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吃還不胖!心機girl都這樣吃麥當勞

麥當勞又雙叒叕說要讓你吃得健康

8月初,麥當勞宣布要對菜單做出兩大調整,即去除麥樂雞塊和早餐菜單中的人工防腐劑成分,以及停用漢堡中高果糖成分的玉米糖漿。

麥當勞稱,這兩大改變將影響早餐香腸、炒蛋,以及巨無霸、牛肉漢堡、芝士漢堡、麥香雞等多款公司明星產品,涉及的食材佔到麥當勞菜單近一半。

另外,麥當勞還打算提前一年兌現停用抗生素雞肉的承諾——原本這個事情預期到明年3月才完成。

事實上,面對「垃圾食品」的爭議,麥當勞這些年在健康化這件事上,似乎也操碎了心:

麥當勞雖拗足了姿勢,但它的餐品真夠格讓人放心吃?

DT君根據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麥當勞官網披露的產品營養成分數據,選出其中32個中國在售單品,手把手教你怎麼吃麥當勞才能避開高熱量「雷區」!

1. 漢堡統治高熱區,甜品小食誰更坑

先看大家最關心的熱量,直接上圖:

很明顯,漢堡——包括你們的早餐標配麥滿分,承包了麥當勞高熱量單品的前十位,巨無霸更是以540大卡的能量值高居榜首。

考慮到這是主食,用高熱量幫你墊飢也算說得過去。

但你可能沒料到,身為小食的薯條、飯後甜點新地和麥旋風也位於榜單上游,且在能量級上完爆漢堡包、吉士漢堡在內的多款主食類選手。

相比之下,那個被你們嫌棄已久的可樂,也是小巫見大巫了……

2. 進了麥當勞的門,省錢≈長膘

除了用玩具勾引大小朋友,麥當勞等洋快餐還有個慣用伎倆,就是用划算的組合價慫恿你吃得更多。

以主食+薯條+可樂的經典組合為例,三者的套餐價比單買主食和可樂還要便宜1元,相信對於白送的薯條,多數人很難不動心吧?

DT君幫你們精確計算了一下,這些明星款套餐,熱量都在8、900大卡左右。

而18-49歲輕體力勞動的男性和女性——也就是成天坐辦公室或坐教室上課的你們,中國營養學會建議一天攝取的熱量為男性2250大卡、女性1800大卡。

也就是說,一頓套餐吃掉了全天熱量需求的一半。

那麼實在管不住嘴怎麼辦?DT給你們做了這張圖,拿走不謝:

3. 論營養,脂肪太多蛋白質不夠怎麼破

光看熱量還不行,為了檢測下這些洋快餐是否真「垃圾」,DT君篩選出熱量在300大卡以上的14件單品,並列出了它們的營養成分。

按照中國營養協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建議,18-49歲輕體力勞動的男女,每天攝入蛋白質分別是65和55克,脂肪占熱量比重為20-30%,碳水化合物佔比50-65%。

姑且認為大家和DT君一樣喜歡中午叫麥樂送,按午飯佔一天攝取熱量的40%來計,結合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的每天攝取熱量(男2250大卡,女1800大卡)、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供量能力(脂肪9kcal/g,碳水化合物4kcal/g),DT君粗暴算了一下,得出午餐建議攝入的營養量為:

  • 男:蛋白質26克,脂肪20-30克,碳水化合物112-146克。

  • 女:蛋白質22克,脂肪16-24克,碳水化合物90-117克。

接下來,我們再逐一比對這些高熱單品的構成:

如圖,按照左側男女營養標準配置,這些麥當勞高熱單品在蛋白質和供能主體碳水化合物含量上,其實有些不太夠,但脂肪含量時常又高於標準。

那麼問題來了……

如果你叫嚷著要高蛋白低碳水地瘦身——除了高熱的巨無霸和雙層吉士漢堡達到了女生蛋白質22克的建議量,其它產品全都低於這一數值,更別說達到男生標準了。

但如果你嫌蛋白質不夠要吃兩個——那脂肪攝取量大大超標了,要知道,一個巨無霸、豬柳蛋麥滿分和豬柳麥滿分,就超過女性一餐的建議量,同時也逼近了男生的30克紅線。

也就是說,不管怎麼吃都不科學!

DT君支招:如何做個會吃麥當勞的心機girl

在中國,麥當勞自1990年開張首家深圳店以來已有26年,一度被視為美式生活的象徵,風光無限。

雖說時至今日,老牌洋快餐的黃金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但……與其勸你們同它狠心分手,不如讓精心研究過麥當勞營養結構的DT君給點tips,以解口腹之苦:

  • 不點套餐,主食只吃一樣。

注意咯,這裡的主食不僅有漢堡、米飯,還有薯條。想想一份340大卡的中薯條,你真以為它只是小食嗎?

  • 主食也要避開油炸。

除了迴避巨無霸、雙層漢堡這類能量值翻番的「巨人」,整體熱量上:油炸>板燒>芝士系列,所以,如果你還是有些care身材,請稍稍收起你對炸雞的愛~

  • 如果非要惦記麥當勞的套餐,看圖索驥地吃:

在上面這份熱量分布圖中,700-900大卡成為套餐最愛扎堆的區間,你們最愛的「薯條+可樂」經典搭配更成為高熱冠軍。

相比,早餐、開心樂園餐以及搭配玉米杯和零度可樂的輕食組合,平均熱量在400-500大卡間,想吃麥當勞時不妨試下這些輕口味。

總之,記牢DT君上面總結的各種姿勢,圖表隨時揣身上。反正,DT君做完這番研究之後,要堅決地把麥辣雞腿漢堡套餐戒了……

(聯繫本文作者羅遙:[email protected]

來源: 麥當勞推特, 中國營養學會

(了解更多有趣又有料的商業數據分析,歡迎關注DT財經微信公眾號「DTcaijing」,下載「DT·一財」APP)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