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日天旋地轉,是耳朵里的「石頭」在漂移了!

耳石症,這個名字對於許多人來說是陌生的,但發病率其實非常高。眩暈的患者中,多半的人是耳石症導致的,尤其是一些經常低頭玩手機、伏案工作、熬夜的年輕人更要提防這個病。


近日,市民劉先生就遭遇一件鬧心事:他的耳朵老是耳鳴,還時常出現頭暈、目眩的情況,直到趕赴醫院診治,才發現原來是「耳石」在作祟。

耳石脫落致耳鳴

貴州省腫瘤醫院耳鼻咽喉科張瑜醫師表示,其實「耳石」並非指石頭,人類之所以能夠正常活動,是因為在雙側的耳內有調節身體平衡的器官。其中重要的結構之一就是球囊、橢圓囊。因為在球囊、橢圓囊結構內有感受重心變化的碳酸鈣鹽結晶,形狀像石頭,故後者稱為耳石,前者稱為耳石器。

而引起耳石症的原因,是由於耳石器內的耳石從原來的位置上脫落,此時一旦患者在做低頭、仰頭、左或右轉頭等動作時,脫離的耳石就會刺激內耳,進而出現強烈的旋轉性眩暈,而這樣的不適感,一般會維持30秒左右。嚴重者,期間還會伴有耳鳴、眼震、噁心及嘔吐。

Advertisements


耳石症不易被察覺

張瑜說,耳石症好發於中老年人,平均發病年齡在54歲。而對於患有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前庭神經元炎、頭部外傷、突發性耳聾、分泌性中耳炎等疾病的患者,患耳石症的幾率比正常人高。

耳石症具有陣發性,所以不發病時很難察覺,而一旦發病,因事發突然,除眩暈癥狀外,患者還會有驚恐、不敢行走轉頭、不敢卧睡等不適感,嚴重者可致工作能力喪失。


多方防治耳石症

張瑜表示,針對耳石症,其主要的治療方法是耳石複位,即人為地改變內耳半規管的空間位置,把耳石從半規管中「驅趕」出來,回到耳石器中。而複位后,患者一般在3至5天內應避免頭部劇烈昂頭和低頭運動,避免患側卧位,睡覺時頭位也應適當抬高20度左右。

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長時間蹲、坐改變站立姿態時,切勿馬上站起來,應頭稍微向下,微彎著腰,隨後緩慢地站起來。因為如果猛然間起立,很可能引發耳石症,或因腦部氧氣供應不足,而產生眩暈。

Advertisements

記者 王傑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