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泡腳藥方大全

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

諸病從寒起,寒從足下生,

春天泡腳,昇陽固脫;夏天泡腳,除濕去暑

秋天泡腳,肺腑潤育;冬天泡腳,藏精溫腎

熱水泡腳,如吃補藥: 中藥泡腳,勝吃補藥

天天吃只羊,不如中藥泡腳再上床

用中藥泡腳是利用熱水促進藥物滲透進人體的作用,即可保證藥物能通過腳部透達周身經絡,又不會出現口服藥物過量導致不良反應的情況。可選擇適合自身需要的中藥配方,將剛煎好的中藥放入足浴盆中,利用中藥蒸汽熏蒸足部約10分鐘。中藥熏蒸是中醫重要的外治法之一,將其應用於足療中,能藉助水蒸氣擴張足部的毛細血管,使中藥的有效成份充分地通過毛血管循環至全身經絡,再循經絡運行到五臟六腑,從而達到內病外治,上病下治的作用。

Advertisements

然後再加水調溫浸泡三十分鐘左右,通過雙手對自己做自我按摩,使藥物更好刺激足部穴位和反射區,從而達到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調節神經系統,從而改善睡眠,防治各種血管疾病,防治糖尿病,調整血脂、血壓,防治中老年風濕性關節炎,同時也是養生美容和減肥的好辦法。中藥泡腳對糖尿病足、便秘、小兒遺尿、神經衰弱、月經不調、痛經、更年期綜合征、慢性疲勞綜合征、抑鬱和抗衰老均有一定的效果。

生薑泡腳:腳涼怕冷,用生薑一塊(像棗大這麼一塊姜)用刀拍扁,紅花、取一份用紗布包好放在水裡一起燒開,再加一勺鹽泡腳。

紅花泡腳:和血化淤,藥店買一兩紅花分成10份,取一份用紗布包好放在水裡燒開,然後加一勺鹽,方法先熏腳后泡腳,治腰酸痛。(泡腳的水一定滿過腳踝骨)

Advertisements

高血壓方

1、磁石降壓方:磁石、石決明、党參、黃芪、當歸、桑枝、枳殼、烏葯、蔓荊子、白蒺藜、白芍、炒杜仲、牛膝各6克,獨活18克。同放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待溫時泡足,每日1次,每次10-30分鐘,1劑葯可用2-3次。該方可平肝潛陽,一般用藥1-3次,血壓即可降至正常。

2、雙桑湯:桑枝、桑葉、茺蔚子各10-15克。加水1000毫升,浸泡5-10分鐘后,煎至600毫升,倒入浴盆中,待水溫為40℃-50℃。泡腳30-40分鐘,擦乾后就寢。每晚1次。可清熱泄肝,適用於肝陽上亢型高血壓。一般泡腳30分鐘后開始降壓,1小時後作用最強,維持4-6小時。若8小時后血壓回升,可煎湯第二次熏洗。

3、牛膝鉤藤湯:牛膝、鉤藤各30克。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時足浴,可不斷加熱水以保持水溫,加至盆滿為止。每日早起和晚睡前足浴。每次約30-40分鐘,以不適癥狀減輕或消失為1療程,連續1-2個療程。可平肝潛陽,引熱下行,適用於肝陽上亢型高血壓。

4、決明降壓湯:石決明24克,黃芪、當歸、牛膝、生牡蠣、白芍、玄參、桑枝、磁石、補骨脂、丹皮、烏葯、獨活各6克。其中,石決明、牡蠣、磁石先煎30-60分鐘,取其煎液加溫水適量,入浴盆足浴,每次1小時,每日1次,每次1劑,連續7-10劑。可平肝潛陽,適用於高血壓頭暈頭痛,小便短少,肢體水腫,麻木等。

痛經方

用藥:益母草30g、菊花15g、黃岑15g 、夜交藤15g。

用法:水煎,去渣,混入溫水用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一次。

便秘方

每晚睡覺前,用花椒、姜、鹽、醋、小茴香等浴足並按摩,對功能性便秘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預防便秘十要歌訣也說:「功能便秘不吃藥,自然療法益處多。睡前浴后做足療,健身祛病排泄好。」可見,足療,尤其是中藥浴足,對便秘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尤其適用於那些體質較強的習慣性便秘患者。

糖尿病方

糖尿病足是一類在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和外周血管病變基礎上,由於足應力、外傷、感染等因素引起的嚴重下肢病變的總稱。

在它的無壞疽期,對於那些患足涼麻,色蒼白或蒼黃、紫暗的患者,即可以採用中藥浸浴泡法,通過皮膚透皮吸收達到溫經、活血、止痛、改善循環的作用。  配方:金銀花、紫丹參、乳香、沒藥、黃柏、苦參、川芎等。

用此方足浴可起到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糖尿病足早期下肢疼痛跛行者。(如有皮膚潰爛則禁用)

慢性支氣管炎

原料:魚腥草150g,蟬蛻20g、麻黃50g、細辛100g。

方法:水煎,先趁熱用藥蒸氣 薰鼻,待水溫適當時,進行足浴。每日1-2次。

中老年足跟痛

原料:當歸30g、威靈仙30g、乳香15g、沒藥15g、梔子15g。

方法:水煎、每日2-3次。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