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便血,是痔瘡還是直腸癌

俗語說「十人九痔」,不少痔瘡患者都對時常出現的便血現象見怪不怪。醫院裡常常能聽到不少患者發現便血許久卻自以為是痔瘡沒當回事,結果一查竟是直腸癌。

痔瘡與直腸癌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疾病,因此不要嫌棄,排便后回頭查看一眼大便的顏色和性狀,自己是最早發現早期細微癥狀的人。

關注大便的變化,比如顏色、性狀、次數等有無改變,對自己的健康狀況有所了解,可以做到防患於未然。

便血癥狀不同

便血是直腸癌和痔瘡共有的癥狀,尤其是內痔,在體表看不到痔本身,因此成為影響這兩種疾病鑒別的主要原因。

但是觀察這兩種疾病的便血特點,只要大家細心,可以簡單分辨:

首先是便血癥狀不同。痔瘡便血一般顏色鮮紅,而腸道腫瘤出血多呈暗紅色,含黏液。

痔瘡患者的大便有血,一般都是「被動」出血。這是因排便時大便擦傷痔(曲張的靜脈團)患處,血液多數是隨著大便排出后滴下來。因此與糞便不相混合,更沒有粘液存在。所以一般是大便表面帶血,便後手紙帶血,便血的顏色多為鮮紅色。

Advertisements

直腸癌的出血是「主動」出血。這是因為腫瘤本身表面破潰,不斷地出血或滲血。再由於直腸癌位置常常高於內痔,因此當大便在直腸儲存時,會與直腸癌出血混合,造成大便內混雜有血液。

可見,直腸癌的大便帶血為陳舊性出血,因此血液顏色多見暗紅或果醬色,時間長了甚至大便內的血液變成黑色。

同時因直腸癌破壞直腸粘膜而產生粘液分泌,以及繼發局部感染流膿,所以大便本身還會帶有粘液和膿液,後者又被稱為膿血便。

大便形狀和排便習慣

其次是大便形狀和排便習慣改變。痔瘡一般不會改變大便習慣和形狀,而直腸癌會出現排便規律變化,大便呈扁形或帶溝槽痕迹。

正如上述,痔瘡是曲張的靜脈團,所以便血多表現為無痛性、間歇性,有時還會有腫塊(靜脈團)從肛門脫出。

Advertisements

對於脫出的痔,手指按壓后很軟,和身體其它部位的靜脈一樣,可以被壓扁,或者推回肛門內。如果內痔長期脫出,會出現疼痛和硬結感,這是因為曲張的靜脈團內形成了血栓。

直腸癌作為實體腫瘤,位置固定,質地較硬,一般不會出現脫出肛門的情況。

也正因為直腸癌在直腸局部固定生長,會導致直腸壁僵硬、受壓,從而出現大便次數增多、肛門墜脹,里急后重、排便后不久又出現便意,但卻無糞便排出或僅排出少量糞便。

腫瘤進一步生長還會導致直腸管腔狹窄、甚至部分堵塞直腸,從而導致大便困難、大便變細等。少數患者還會因直腸梗阻出現腹痛、腹脹等。而痔瘡則極少會引起這些癥狀。

當直腸癌到了晚期之後,還會因腫瘤侵犯周圍組織和器官,出現尿頻、腹部疼痛、骨盆疼痛等;腫瘤長期消耗人體,則會出現貧血、體重下降、疲勞等情況。

發現后怎麼辦

發現有便血、大便中有黏液、大便習性改變等,就要引起注意,去正規醫院檢查,以便於準確診斷。建議40歲以上人群至少做一次腸鏡或直乙腸鏡篩查。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陽光健康學堂」(微信號:jiankangxuetang8)或「看病大百科」(微信號:kanbin8)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