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買賣無本萬利,多位帝王熱衷於此

把爵位當成商品出賣,在中國古代很早就出現,早在威武大秦朝時就有明文記載。秦朝曾號召百姓向官府"輸粟",捐的多就可以得到爵位,不想要爵位也好辦,調劑成相應的官職也行,服務周到,包您滿意。有足夠的糧食封爵當官那都不是事兒。

到了兩漢時期,賣官爵更就是多起來。西漢不僅有"輸粟"得爵的,還有"納貲"為郎官的。鳳求凰的男主角司馬相如就是走的這條路。東漢末年由於政局混亂,朝廷拮据,皇宮裡面開銷太大,於是乎最先扛不住了。漢桓帝"占賣關內侯、虎賁、羽林、緹騎、營士、五大夫,錢各有差。"漢靈帝則更厲害,直接搞了個賣官的機構,叫"西園賣官所",把朝內各種各類官職標定價格出賣,最高級的三公職一一司徒、太尉、司空為1000萬錢,九卿職每個500萬。買下后地位能蹭蹭的往上竄,走上人生巔峰,倍兒有面子,有錢的有門路的誰不想買個試試。有錢的直接討價還價一番買到官職走馬上任。一時錢不夠?沒關係,可以賒帳嘛,先商量好價錢,上任弄到錢后再適當加利息還過來就是了。有門路的甚至可以拿到超低折扣,有個曾任過九卿的官員崔烈,就通過走靈帝奶娘後門,讓她幫說情,最後以500萬錢買了司徒然後拜官上任。

Advertisements

唐朝中後期,各方節度使分據一方。小弟們搶佔瓜分老大的地盤,老大的收入肯定就大大減少。皇帝錢不夠花了就開始動歪腦筋,又做起賣官這無本萬利的買賣。唐肅宗規定,只要拿出10萬錢就可以得到明經出身(科舉考試的一種);要是一個字都不認識那也沒關係,再掏3萬錢照樣能搞定。文盲也能有科舉的功名,這讓讀書人該怎麼想。。。

要說這賣官賣到極致,不得不說清兵入關后,在南京建立的福王小朝廷。本來一開始就是岌岌可危隨時可能思密達的局面,偏偏在賣官這個事上上下同心積極經營,所有官職,一手交錢一手任命,忙的好不和諧熱鬧。結果呢,"中書遍地有,都督滿街走,監紀多如羊,職方賤如狗"。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