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

定義: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 ,LAOD): 下肢動脈發生粥樣硬化病變,使血管壁管腔變小、閉塞、致使遠端血流量進行性減少或中斷,從而出現下肢缺血癥狀。

一、臨床表現:

下肢發涼、麻木

下肢間隙性跛行

靜息痛

潰瘍、壞疽

1.體檢:

觸診股動脈、腘動脈、足背動脈、脛后動脈搏動

2.分級- Rutherford:

3.分期- Fontaine:

二、診斷:

典型病史(下肢冷感、間跛、靜息痛、潰瘍)

1.體檢:

下肢動脈搏動減弱或者消失

輔助檢查:ABI、彩超、CTA、MRA等

2.鑒別診斷: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多發性大動脈炎

結節性動脈周圍炎

特發性動脈血栓形成

Advertisements

急性下肢動脈栓塞

3.輔助檢查:

ABI

彩超

CTA

MRA

DSA

4.彩超檢查:

簡單、方便、可作為篩選

不夠直觀、較難量化

5.診斷-CTA:

有一定的創傷

需要使用含碘造影劑

可顯示斑塊和管腔內物質的性質

腎功能障礙者慎用

有時鈣化斑塊導致診斷錯誤

CTA;

6.診斷-MRA;

使用順磁性造影劑,腎臟毒性較小

MRA適用於造影劑禁忌的患者

對鈣化斑塊和血栓的顯示不如CT

有時易產生偽影

體內植入金屬者禁忌

7.診斷-DSA:

便於測量

有助於血流動力學觀察

便於觀察側枝的血流情況

是診斷的金標準

三、治療方式:

1.藥物治療:

前列地爾 (凱時、保達新):擴張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

己酮可可鹼(潘通):改善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環、增加組織攜氧能力、改善紅細胞變形能力

Advertisements

西洛他唑(培達):抑制血小板及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使cAMP濃度上升, 抑制TXA2引起的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玻利維:抗血小板聚集

他汀類藥物:降血脂、穩定斑塊

2.手術治療:

自體大隱靜脈旁路

人工血管旁路術

3.腔內治療:

下肢PTA:

下肢PTA+STENT:

下肢PTA+STENT示意圖;

4.其他:

超聲消融

激光消融

機械旋切

本文內容為「貝奧泰創面解決方案」公眾平台原創內容

轉載須經授權並請註明出處。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