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論英雄,英雄為什麼都要煮酒?

三國演義里有個經典橋段:煮酒論英雄。

曹操「盤置青梅,一樽煮酒」,約談劉備。

談人生是假,查戶口是真。

要是劉備酒後抱負顯露,

一山不容二虎,卒。

酒過三巡,套路開始。

曹操跟他八卦,天下誰是英雄。

可劉備一直打太極:反正我不是。

曹操憋不住,酒勁蓄滿放出大招:

天下除了我倆,其他都是傻X。

危機時刻,劉備演技爆發,

假裝被打雷嚇尿,演了回弱雞。

這才打消曹操疑慮,逃過一劫,引出三國佳話。

煮酒這件事,

從此逼格爆表,成為英雄標配。

煮酒論道,指點江山,

不煮點酒,都不好意思開口。

但有一個被忽略的細節,

酒煮沸了,酒精揮發,跟水沒兩樣。

除了氣氛烘托,煮酒還有什麼意義?


要解決這個問題,

Advertisements

得抽絲剝繭,先了解煮的是什麼酒。

三國演義沒有明說,

但曹操之子曹植提供了線索。

「盛以翠樽,酌以雕觴。浮蟻鼎沸,酷烈馨香。」

——曹植《七啟》

詩里的煮酒場景,提到了「浮蟻」

類似的還有綠蟻,詩詞里經常提到。

最出名的是白居易的「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而浮蟻和綠蟻,是指酒面上漂浮的酒糟。

什麼酒會有酒糟?白酒沒有,啤酒更沒有。

這是古代米酒的特有產物。

7000年前,中國種出了第一顆稻米。

米酒也誕生在那個時期,算是中國的第一種酒。

最初的米酒,帶有酒糟,又叫濁米酒。

後來工藝成熟,漸漸被清透的清米酒取代。

傳了幾千年,仍在民間保留的酒,就只剩下這一脈。

煮酒的習慣,也一起傳了下來。

Advertisements

紅樓夢第八回提到,熊孩子賈寶玉愛喝冷酒。

寶釵勸他把酒 熱一熱:

「熱吃下去,才發散得快。要冷吃下去,便凝結在內,拿五臟去暖他,豈不受害?」

養尊處優的小姐,扮起老中醫講養生,也條條是道。

「寶玉聽這話有理,便放下冷的,令人燙來方飲」

這裡提到了一個詞,燙。

三國說煮,紅樓說燙。

哪個更官方?

三國里還有個典故「關羽溫酒斬華雄」。

羅貫中不會自己打臉啪啪啪。

相互印證來看,煮、燙、溫,都是指加熱米酒。

從科學角度來說,

古時釀造技術有限,米酒中含有微量的甲醇、醛、醚等有害物質。

這些物質,可以隨溫度升高而揮發。

英雄煮酒,煮的不只是逼格。

加熱祛雜,才是溫酒的主要目的。

同時,米酒里的脂類芳香物隨溫度升高而蒸騰。

加熱后,酒香更醇厚,酒味溫和柔順,驅寒暖身的效果也更好。

所以直到現在,

即使餐館里的一些高品質清米酒,

已經不用加熱祛雜,

但很多人還是喜歡熱著喝。


為了追求口感,溫酒也越來越講究。

如何加熱,加熱到多少度合適,

絕對是件嚴肅的事。

溫酒法有兩種:

一是明火溫酒

酒壺放在明火上加熱,酒壺用金屬或者陶瓷的。

再講究點的,配上紅泥小火爐。

情調高雅,適合私密約會。

二是隔水溫酒

1 熱水注入容器

2 放入酒瓶浸浴

3 溫熱5分鐘后取出

快速簡單,適合日常聚會

不同溫度有不同口感,大約分4段

溫度

觸感

香氣

口感

35℃

接近人體溫度

平緩

溫和

40℃

酒瓶觸感微溫

穩定

順滑

45℃

酒瓶觸感溫

明顯

平衡

50℃

酒瓶觸感熱

強烈

輕微

苦澀

通常最推崇的是40℃


寒冷的冬夜,

跟老友圍坐,熱上一杯米酒。

香氣中的微細成分,由鼻孔浸入身體,

透過血液傳至全身。

卸下疲憊,精神得到放鬆,打從心底溫暖起來。

就像《深夜食堂》里治癒靈魂的美食:

【即使是平凡的米酒,只要有了溫度,

也能產生惺惺相惜的溫暖。】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