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茶又苦又澀?

為什麼茶又苦又澀? 很多朋友喜歡喝茶,但有些朋友不喜歡又苦又澀的茶。那您知道,所謂的茶澀味,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嗎?

  經研究發現茶湯的澀味,主要是來自於兒茶素類;兒茶素類又分為酯型與遊離型兩種,具苦澀味;因此,茶葉之澀味在所難免,因此在茶葉界常流行一句話:不苦不澀就不是茶。

  第一,在氣溫方面,高溫的環境容易使得茶菁兒茶素含量較高,茶湯滋味較苦澀;低溫環境雖然會使產量降低,滋味較淡薄,相對地苦澀味也降低。最後就是採摘技術尤其關鍵。嫩採由於兒茶素含量也較高而苦澀味較重,因此包種茶製造上原料不主張過於嫩采。

  第二、針對品種特性,適合製作紅茶的品種(例如台特調紅茶、阿薩姆種)兒茶素類的含量,普遍高過適合製作綠茶或是包種茶之品種;適合製作部分發酵茶品種兒茶素含量不同,茶湯苦澀程度亦不同。就以製作包種茶為例,青心大有具強烈苦澀味及菁味,台茶12號具強烈澀味,青心烏龍味甘醇、澀味較弱。

Advertisements

  第三,不同季節採摘的茶菁,澀味的產生含量也不同。其中,就以夏茶所含的兒茶素類最高,其次為春、秋茶,最少者為冬茶。

  除此之外,茶葉改良場研究更發現,部分發酵茶製作過程中,一般來說澀味的形成,多半起因於「不當的靜置萎凋及攪拌」。其製程中講究的是發酵程度之適當性,發酵不當則品質呈現粗澀,若攪拌不當而茶葉組織受損,導致水分無法蒸發而呈現積水現象,則品質易形成菁澀味,因此包種烏龍茶類澀味形成之原因來自不當的發酵。

  最後,也要提醒所有茶友,在沖泡茶葉時,茶湯萃取物的濃度隨著水溫的升高而升高,這是由於茶葉多元酚類在高溫下有較大單位的溶出速率。因此,如何準確拿捏茶葉浸泡時間,更是順著茶葉品種,茶水溫度,以及泡茶的器具,倒出的時間點去品味其中不同的變化,這就是茶道,是很值得玩味的過程,每個人都可以泡出不一樣的茶湯,當你用心在其中,就成為生活茶道,更是一門藝術 。

Advertisements

  對於不喜歡茶葉苦澀的茶友來說。

  隨著茶葉加工工藝的不斷改進——立體三角茶包的問世。

  茶葉新泡發——冷泡也隨之而來。

  冷泡茶工藝,是將茶葉長時間浸泡在低溫冷水中,讓茶之芬芳及營養元素慢慢釋放出。

  浸泡過程中,冷水會使帶有甘甜味的氨基酸分子先溶出,而影響健康的咖啡因及單寧酸,卻不易隨時長時間的浸泡釋出,含量只有傳統熱茶的30%,極大降低了茶的苦澀,口感也更加清涼甘甜。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