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里口小學:教育精準扶貧唱響「三部曲」

  湖南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松福 楊巒鳳)「蔡里口小學的學生美術作品在長沙展出」、「蔡里口小學被授予首批『湖南民族民間藝術普及與傳承示範學校』」、「蔡里口小學的文藝節目、書法和美術作品獲縣一等獎」、「蔡里口小學被列入『墨潤瀟湘 、千村萬校』鄉村中小學書法公益教室建設工程項目」。11月至12月間,蔡里口小學傳來了一個又一個喜訊,山村裡的家長奔走相告,山裡的孩子樂開了花。這是蔡里口小學教育精準扶貧的碩果。

6年前,蔡里口小學校舍老舊(40%屬危房),師資缺乏,生源外流,寄宿生、留守兒童均在90%以上,貧困生佔74%。大多數學生不但物質缺乏,而且親情和精神缺失而導致自閉和自信心不足,扶貧之路任重而道遠。

Advertisements

四處化緣,先「扶質」

「我到這裡上任時,發現這裡的學生精神面貌與周邊學校學生相比相差一大截,嚴重的營養缺失,都是因貧困所致,家長交不起生活費,只得帶私菜來吃,一吃吃一周,我很心痛。」校長李松福說。2010年,他走馬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組建學生公餐食堂,學生交不起生活費,他當時拿出一萬元帶領教師墊資讓學生先吃。為爭取貧困生得到資助和學校辦學條件得到改善,李松福校長帶頭四處化緣。經過努力,到2012年,湖南科技學院、希望之光等十多家愛心團體與個人走訪46戶貧困生,定期為貧困生寄生活費。特別是湖南電視台心得樂超市資助貧困生6萬、劉曉鴻捐助辦學資金十萬。李松福校長說:「這帶給留守兒童的不僅僅是物質,還有精神」。

Advertisements

蔡里口小學的辦學條件同時引起了縣委縣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的重視,擠出400餘萬元進行危房改造,新建了學生、教師宿舍及食堂,對校園進行了全面的維修,配置了現代教學裝備,讓邊遠山區的師生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

 創建平台為「扶學」

「物質上的脫貧只是第一步,學生的知識必須要上台階才行」。學校從打造好的學風入手,實行獎教獎學。但蔡里口小學是一所微型學校,資金少,教學資源不足,難以滿足需要,學校通過上爭外引,讓學校跨出教學資源短缺的頸瓶。2015年向市文明爭取到鄉村少年宮,為學生提供了20萬元的體育、音樂、書畫等方面的器材,裝備了相應的功能室,並每年補助學校5萬元活動經費。2016年1月2日,學校組織歷屆學子參加「蔡里口小學牽手素質教育聯誼會」,校友發起成立蔡里口小學放飛夢想基金,籌募近20萬元,用以獎促學的方式來促進教師素質的提升來帶動學生素質的提高。學校充分利用資金和資源,為讓年輕教師快速成長起來,圍繞「一科一名師,一師一特長」的「培優」目標,大力投入讓老師參加培訓和開展校本教研,依靠培養一批優質的教師隊伍,來促使山區教育水平的整體提升。

 爭創特色求「扶能」

2016年,蔡里口小學在教學質量提升的基礎上,從辦學特色上下功夫,學校結合實際,將書法、美術列入亮校特色品牌,並以此為契機來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為此學校進行了不竭的攻關,得到了長沙后湖國際藝術園區董事長趙榮軍博士支持,並牽線「蒲公英行動」教育扶貧項目。2017年5月,中國美術家協會少兒美協「蒲公英行動」尹少淳、謝麗芳等專家和教授一行深入蔡里口小學進行考察,將該校定為美術夏令營營點。2017年暑假,蔡里口小學在「蒲公英行動」教育精準扶貧項目的支持下,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來到邊遠山區蔡里口小學,開展「送教下鄉」暨「蒲公英行動」夏令營活動,對教師美育教學培訓,對學生進行免費的美術、書法教學,讓山裡孩子享受最前沿的藝術教育。學校依託鄉村少年宮的資源,將民族民間藝術與美術、書法等課堂教學進行融合,將「民族民間藝術走進校園」不斷放大,讓孩子們親近中國民族文化,感受傳統藝術的魅力,農村教師美育教學培訓帶動了山區的素質教育發展。

「蒲公英」美育夏令營給學校特色品牌建設、教育精準扶貧工作都有很大啟發。蔡里口小學把「蒲公英行動」美育新理念和已有的「橫向滲透教學法」課題結合起來,進行了探索和傳承。

今年12月,蔡里口小學向《潭州墨潤瀟湘》書法公益教室建設提出了申請,得到了湖南書法家協會的支持,並列入到「墨潤瀟湘千村萬校」援建「書法公益教室建設」、「校園化建設」項目,幫助裝備書法教室,提供一批「文房四寶」,培養鄉村書法教師隊伍,以緩解學校面臨的書法學慣用具、師資短缺的壓力,推動了書畫特色學校的建設步伐。

學校將內外資源進行整合,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長,開設了音、體、書畫、科學、英語、寫作等興趣小組,開展了讀書文化藝術節、校園運動會活動,定期舉行了繪畫、演講、書法、作文、唱歌、跳舞等項目的比賽。如此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不僅鍛煉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也使學校的學習、文化氛圍更加豐富多彩,教師和學生的各項素質和能力不斷地等到提高。

運營人員: 魏宇波 MX008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