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宿便,清腸道」真的能養生嗎?

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自己的身體健康也越來越重視。有人半開玩笑地說,健康生活就是要「吃得下」「拉得出」「睡得著」「笑得動」。

作為消化科醫生,今天就來和大家簡單聊聊「拉得出」的問題。

可能是生活條件好了,粗糧攝入開始減少,葷腥食物攝入大大增加,加上工作生活壓力大,導致很多人在排便這種羞於啟齒的問題上出現了困難。

於是隨處可見各種「給你的腸子洗洗澡吧」的腸潤茶的廣告,很多養生會所也整出了「洗腸養生」的噱頭,聲稱洗腸能夠「清宿便、排腸毒」,改善便秘,緩解疲勞,排除毒素,治癒青春痘、雀斑,甚至預防大腸癌。也有傳說宋美齡在每晚洗澡睡覺前,用灌腸器具定時灌腸完成排便大事,堅持了數十年。

灌腸和宋美齡百歲高壽有無關係暫且不表,咱只就事論事,談談洗腸到底是不是能夠「清宿便、排腸毒」「延年益壽、長生不老」。哦,對不起,後面兩個詞兒描述的是吃了唐僧肉的妖怪。

Advertisements

「宿便」是個偽概念

首先,「清宿便」這個說法就是錯誤的。醫學教材中從未出現過「宿便」這個概念。

「宿便」,不是一個正式的醫學名詞,只是一些保健養顏、減肥通便產品的商家或是養生會所要麼為了推銷,要麼以訛傳訛杜撰出來的。

它被解釋成在腸腔內停留1天以上的糞便,說得危言聳聽:每個人體內有數公斤甚至十餘公斤的宿便,長期積存,壓迫腸子,發酵脹氣,毒素吸收入血,甚至壓迫脊椎,改變體型,聽著是不是有點武俠小說裡面毒血攻心,無可救藥的意思?聽來真是心驚膽顫。

作為消化科醫生,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你,這些說法確實跟武俠小說一樣,純屬虛構。

便便是如何形成的?

既然上面的說法是不正確的,那麼正確的是怎樣呢?好,現在咱們先來看看正常狀況下,糞便是如何形成的,人體的排便過程又是怎樣的。

Advertisements

糞便是人體攝入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后剩餘的殘渣。從成分上說,有60%-85%是水分,其餘的有蛋白質、脂肪、無機物、無法消化的食物纖維、維生素、腸道脫落細胞和一些細菌等。

食物經口腔進入,在經過牙齒的咀嚼,胃的研磨和初步消化后,成為糊狀食糜進入小腸。小腸在吸收營養的同時,也吸收一部分水分。經過小腸的吸收后,剩下的糊狀殘渣進入升結腸,隨著腸道蠕動不斷被向下擠壓、推進,在這個過程中結腸黏膜將多餘水分吸收。

殘渣進入乙狀結腸時,隨著水分的被吸收,糊狀殘渣逐漸形成條狀糞便。當糞便進入直腸后,通過神經反射使結腸出現幅度很大的集團運動,將糞便向下推進,使人產生便意從而去排便。

從生理過程看,食物殘渣停留在結腸需要1天以上才完全排出。少數人由於運動少、粗纖維攝入不足、腸道蠕動慢,從食物消化到形成糞便向體外排出的時間間隔就會更長。但只要有便意、排便通暢、沒有排便困難和疼痛,就不用擔心。正常人1天排便1次,少數人2-3天排便1次或者每天排便2-3次,但只要糞便成形,沒有排便困難的,也屬於正常範疇。

對於健康的人來說,腸道是不斷蠕動從而將糞便向下推進的,既不會完全停留不動,也不會積存達到數公斤甚至十餘公斤糞便。至於腸道內的「宿便」會壓迫脊椎甚至改變體型的說法,就更是好笑。

什麼是灌腸?

看完了正常生理,我們來看看「洗腸」到底是怎麼回事,是不是真的有商家宣傳的那麼神奇。所謂「洗腸」,在醫學上稱為「灌腸」,灌腸療法其實源遠流長,早在漢代張仲景《傷寒論》中就提到過用豬的膽汁給病人灌腸,以達到治療便秘的目的。

灌腸在臨床操作中是比較常用的一項技術,它將一定量的溶液由肛門經直腸灌入結腸,以達到清潔腸道、排便排氣、由腸道給葯的效果,從而達到明確診斷和治療的目的。

灌腸可分為不保留灌腸和保留灌腸。我們通常觀念中的「洗腸」,其實是以排便為目的的不保留灌腸,而保留灌腸的主要目的是將藥液注入腸道。

不保留灌腸按照強度,又分為小量不保留灌腸、大量不保留灌腸和清潔灌腸。

  • 大量不保留灌腸比較常見,常用的液體是肥皂水和生理鹽水,主要用於軟化和清除糞便,為腸道手術、腸鏡檢查作清潔腸道準備,或者是為高熱患者降溫。消化科也常用乳果糖、弱酸溶液等給肝性腦病患者灌腸來清除患者腸道內過量的氨。

  • 多次反覆進行的大量不保留灌腸稱為清潔灌腸,目的是為了徹底清除結直腸中的糞便,為結直腸檢查和手術做腸道準備。

  • 小量不保留灌腸的區別在於液體量需要控制,常用硫酸鎂甘油灌腸液,適用於腹部和盆腔手術后的患者,或是年老體弱、小兒等不能耐受大量不保留灌腸的患者,主要用來解除便秘和緩解腸道積氣。

哪些人適合灌腸?

在臨床上,需要灌腸的情形大致有以下這些:腸鏡檢查前、外科手術前、腸梗阻、潰瘍性結腸炎、嚴重便秘、肝性腦病等。

而消化道出血、妊娠、不明原因的急腹症、嚴重心功能不全通常是禁忌灌腸的;高血壓病、腦血管病等情況則需要謹慎小心,根據患者的具體狀況,權衡利弊再做決定。

灌腸養生靠譜嗎?

好,了解完了糞便的形成和灌腸的簡單知識。我們來看看通過灌腸達到「清宿便、排腸毒」的養生之道是否靠譜。

上面說了那麼多,我們可以發現「宿便」其實是偷換套用了便秘的概念。現代社會生活條件好,動物蛋白攝入多,工作壓力大,便秘較為常見,所以「宿便」這個詞能夠被大家接受。

由於便秘的危害被商家渲染得聳人聽聞,讓人們認為解決了便秘就可以養生,而灌腸作為最徹底的通便方式,被認為是一種高級的養生之道。一些保健會所開展了灌腸服務,更有人直接在家拿根管子用自來水灌腸。

事實上,便秘確實對健康不利,但隨隨便便的灌腸,同樣沒有好處。

灌腸應該由有相關知識的人員,使用符合無菌條件的器械,對具有適應證的人進行規範操作。否則將會帶來以下風險:

  • 直腸靜脈血管網豐富,如果肛管插入動作不當,易引起出血。非專業人員的粗暴操作,可能引起腸穿孔;

  • 無菌條件不佳,可能導致逆向感染;

  • 腸道對壓力反應敏感,反覆多次灌腸,容易使腸道對便意的敏感性更差,一旦停止灌腸反而排便不如從前;

  • 醫院裡常用生理鹽水灌腸,但在一些養生會所,出於成本和製備條件的原因,大量使用清水灌腸,這些低滲液體會被腸粘膜吸收進入血液,造成電解質失衡、心腎功能受損;

  • 反覆灌腸可能導致腸粘膜水腫,腸道菌群紊亂,屏障功能受損,原本在腸道內對人無害的細菌進入血液循環,對身體素質不佳的人來說,有發生敗血症的危險。

看到這裡你應該了解,灌腸是一種醫學處置,需要專業的操作,不能用作日常養生保健。

喝「腸潤茶」養生靠譜嗎?

也不可取。這些產品的原理都是一個字:「瀉」,成分都是一些強瀉藥,只能作為短期救急的權宜之計,如果長期使用,會抑制腸道的正常分泌功能和蠕動節律,形成對瀉藥的依賴。一旦停用,反而加重了便秘,造成沒有瀉藥無法排便的惡性循環。

同時,長期使用強瀉藥,還會增加患結腸黑變病的風險,而結腸黑變病的患者,發生息肉和腸癌的風險遠高於常人。

便秘的人可以去醫院灌腸嗎?

首先,前面說過了,不是一天不排便就叫便秘,只要大便成形、沒有排便困難,就不算便秘,所以你認為的便秘可能不是真的便秘。

另外,即使真是便秘,大多數人也屬於輕度,不需要使用灌腸這麼強的手段。只需要做到下列即可:

  • 適當體育活動;

  • 每天保證蔬菜水果以增加纖維素和果膠攝入,主食不要過於精細,可以適當吃些粗糧;

  • 減少辛辣刺激食物;

  • 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排便時注意力集中,不要看報紙或者玩手機;

  • 藥物方面,可以用一些腸道益生菌調節腸道微環境,也可以用一些腸動力藥物或是緩瀉劑(如乳果糖)。

防治便秘的方法很多,灌腸只是最後迫不得已的手段,而不應該一開始就被濫用,您鬥地主的時候也不會第一把就扔王炸對吧?

圖片來源:123RF.com.cn圖庫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