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肝葯千萬不要隨意吃!它和中藥都有一種巨大的潛在危害

又一起嚴重藥物性肝損害事件!

日前,30歲的姍姍(化名)突發肝功能衰竭,后出現肝昏迷和呼吸衰竭。緊急關頭,還好妹妹自願為姐姐捐肝,姍姍才能保住性命。據了解,姍姍之前患有蕁麻疹,為治病連續服用不同診所開出的中藥,之後出現乾嘔、頭暈、發燒現象,繼而昏迷不醒。

加上年初那起合肥男子為治療脫髮服下6斤何首烏身亡事件,這是今年以來被大家關注的第二起嚴重藥物性肝損害事件。

肝臟是人體內最大的實質性器官,同時也是人體代謝和解毒最重要的器官。來自體外的許多物質,如酒精、藥物、毒物以及體內各種代謝產物等,都需要在肝臟內代謝和解毒。肝臟一旦受損,就會導致身體出現一系列問題。

據臨床流行病學統計,我國約有3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肝損傷,包括脂肪肝、乙肝、酒精性肝病等。由於肝臟具有強大的再生功能,肝臟疾病往往起病非常隱匿,早期臨床癥狀輕微或不典型,等到身體出現明顯不適的時候,很多人的肝臟已經嚴重受損。

警惕藥物性肝損害

一般來說,肝損傷可分為以下幾種致病因素,包括:肝臟外傷、肝炎病毒、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臟腫瘤,以及藥物性肝損害等。

其中,藥物性肝損害是指由各類處方或非處方的化學藥物、生物製劑、傳統中藥、天然葯、保健品、膳食補充劑及其代謝產物乃至輔料等所誘發的肝損傷。

臨床上可表現為各種急、慢性肝病,輕者停葯后可自行恢復,重者可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迄今為止仍缺乏簡便、客觀、特異的診斷方法和預防措施。

據統計,由藥物引起的肝病占非病毒性肝病的20%-50%,爆發性肝衰竭的15%-30%。

目前,全球已知有1100多種上市藥物具有潛在肝毒性,常見的包括非甾體類抗炎葯、抗感染藥物、抗腫瘤藥物、中樞神經系統用藥、心血管系統用藥、代謝性疾病用藥、激素類藥物、某些生物製劑,以及中草藥製劑等。

目前,國內報道較多的與肝損害病例相關的藥物有何首烏、土三七,以及治療骨質疏鬆、關節炎、白癜風、銀屑病、濕疹、痤瘡等疾病的某些復方製劑,但由於復方製劑組分複雜,很難確定究竟是由哪些成分引起的。

保肝葯千萬不要隨意吃

保肝葯是指具有改善肝臟功能、促進肝細胞再生、增強肝臟解毒功能等作用的藥物。

常見的保肝葯可分為以下幾類

解毒類藥物,促肝細胞再生類藥物,利膽類藥物,促進能量代謝類藥物,促進蛋白質合成類藥物,中藥製劑(抗炎類、降酶類)。

解毒類藥物可以為肝臟提供巰基或葡萄糖醛酸,增強肝臟的解毒功能,將有毒物質轉變成易溶於水的化合物,並通過尿和膽汁排泄出體外,從而減輕有害因素對肝臟的持續損害。主要有葡醛內酯(肝泰樂)、谷胱甘肽(古拉定)、硫普羅寧(凱西萊)等。

促肝細胞再生類藥物是通過修復肝細胞的結構來讓肝細胞發揮正常的功能,主要有小分子多肽類活性物質和高能多烯磷脂醯膽鹼。小分子多肽類活性物質,用於各種重型病毒性肝炎(急性、亞急性、慢性重症肝炎的早期或中期)的輔助治療。高能多烯磷脂醯膽鹼可用於各種類型的肝病,以及手術前後的治療,尤其是肝膽手術。

利膽類藥物分為兩大類,一是促進肝臟分泌膽汁,二是促進膽汁排泄。主要有腺苷蛋氨酸(思美泰)、熊去氧膽酸(優思弗)、茴三硫(膽維他)等。膽汁的分泌、排泄都是在肝臟內完成的,如果這個過程發生障礙,就會出現淤膽、膽紅素升高的現象。因此,對於一些肝臟疾病,特別是膽汁淤積性肝病,可以使用利膽類藥物來保肝護肝。

促進能量代謝類藥物能夠促進人體能量代謝,保持肝臟代謝所需各種酶的正常活性,從而有助於受損肝細胞的修復。主要包括新陳代謝所需的各種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E等)和輔酶等。

促進蛋白質合成類藥物主要有支鏈氨基酸和複合氨基酸等。這類藥物也可以促進肝細胞再生,增強機體的抗感染能力,促進疾病恢復。

抗炎類中藥製劑有甘草甜素製劑,如甘草酸單銨(強力寧)、甘草酸二胺(甘利欣、苷靈安)、復方甘草酸苷(美能)、異甘草酸鎂注射液(天晴甘美)等。

這類藥物具有較強的抗炎、保護肝細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降酶類藥物有聯苯雙酯、雙環醇片(百賽諾),主要用於治療慢性肝炎所致的氨基轉移酶升高。

一般而言,保肝藥物的選擇應遵循簡單、安全原則,忌大量、多種濫用,以免加重肝臟負擔。

特別是普通人群,對於各種保肝藥物的藥理機制和副作用不太了解,在沒有診斷自身肝臟是否存在疾病,以及哪種疾病之前,就自行服用保肝藥物,甚至將保肝藥物作為解酒、護肝藥物長期使用,不僅對肝臟無益,還容易貽誤病情,導致更為嚴重的後果。

因此,如果病情需要服藥,以及在服藥過程中和肝功能恢復正常后的減葯或停葯,都應該在諮詢醫生后完成,以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毒副作用和反彈,影響療效,更不能自己給自己開藥。

【指導專家】

王東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肝膽外科主任醫師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