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鑽石與天然鑽石的「對抗」

「鑽石業的兩大『陣營』與一道『鐵幕』似乎因一場科技革命而正在悄然形成。鑽石行業的百年秩序與規則是否因此而被改變,事關所有各方利益……」

這次可能是鑽石珠寶行業一次真正的黑天鵝事件——合成鑽石,這隻閃耀著絢麗火彩、質地純凈的「黑天鵝」,已做好一切準備,即將降落於鑽石市場的天鵝湖中。白天鵝們準備好了接納這隻實驗室出品的「異類」了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本相安無事的這片天鵝湖,實際上已有了些許的躁動不安。「鑽石業的兩大『陣營』與一道『鐵幕』似乎因一場科技革命而正在悄然形成。鑽石行業的百年秩序與規則是否因此而被改變,事關所有各方利益……」在《中國黃金珠寶》雜誌本期的「深度選題」中,我們以這樣一段話來對「合成VS天然:衝突,還是合作?」這個主標題後面那個醒目的問號做了註解。是的,「陣營」、「鐵幕」,這些定義上世紀全球政治、經濟、軍事格局的政治術語,被我們拿來形容合成鑽石與天然鑽石這兩個利益集團當前的關係狀態,仍然是比較貼切的。實際上,這兩個陣營的冷戰,已經在「外交」場合上展開了隔空交鋒。

Advertisements

在5月23日迪拜召開的金伯利進程2016年聯席會議上,合成鑽石成為參會人員會外小範圍的非正式討論的議題。針對合成鑽石一些宣傳文案中刻意樹立的「非衝突」、「更合乎道德」的形象,這些來自天然鑽石業界的代表相當委婉地給予了駁斥,認為在金伯利進程證書制度的規範之下,絕大多數天然鑽石都可以證明其「來源可靠」,「資金去向更健康」,無論環保還是經濟發展,都能惠及當地社區人民,因此「天然鑽石可以說更負責任、更道德」。

「這些對天然鑽石不公正的『詆毀』可能直接摧毀了他們賴以為生的支柱和希望,難道這就是合成鑽石生產商口中的『道德』嗎?」而鑽石業權威的研究機構雷朋博集團在其最近發布的一篇題為《合成鑽石之騙局》的文章中,則以更加詳實的事實和證據對合成鑽石的「道德說」進行了言辭犀利的反駁。該文作者——雷朋博集團主席馬丁·雷朋博毫不掩飾地在文章中表達了他對合成鑽石的強硬態度,「這些對天然鑽石不公正的『詆毀』可能直接摧毀了他們賴以為生的支柱和希望,難道這就是合成鑽石生產商口中的『道德』嗎?」他甚至以合成鑽石以「無限接近天然鑽石」但其價格以摩爾定律來計算必然持續貶值這一矛盾為例,憤怒地指出這是一出以道德為說辭的大騙局。「只要在合法、合規且信息透明的前提下進入鑽石市場,就應該給予接納」但對另一方——合成鑽石而言,他們的勃勃野心並非在於通過「摻雜」這種非法而醜陋的手段去攫取市場利益。「只要在合法、合規且信息透明的前提下進入鑽石市場,就應該給予接納」,實際上,包括學術研究、質檢機構在內的鑽石業界,並非鐵板一塊地全部排斥合成鑽石的進入。堵,不如疏。在合成鑽石作為一種高科技產品而加入寶石大家庭這一根本無法迴避的現實面前,鑽石業界理性、務實的聲音也越來越高。

Advertisements

正如「太平洋足夠廣闊,足以容納下中美這兩個世界大國」一樣,做大鑽石市場的增量空間是天然鑽石與合成鑽石的共同使命,也必然是雙方共同利益所在。畢竟,在中國經濟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建立天然鑽石與合成鑽石和諧共處、互補共贏的市場機制,是我們制定解決方案時不能忽視的一個重要的思維邏輯。

但根本的並且是急迫的問題是,如果說「天鵝湖足夠廣闊,足以容納下白天鵝和黑天鵝」,那麼,我們該怎樣向消費者說,白天鵝、黑天鵝都是天鵝?或者,黑天鵝不是天鵝,那它到底是個什麼鬼?如果我們在各個角度上都無法自圓其說,都無法給消費者一個可信的、能被普遍接受的說法,那麼,鑽石行業的百年基業真會危已了。信任一旦被摧毀,無論是天然還是合成,必然滿盤皆輸,而重建信任則又非一日之功。

畢竟,對於整個鑽石市場而言,合成鑽石對其格局和消費文化的影響,恐怕不止十數年。

在輿論交鋒上,雙方都指向對方要害:合成鑽石直斥天然鑽石價格虛浮,且為「衝突鑽」和「污染鑽」;天然鑽石則指責合成鑽石魚目混珠,惡意借勢,基因不純。

自合成鑽石進入珠寶行業之日起,圍繞在合成鑽石和天然鑽石之間的爭議不斷。在合成鑽石進入之前,鑽石市場的發展一直閑庭信步、波瀾不驚。鑽石市場是目前世界珠寶行業里成熟度最高的細分市場。相比仍以原材料定價的黃金、價格體系紊亂的玉石,以及受眾狹小的彩寶,鑽石從上遊資源控制、進出口規範,中游生產加工、價值評估、質量把控,到終端市場教育、文化推廣以及品牌塑造,歷經百年之久,成就了一個規範穩定、健康有序的珠寶市場,擁有著龐大的受眾基礎,積蓄了厚重的產業勢能。

隨著合成鑽石的闖入,寧靜被打破,雙方迅速集結兵力,劍拔弩張,廝殺在即。於是,一方面「合成鑽石生產技術獲得突破」消息不絕於耳,一方面「天然鑽石拍賣出天價」的新聞刷爆眼球,中間還不時夾雜著相關質檢機構排查出「李鬼」的橋段。

在輿論交鋒上,雙方都指向對方要害:合成鑽石直斥天然鑽石價格虛浮,且為「衝突鑽」和「污染鑽」;天然鑽石則指責合成鑽石魚目混珠,惡意借勢,基因不純。

應該說,這些矛盾和衝突無法避免。拋開複雜的商業利益博弈不說,截至目前,相比鋯石、莫桑石等「類鑽石」,從品相上看,合成鑽石無疑是最像天然鑽石的珠寶品種,這也是合成鑽石引起市場恐慌的主因。但「像」不代表「是」,一個是工業化的產物,一個是大自然的饋贈,在「天然、稀缺」成為產品重要考量因素的珠寶行業里,這種先天不同已經決定了後天境遇的天壤之別。

這是合成鑽石相關方需要正視的現實。打從娘胎里出來的那一刻,雙方就存在著完全不同的基因,兩種產品的天然區隔無法調和。合成鑽石要進入珠寶市場,可以向天然鑽石借勢,但不能披著「衛道士」的外衣惡意攻擊天然鑽石行業辛苦建立的價值體系,更不能以次充好,摧毀消費者信心。一件商品的最終定價取決於多種因素,材料價格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尤其是珠寶這類與情感體驗密切相關的商品。

因此,合成鑽石要想贏得市場,需要建立契約精神和「邊界」意識。與前幾年相比,無論是天然鑽石相關企業,還是質檢機構、交易中心,對合成鑽石的包容度在增加,態度漸趨好轉,「允許合成鑽石規範進入市場」成為大多數人的共識。這對合成鑽石的發展是一個福音。合成鑽石相關方要珍惜機會、抓住契機,準確定位,從市場教育、營銷推廣、標籤標註、產品定價等方面,做到公開、公正、透明,找准賣點,找到受眾,而不是違規操作,玩火自焚。畢竟,一旦整個鑽石市場信心受損,短期內將難以修復,此前幾代人辛苦建立的市場體系亦將功虧一簣。

隨著當今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需求的出現,市場呼喚更豐富的珠寶產品的出現,從這個角度來說,合成鑽石進入珠寶市場是順勢而為。合成鑽石和天然鑽石更像是一對孿生兄弟,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兄弟「雖有小忿,不廢懿親」,只有雙方求同存異,才能真正實現智慧共存。

維護好合成鑽石和天然鑽石市場的關係,實現整個鑽石生態體系的良性發展,是珠寶行業供給側改革的內容之一。合成鑽石和天然鑽石的「戰場」,應該是「離錢更近」的終端消費市場。應該把注意力放在把握和挖掘消費者的需求上,而不是所謂的「競爭對手」身上。畢竟,市場才是檢驗企業產品策略和商業模式正確與否的唯一標尺,產品前景如何,市場發展好壞,最終都得由消費者來決定。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