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后如何規律排便

術后便秘

是手術患者的術后常見問題,無論是什麼手術,都可能會出現便秘。術后便秘是指術后恢復飲食3d后仍未排便的現象,這將會大大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比如產生焦慮、腹脹、腹痛,並對飲食、睡眠及康復帶來不利影響,甚至會成為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什麼原因導致的術后便秘呢?

1.卧床太久

術后,患者卧床時間長,活動減少,引起腸道功能不能及時恢復,胃腸蠕動減弱,大便不能正常排出,造成便秘。

2.飲食結構變化

很多患者家屬認為術後患者需要大補,會給以高脂、高蛋白的食物。其實這類食物形成的糞便在腸道內運行緩慢,容易乾結,造成便秘,引起「上火」。另外,吃的太少也會造成便秘,因為食物太少不足以引起排便反射。

3.排便習慣、姿勢與環境的改變

大多數患者習慣了蹲姿及坐姿排便,反而對床上排便不習慣,因此顧慮太多,盡量控制排便,造成大便乾結。另外,大多數患者只能在特定的環境里排便,一旦失去這種隱蔽的環境,患者情緒緊張,擔心排便造成的氣味和聲音傳出去,抑制排便導致便秘。

4.麻醉方式和抗生素長期大量使用

麻醉藥物會使胃腸功能抑制,一般來說全麻患者的便秘發生率最高。抗生素的長期使用會使腸道菌群失調,擾亂了腸道內環境,造成便秘。

5.患者的心理應激反應

患者對手術的認識及心理準備不足,易產生緊張、焦慮、恐懼、沮喪等情緒。當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時,交感神經興奮而抑制了迷走神經,導致腸蠕動減慢,引起便秘。

那麼,應該怎樣處理呢?

適用性行為訓練

早餐後人的「胃一結腸反射」最強,應在每天早餐后給予便器刺激患者排便,建立條件反射,養成定時排便習慣。

創造良好的排便環境

當患者要排便時,挑選輕鬆、隱蔽的環境,可打開窗子,模擬平時的如廁環境,全身進入鬆弛狀態,利於排便。

心理護理

語言交流能夠減少患者的焦慮和抑鬱,並從情感上激發患者。因此需要親人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利於疾病痊癒。

加強鍛煉

患者能早日下床活動最好,若患者不能下床則需要在床上加強運動,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協助患者在床上做運動:上下肢屈伸,收腹抬腿,提肛收腹等,以促進腸蠕動。

飲食調節

每日飲水量保證在1500ml左右,多吃含有粗纖維的蔬菜水果。

採用合適的治療方法

比如腹部按摩、腹部熱敷、藥物。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