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醬油果」咋辦?

近兩年來,番茄「醬油果」發生面積逐年加大,番茄一旦感染該病害后,商品價值全無,所以,該病成為低溫季節預防的關鍵病害。番茄「醬油果」,就是番茄果實表面上產生褐色斑紋,多集中在果肩凹陷處。由於病斑顏色呈褐色,如醬油顏色一樣,所以,菜農稱之為「醬油果」。隨著溫度降低,棚內濕度加大后,又到了「醬油果」的高發期。

通過鏡檢發現,導致醬油果產生的病原物為疫黴菌,可在果實表皮中發現卵形或近圓形、無色、具乳突,基部具短柄的孢子,由此可以判斷醬油果是疫病引起的。

同時,該病發生還具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在同一棚室中,大棚前臉處果實發病率高;不同的棚室,濕度偏大的發生率高;而在果實上,病害常發生在易積水的果肩部;通過上述三個發病特點,可以判斷濕度大時,利於「醬油果」的發生。

Advertisements

此外,在發生醬油果的棚室中,噴施防治疫病的藥劑效果不佳,而配合施用防治細菌性病害的藥劑后,效果較好。通過上述幾點綜合分析,「醬油果」系疫病和細菌性病害複合侵染造成的。

由於「醬油果」的發生是不可逆的,所以菜農應提前預防,避免「醬油果」發生。了解了「醬油果」的發生條件后,那麼,在預防時,就應從降低棚室濕度和預防病害兩方面入手:

一是在棚室溫度允許的條件下,儘可能地保持棚室通風,降低棚內濕度。同時,改按天澆水為根據土壤情況澆水,讓土壤濕度保持在75%左右,澆水后注意加大通風量,加速棚內濕度降低。

二是藥劑防治。氰霜唑、烯醯嗎啉、霜脲氰、丙森鋅、吡唑醚菌酯、甲霜靈等對疫黴菌均有防治效果;而銅製劑、抗生素類等對細菌性病害防治效果較好。那麼,在噴葯防治時,建議採用兩種復配的方式進行,即保護性和內吸性藥劑兼具,可通過添加有機硅的方式來提高藥液在果面的分佈效果.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