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孩子不能等於好孩子

關於好孩子的判別,很多父母可能堅持基本相通的標準,那就是寶寶要聽話,不隨便犯錯誤。可是,如果我們僅僅把聽父母、不犯錯作為好孩子的判斷標準,那可是有些扭曲了好孩子的真正含義了。

每一位家長都渴望有一個好孩子,這個好孩子就像「別人家的孩子」一樣好,甚至超出「別人家的孩子」。學習上有很高的自覺性,生活上自理能力很強,父母交代的任務不折不扣完成,不招災不惹禍,這樣的「好孩子」現實當中真的能找到嗎?

答案是,這樣的孩子可以有,但不一定是好孩子,充其量是一個堅決執行父母意志的乖孩子。「乖孩子」與「好孩子」,一字之差,卻有很多區別,好孩子將來可以成為棟樑之材,成就父母的期盼,成就自己的個人價值,然而乖孩子則有可能成為問題孩子。

冬冬從小就是父母眼裡的乖孩子,性格綿柔,爸爸媽媽不讓做的事情從不涉足。比如電腦遊戲、手機遊戲,別的孩子跟父母捉迷藏,用各種方法嘗試電腦遊戲的樂趣,冬冬卻從不讓父母擔心,因為冬冬有一個嚴厲的爸爸和時刻監控他的媽媽。

冬冬也是一個探索慾望很強烈的孩子,對很多新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有一年冬天,冬冬的爸爸買回來一缸金魚,小魚兒在水裡游來游去,吐泡泡的樣子特別可愛,冬冬只要有時間就捧著小臉蛋趴在魚缸旁邊看金魚。有一天,外面的天氣特別冷,地上鋪了一層厚厚的冰。冬冬看到小魚在水裡一動不動,他伸出小手指試了一下水溫,呀,水特別涼!冬冬害怕小魚凍壞了,把一壺熱水倒進了魚缸,可是,魚缸里並沒有出現他期望的小魚歡快遊動的樣子,反而肚皮朝上死掉了。冬冬爸爸回家,看到自己心愛的小魚翻著肚皮死掉了,氣急敗壞地把冬冬揍了一頓,告誡冬冬以後不經允許不能隨便碰東西。從此冬冬再也不敢隨便碰東西,變成了一個爸爸媽媽喜歡的乖孩子。

現在冬冬長大了,成了一個高高大大的初中生,在一群歡快活潑的同學當中,冬冬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他整天悶著頭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同學邀請他踢球他不去,同學邀請他交流遊戲經驗,他一臉茫然。冬冬只知道蒙著頭學習,同學們都說他是個書獃子。冬冬沒有夥伴,也少有朋友,學習成績一直不溫不火。爸爸媽媽很著急,我的孩子從小都很乖,現在這是怎麼了?

冬冬的確是個乖孩子,或者說是一個不敢犯錯誤的孩子,因為爸爸媽媽從小就沒有給他嘗試錯誤的機會。孩子的成長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可是這個過程被人為阻斷了,他只能沿著爸爸媽媽劃定的路走下去,放開手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這樣的孩子是不是好孩子,答案不說自明。

葯家鑫的悲劇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但願健忘的家長別在培養葯家鑫那樣不敢犯錯的乖孩子,這樣的孩子遲早會被社會淘汰的。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