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可以提早發現,早治療

我國是胃癌的高發國家,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新發胃癌在中國,但我國早期胃癌患者檢出率只有5%-10%左右,大部分病人發現時已屬中晚期,因為胃癌早期沒有明顯癥狀。原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主持人方靜年僅40多歲便因為胃癌去世。作為胃腸外科醫生,我們有義務呼籲公眾要有體檢意識,提高警惕,學會預防胃癌。

【胃癌早發現的重要性】

腫瘤被發現時,其分期的早晚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疾病的預后。從下面這張統計表我們可以看出,IV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僅為4.0%,而I期胃癌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70%以上。這也驗證了一句話:再好的手術技巧也比不上腫瘤的早期發現,再好的早期診斷技術也比不上科學的健康意識。

圖片來自丁香園

Advertisements

通過與很多胃癌的患者的交談,而很多患者最後悔嘆息的就是不知道自己肚子里的腫瘤原來已經長了這麼久。那麼這樣的後悔有沒有辦法避免呢?有,只要你懂得。看似腫瘤的發生悄然無息,是天降橫禍,其實並不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胃癌形成的具體原因還不明確,普遍認為是幽門螺桿菌及不良飲食習慣等多因素作用的結果。通常認為以下人群是胃癌的高危人群,更應重視:

性別:男性發病率是女性的兩倍。

遺傳因素:有胃癌家族史,罹患胃癌可能性比普通人高2-3倍不等,有消化道腫瘤家族史也應重視。

年齡:大約75%的胃癌患者年齡在50以上,建議以45歲為胃癌篩查的起始年齡。

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胃癌發生呈正相關性,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人群發生胃癌的危險性是未感染人群的好幾倍,雖然各研究數據有所不同,但這點是比較明確的。

Advertisements

飲食、生活習慣:長期吸煙、高鹽飲食、常常吃腌熏煎烤炸食品、剩飯剩菜霉變食物等也與胃癌發生密切相關。吸煙這點是很明確的,不僅限於胃癌,還增加其他惡性腫瘤發生的風險。

關於飲食因素,究竟有多關鍵,這點可以借鑒紅肉與大腸癌的關係,在WHO沒公布腌制紅肉是致癌物時早已有很多學者都建議大家少吃腌制紅肉,最終WHO還是把腌制紅肉列為致癌物,由此可見,飲食因素還是有很大影響的,只是需要跟強有力的證據來證明。

【對策】

上述胃癌危險因素的前三點我們無可改變,可以改變的有後面兩點,及時治療幽門螺桿菌和改掉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將對胃癌的預防起到很大作用。高危人群應該意識到自己潛在的危險,定期複查胃鏡,具體如何複查?

首次檢查,普通人群從45歲開始,高危人群最好從40歲開始作為胃癌篩查的起始年齡。然後根據胃鏡檢查結果來確定,例如檢查結果顯示:淺表性胃炎3-5年複查即可,如果是萎縮性胃炎伴腸化最好1-2年複查一次,如果有異型增生或者低級別上皮內瘤變通常需要更密切的隨訪或者粘膜下切除。

建議上述高危人群從40-45歲開始就要有意識的主動體檢,3-5年做一次胃鏡的檢查或根據具體情況複查,有胃癌家族史伴幽門螺桿菌治療宜儘早,改掉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等等。。。

最終只為一個目的,就是早期發現病變,盡量避免胃癌的「無端」發生。本文的目的在於培養大家的健康意識,因為關於腫瘤治療,再好的手術技巧也比不上腫瘤的早期發現,再好的早期診斷技術也比不上科學的健康意識。

至於做胃鏡有多難受?有的人說「比生孩子還難受」,有的人說「還行,沒有想象中那麼難受」。其實每個人耐受、體驗都有出入,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只有自己做過才知道是不是真的那麼難受,沒必要被別人的個人體驗而嚇壞。拖著不去檢查帶來的可能是後悔,這不是還能麻醉下做檢查嗎?我們今後還會有篇關於胃鏡體驗的文章與大家分享,指導大家順利完成檢查。

如果你要去做胃鏡,無論發現是淺表性胃炎還是發現癌前病變,其實都是「幸運的」,總比病變發展為真的胃癌后才處理來得好,此亦「知識改變命運」,用你的影響力讓更多人獲益!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