。地撿皮像是雨後的精靈黑亮亮地散落在堤坡上的草叢裡,有蚱蜢不斷地跳,陽雀在雨後飛來飛去。大人跟我們叮囑過;打過炸雷的地撿皮不能吃,吃了會中毒的?

地撿皮雨後濕漉漉貼在草里地上,零零落落,撿起來費事,手重了就抓斷,撿不起來。地撿皮上面會粘帶著枯草葉,青苔,泥沙,蚯蚓糞什麼的。撿回家后先用水泡,使它柔軟脹大,然後仔細地用手一點點地擇,用嘴吹用手指彈。有時撿一帽窩子地撿皮回家非常不容易,清洗起來就更難了。不知要洗多少遍,但地撿皮的褶褶皺皺間似乎永遠也洗不凈,吃起來仍難免還會是沙格格神的。

地撿皮炒好后,淋點豬油,油潤鮮香,滑溜爽口。炒地撿皮把鍋燒辣,將蒜苗,生薑絲,辣子在油鍋里淡一淡,再倒入地撿皮翻炒,放鹽,蓋鍋略燜片刻。地撿皮下鍋前要稍微瀝干水分,否則炒時出來的水過多會影響口味。地撿皮折耗大,看起來一大堆,炒出來只一小碗。地撿皮吃起來清脆滑嫩,柔軟而香鮮,辣呵呵的特別下飯。地撿皮交雞蛋,韭菜一起炒,味道都不錯,放入湯中更有滑而不膩的口感,涼拌則別有風味,有一股雨水的清新和寧靜。

鄭場豆豉

地處江漢淤積地帶的鄭場鎮,自古以來就有種植黃豆的歷史。江漢平原在古代一直是十年淹九水的地方,每年水災過後,由於蔬菜類作物來不及生長,老百姓的菜品供應成了問題,豆豉也就成了餐桌上的應急菜。鄭場的黃豆生長環境有個特點,叫「油沙土,夜潮田」,意思是說,鄭場的泥土是油沙混合的,特別肥沃;鄭場的田地白天是乾的,夜晚是濕的,便於黃豆的快速健康成長。在這樣環境中長出來的黃豆最適合腌制豆豉,它蛋白質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不是其他豆類可比擬的。

製作豆豉的秘籍有很多。僅黃豆的選擇就是有講究的。一般集中在每年的穀雨之後,收購的黃豆是農民沒有種完的種黃豆。農諺說,「穀雨前,好種棉;穀雨后,好種豆。」穀雨后,農民就開始播種黃豆了。一般來說,農民替自己留種,都會留得多一些。留多了,種不完,只得拿出來賣。這個時候的黃豆,優點很多。一是經過挑選了的,品質很高;二是存放時間長,是經過了六月天的,更乾爽;三是腌制時更容易入味。而新黃豆由於不夠干,放置時間稍長一些,黃豆就糖心,也就是中心部分變質,影響豆豉的質量。豆豉的主要原料,還有辣椒。鄭場豆豉使用的辣椒,都是從北方購買的。北方的辣椒,干、辣,比本地辣椒更適宜做腌豆豉的原料。此外,生產原料還包括生薑、大蒜、芝麻、香油等,也都是經過嚴格挑選才使用的。

鄭場豆豉採用的製作工藝,是傳統農戶的醬制工藝。大體包括人工篩選、簸箕籮、精泡、蒸制、發酵、涼曬、腌制等多個環節。整個製作過程中,全部採用人工操作和自然發酵,不添加任何發酵粉、防腐劑,屬於標準的綠色食品。「六月曝」、「襄江春」、「漢水源」等一系列豆豉品牌馳名中外。

如今,在鄭場,「朋友來了有好酒」這句話,往往被改成「朋友來了有豆豉」。那一縷縷香辣的味道,蘊含著鄉土氣息,更彰顯出鄭場人熱情豪邁的氣質。

毛嘴滷雞

名產名吃,凡上得口,吃得有滋有味,往往令眾人喜愛,毛嘴滷雞號稱荊楚一絕,在大江大北贏得美名美譽,之所以好吃,就因為毛嘴滷雞熟而不爛,嚼之不膩,嚼得你嘴巴、鼻孔、眼睛等全身都是香的,吃剩的雞骨頭也捨不得丟,最好咪幾遍,連骨頭都是香的。

毛嘴滷雞

真正的毛嘴鹵鳴選料講究,一要土雞,不吃飼料的那種,鄉里人房前屋後放養的;二必須是公雞,母雞脂肪多,公雞全身是肌肉,吃起來有勁口,吃後人更有勁。

酒是陳的香,滷水是老的好。毛嘴滷雞有多少年歷史我不清楚,但人們都說滷水時間越長越好。過去無冰箱、冰櫃,炎熱季節如何存放保質,生意好的天天開鍋無妨,生意不好的一天不用恐怕要變味。

毛嘴滷雞的袒師爺是劉寶林。日本鬼子佔領時期,有日本人點著劉寶林送滷雞「咪西咪西」,將日本人恨得要死的劉寶林無奈之下,向鹵鍋里潑了一瓢水酒,你要好吃,我要你不好吃。誰知歪打正著,滷雞格外的香美。滷雞名聲從此奠定,劉寶林也有了「鹵寶林」的外號。過去經濟水平有限,滷雞都是切成一塊塊出售。使滷雞發揚光大的是改革開放以後,己是全國建設明星鄉鎮的毛嘴,大街小巷,無一餐館不經營滷雞,尤其是老居民區的毛灣街,「正宗毛嘴滷雞店」招牌林立,滿街飄逸著滷雞的香味,是香醇,是香酥,還是香美,那份陶醉頓時讓你放開鼻孔使勁吸一吸了。

也許應了好酒不怕巷子深的道理,正宗嫡傳的郭三泉滷雞店在窄巷的僻靜處,招牌並不顯眼,但因為其滷雞色、香、味俱佳,武漢、沙市、荊門、宜昌、天門食客慕名而來,買一隻只滷雞乘興而去。滷雞也成了個人送禮、單位進貢的佳品。一次我領客人到郭三泉滷雞店買滷雞,見滷雞子的屋裡熱氣騰騰,香味撲鼻,一隻碩大的鋁鍋內倒立著二十多隻褪毛洗凈的生雞,醬色的滷水沸騰不己,老郭微笑著迎接我們.通過與老郭寒喧得知,劉寶林滷雞技術正宗嫡傳並非他一人,長期滷雞經歷使他改進一些工藝和配方.

另一家的滷雞近幾年來聲名鵲起,它就是毛嘴興隆大酒店的「八須」牌滷雞,味口更酥鬆、香美、勁道,興隆大酒店生意興隆,顧客主要是沖「八須」滷雞而去的,吃了不夠,還買幾隻兜回去給親友品嘗,老闆朱艷華獨具慧眼,率先於二00五年十月申請了「八須」牌滷雞註冊商標,還在市電視台作了廣告,廣告詞是:「八須」牌滷雞味道好,連骨頭都是香的.

不過只要是毛嘴滷雞都鮮美好吃,其基本工藝是一樣的。毛嘴人做生意精明,在毛嘴開店也好,在武漢、沙市、荊門等地開店也好,無一不是「毛嘴正宗滷雞」,這給他門帶來了滾滾財源,同時毛嘴滷雞因為他們而美名遠揚。具有雄厚實力並註冊「毛嘴」牌滷雞商標的毛嘴滷雞廠,生產的一種真空包裝的毛嘴本地產滷雞,早已暢銷各超市貨架,且遠銷深圳、北京。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