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青年才是真正的佛系青年?

ཤེས་བརྩོན་ཐོས་པ་ཅན་གྱི་ཉམ་ཆུང་གི་ཁ་སྟབས།

བླུན་པོ་ནོར་རྐྱང་ཁུར་བའི་དབང་ཤེད་ཀྱིས་བཅོམ་སྟེ།

ཆོས་མཐུན་བཀུར་བསྟིའི་བཞུགས་གྲལ་གོ་ལོག་ཏུ་བསྡེབས་ནས།

སེང་གེ་ཁྱི་ཡི་འོག་ཏུ་འགྱུར་ཚུལ་འདི་སྐྱོ་བ།

清貧博學者怯弱的發言權

腰纏萬貫的蠢貨蠻橫壓制

顛倒以理服人的精益禮儀

可悲當今獅子淪為狗之奴

——更敦群培

作為一個世紀初的90后青年,特別是既有點自傲又有點迷茫的藏族青年,每次看到佛字,難免對這個字有一種敏感,畢竟,我們都「姓佛」,不對,是「信佛」。

這半年以來,網路社會上的每一個熱門標籤,都好像是男同胞們的專利,從喪男、禿頭、中年油膩、保溫杯,再到現在的「佛系青年」。

當然,今天的佛系青年不僅僅和我有關係,而且和整個藏族青年都有很大的關係。但是,除了今天的佛系,先前所有的標籤對我而言都沒有什麼影響。

因為,可能我一直都是個正統的藏傳佛系青年,不為低海拔地區的紛紛擾擾所困惑,但是,在雪域這個高海拔地區,並不是所有人都是佛系青年,雖然他們可能都「信佛」,但也只是「信佛」而已,更多與猥瑣自私的中年油膩無二別。

當佛字和佛教文化再次成為社會與網路熱議的話題時,作為一個在當今佛教影響最強烈、佛教文化輻射的源頭—雪域藏區,出生長大的藏族青年而已,對民族文化和新鮮玩意實在無法無動於衷。

對普遍大多數的藏族人,特別是現今的藏族青年來說,佛教或者說藏傳佛教對他們來說是很熟悉的,對他們自身的影響也是無法忽略。在這個幾乎全民信教的民族中,佛這個概念是從小就耳濡目染。

從一個小孩到長大成人,甚至可能離開這個世界,佛教存在他們的意識深處,存在於他們身邊的各種環境。從衣食住行到學習、思考、遊戲,甚至是晚上準備睡覺都有他的影子。

在一個藏族孩子的童年時代,他那位慈祥而虔誠的阿媽會告訴他:「不要踩死那些小螞蟻,你傻了那些小螞蟻,你會得到報應,往生你會投胎成一個螞蟻,而你在上輩子踩死的螞蟻,現在已經轉生成人,他會像你一樣把你踩死。」

這樣一則小故事,充分體現了佛教的生死輪迴和因果的觀點。而這樣的故事和觀點在一個藏族青年的成長中隨處可見,然後再日積月累的佛的加持和阿媽的故事下,我們都會成為一個「虔誠的佛教徒」或者一個不爭不搶的佛系青年。

雖然我們在俗世的的生活中怡然自樂,當然偶爾也有天災人禍和小傷小感,我們依然是「虔誠的佛教徒」,雖然我們從來沒有想過什麼才是正真的佛教徒,當然,這也不會影響我們認為自己就是真正的佛教徒或者讓別人認為我們是個有信仰的人。

其實,佛系青年只是互聯網時代的一個娛樂產品,是當今青年和90后們對自身壓力和狼狽生活的自我嘲諷。我們真的沒必要像某某日報、某某新聞一樣非得弄清楚這個標籤和這些青年的是非過錯,上綱上線最後弄得大家都不開心。

對於一個世紀初的藏族青年而言,信不信佛,有沒有信仰不應該成為評判某種民族意識的標準。

你說你信佛,你是個有信仰有福德的藏人,其實你都不知道佛教起源於印度,釋迦摩尼是第一個佛系青年,不知道作為一個佛教徒應該要行善不作惡,你都不知道。

「信仰」在佛陀的教誨中不是盲目的信仰,釋迦牟尼佛教我們不要盲目地相信他所告訴我們的,而是遠離迷信,他想讓我們去嘗試他的教導並證明這些教導。佛陀並沒有讓我們完全地無加思考地接受他的教義。所以,現在的我們更應該擔心我們會變成一個「變異的佛教徒」。

當佛教文化存在於生活中的時候,並且成為主流的生活方式時,一個所謂的佛教徒卻還只是不明所以。而只有一個虛無的稱號和高大、偉大、宏大的口號來包裝自己。

要記住,佛教理念和宗教信仰都不應該成為愛慕虛榮的表現和裝逼的手段,而那些作威作福,假冒高僧大德繼而斂財的混蛋,願他們下地獄吧!

作為世紀初的博巴青年,我們需要充分和發自內心的認識自己,從而去人是整個民族,才能不被別人貼上不需要的標籤。

文/你的阿布阿桑 圖/來自網路

×

@博域鄔欽/喜馬拉雅的光 性感的西藏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