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調色中最神奇的工具(2):曲線工具調色原理

今天,翼狐網小編我將繼續為大家介紹曲線工具在色調調整上的原理。

但今天在講曲線之前,我們將不得不先講解一下色彩相關的知識,這才是本節教程所強調的「知其所以然」

但鑒於專業的系統的色彩理論對於非藝術專業或攝影新手而言稍顯複雜,因此今日我也不會在色彩的物理根源或心理影響方面贅述,而是直接用概括性的模板來展現,希望大家能快速掌握方法應用。

我們都知道:陽光(白光)是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混合而成的;其中紅綠藍被稱為光的三基色;我們也知道物體之所以呈現出某種顏色,是因為該物體不吸收該種顏色的光,使得該色光被反射,進入人眼。

於是我們思考一下:一個被看到是紅色的物體,它反射的是紅光,那麼它未反射(吸收)的那部分光是什麼?

Advertisements

因此我們 引入了這麼一個概念——互補色(百度百科:在光學中指兩種色光以適當的比例混合而能產生白光時,則這兩種顏色就稱為「互為補色」。)

這下便很清楚,當一束光照射在某物體上時,物體呈現紅色,是因為它反射紅色光,現在我們可以換句話說——它吸收了白光中的青色光部分(青色+紅色=白色)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互補色和美術上的概念有所偏差(美術上紅綠互為補色,有興趣可自己查閱)

因此根據這個原理我們可以得到紅綠藍三基色的對應的三個互補色分別為:青色,洋紅(品紅、紫紅),黃色。即:

紅+青=白

綠+品紅=白

藍+黃=白

紅+綠+藍=白

知道了這個原理之後,我們就可以正式學習曲線調色的奧秘了!

話接上一次課程,上一次我們講解的是RGB曲線的調整。所謂RGB,就是紅色(R)綠色(G)藍色(B),它們混合后即為白色,也就是我們所編輯的的圖片,因為任何一張圖片都是由一定比例的RGB色光混合而成的。

Advertisements

先導入今天的圖片

這次我們單獨打開紅色曲線面板

同樣我們先按照上一節課的RGB曲線基礎調節那樣進行試驗,首先我們提亮紅色光曲線

圖片出現了紅顏色整體加深得效果,同時畫面亮度有所提升(註:這也是曲線調色和其他工具不同的地方,它不僅控制顏色還控制明暗),但如果我們拉低紅色曲線呢?

我們先按照剛才的原理預想一下:紅色降低后,即白光中紅色成分減少,那麼換句話說,紅色的互補色就相對地凸顯出來了。(白-紅=青)

如圖,畫面呈現出了濃郁的青色

以此類推,我們打開綠色曲線和藍色曲線

綠色曲線拉高,出現綠色,拉低出現品紅(白色-綠色=品紅)

提高藍色曲線,藍色加深,降低后呈現黃色(白色-藍色=黃色)

到這裡我們就幾乎就可以明白曲線的作用原理了

當然,我們調色時,不能這麼簡單粗暴!

我們接下來就通過一個典型的案例來實操一下吧。

這也是比較常用的一種調法,即將紅綠藍三條曲線全部拉成「S曲線」,我們先來看看效果:

這樣我們就成功了,通過上面三次調整,我們觀察效果圖可以看到高光處呈現出紅橙色,暗部呈現青綠色。那麼到這有人可能會問:明明三次累積下來我在亮部一共增加了紅綠藍三色,而在暗部加了青品紅黃三色,怎麼會出現這樣的效果?

了解這個疑惑,我們需要把面板調回RGB界面:

乍一看是不是很亂,別急,我們放大后認真看。

雖然我們三次都進行了同樣的操作,但是這三次調節出來的「S」弧線並不是完全一致的,它們的不重合,正是色調產生的關鍵。

什麼意思?

我們細看一下:上半部分高光幾乎是重合的,因此其效果類似一條RGB曲線向上拉(因為一條RGB線向上拉等於R,G,B三條線同時向上拉);

而下半部分暗部我們看到最低的是藍色,然後是紅色,再是綠色。

也就是說,黃色(藍色的補色)最濃,然後是青色(紅色的補色),再是品紅(綠色的補色)。

這不正相當於我們往暗部加上較多的黃色,然後次多的青色,再加上一點品紅的顏色嗎?

用再簡單的說法就是,我們在R-G-B依次調色時,根據自己對高光陰影色調的需要(比如:我想調出高光洋紅色,暗部藍色的效果),人為地控制三條曲線拉高和拉低的程度,就會出現各種不同的色調。

我們這裡以「S曲線」舉例,當然你也可以突破常規,用「反S」曲線或者其他自定義形態的線條去控制你想要的效果。

比如下圖的案例

這就是神奇的曲線工具,在了解完其中原理的同時,更需要你的親自嘗試去加深手感,加深印象。因此看完本教程的你,趕緊打開你的Photoshop,感受一番它的神奇功能吧!記住:只有通過不斷地操練才有可能調出理想的效果。

相關推薦:

PS調色中最神奇的工具,你一定要知其所以然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