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千萬別再這麼輔導孩子了,會耽誤孩子一生的!

「我有一次輔導孩子數學作業沒忍住吼了孩子,結果老婆和我鬧了一星期彆扭,現在她輔導孩子作業天天吼,吼完孩子再吼我」

「今天輔導孩子作業,我差點把寫字檯拆了」

「每天輔導孩子作業,都有種崩潰的感覺,真是氣的要發瘋了。老公總勸我,別打孩子,也別吼,要溫和,要用愛打動他。老公今天心血來潮輔導孩子數學,進去還沒十分鐘就抽了自己兩耳光,不打孩子打自己看來也是要瘋的節奏」

這些段子都是現實的寫照。不只有一個家長問我了:「笑老師,到底要怎麼才能輔導好孩子啊,我們兩口子學歷都不低啊,怎麼孩子就這麼不開竅呢」。

其實關鍵在於家長而不在於孩子。錯誤的輔導方法影響的不僅僅是孩子的學習成績,更會影響孩子的性格,進而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

問題一:孩子做題為什麼會屢做屢錯,不長記性?

其實,家長先不必急,也不要怪孩子不長記性。因為不同類型的孩子的認知模式是不一樣的。有沒有作業做全對的同學?當然有,也有不少。他們能在上課的時候及時消化知識點,什麼地方容易出錯,就格外加小心。或者說,在上課做練習的時候,已經把正確的過程爛熟於心了,就天然地把錯誤的東西排除在外。

有一類孩子必須通過試錯,才能掌握。這一類孩子的學習模式是:如果不錯,他們不知道什麼是錯的;如果不知道什麼是錯的,他們就不會改正;如果不改正,他們就永遠不會有進步。

所以,對於這樣的孩子出現的錯誤要寬容地對待,要知道不同的錯誤,要有不同的對待方式。

孩子做題錯誤主要有五種類型:知識型、熟練型、讀題型、計算型和抄寫型。

知識型的錯誤,比如沒有記住「去括弧,當括弧前是減號時括弧里各數的符號要變號」。這一類錯誤是最好解決的,把這個錯誤糾正了,孩子就明白了,對上課的疑惑可能就消除了,豁然開朗。

但是,讓家長崩潰的是,以後做還會出現相同的錯誤。不是知識型的錯誤已經糾正了嗎,怎麼還會出現相同的錯誤?這個就是熟練型錯誤了。表現就是,您給孩子指出這個錯了,他就立馬意識到了,果然錯了。

不會因為這個不懂而不知道怎麼錯了,這就是熟練型錯誤,就是因為不熟練,做著做著就犯迷糊了熟練型的錯誤避免,就要多做題了,這是肯定的。就像一個人多年不打球,突然一打總覺得有點彆扭;就像一個人多年不騎自行車,突然騎車總覺得有點不適應。

在這裡呢,可以插播一個小話題,就是老師或是家長,有的強調要精做題,有的強調要多做題,類似做一道會一類的「舉一反三」和大量練習的「題海戰術」的爭論,就要爭出個誰對誰錯。其實這兩個並不矛盾啊,說的是兩個事情,「精做題」是把新知識掌握好,「多做題」是把題目做熟練。也就是分別避免上面所說的兩種錯誤:知識型的和熟練型的。

後面的三種類型的錯誤——讀題型、計算型、抄寫型,主要是由注意力不集中導致的,當然,一個人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是一種能力,這個以前專門說過。不是你想不做錯就不做錯的,不是你想注意力集中就集中的,要進行長期的訓練。會計師就比普通人做事認真些,計算準確些,都是長期訓練的結果。

總結一下:

上課一再強調的易錯點,孩子還是總是出錯,這並不可怕。這是知識型錯誤,有的孩子錯了后,改正才會記住,這是他們進步的途徑,家長千萬不要以為孩子不行。要想避免因注意力而導致的錯誤,則要進行長期的訓練。

問題二:您注意到孩子思維類型的不同了嗎?

我們談的學習,不僅包括理科的數學,也包括文科的語文和英語,對於學習模式來講,都是適用的。下面我們僅僅對於數學來探討。

1.【分析型】

對於數學的不同類型的內容,分析型的孩子都是熱衷的,對於它們都是充滿了好奇感,他對於抽象的概念和理論十分偏愛,並不在乎一個事物的外觀,對於一道題來講,也並不在乎題目文字描述,更本能的關注文字和數字的邏輯關係。他在分析、推導、探索的過程中享受著快樂,不解決問題不罷休,不達到目標不放棄。

他依靠好奇心驅動,同樣也依靠強大的目標感和意志力驅動,在取得階段性成績的時候,成就感又再一次鼓舞他們,他的學習是一個良性的循環。就是我們說的學霸。

2.【執行型】

執行型的孩子習慣於掌握一個方法之後,按嚴格的步驟和過程運用起來,他特別注重過程的完整性,生怕漏掉某個步驟,就會被老師認為是錯的,循規蹈矩,一旦缺少了思維的框架和解題的規矩,就會不知所措,比較缺乏變通性。

這部分孩子一般寫字較為工整,在計算上一般很優秀,他們喜歡條理,喜歡條條框框,沒有規矩就會不習慣,對頻繁地重複性事情不是很厭惡。

相反,分析型見長的孩子,對於重複的東西會表現出不耐煩,喜歡追求新鮮的知識、思想、方法。執行型的孩子,督促力是他的驅動主要來源,包括用目標和任務的督促、家長的督促等。

3.【感受型】

感受型的孩子,對新的知識,必須「理解」后才能接受,這裡說的理解,是指新的知識要充分地溶於他的原有知識體系才行,和原來的知識有較強的關聯才行,用原來的知識能理解新知識才行。通常,那種比容易感知的、能觸摸到的、能看見、能聽見的、周圍所熟悉的事物才能讓他更容易的理解,他喜歡接受「比喻式」的講解。

感受型的孩子,一般缺乏強大的意志力,要從好奇心和成就感角度來驅動,完全的家長督促會使他鬧情緒,反而適得其反。他認知知識要反覆,反覆地試錯讓自己認知更深刻,要反覆地複習前面學過的東西。

4.【想象型】

想象型的孩子,新奇感、創造感、不循規蹈矩會讓他有強大的力量,他會為了研究出一個新方法而孜孜不倦,哪怕這個方法是不實用的,但這是屬於他的方法,獨一無二的。想象型的孩子,不像分析型的孩子因思維縝密而為榮,不像執行型的孩子步驟完全、方法實用而為榮,他們喜歡出奇招。

想象型的孩子,不一定數學很差,往往那種喜歡鑽研試卷最後的難題,而對前面的簡單題不屑一顧的孩子,也是想象型的。他們的驅動是強烈的好奇心和成就感,意志力和督促力顯得那麼蒼白無力。

所以,不同類型的孩子,需要有不同的對待態度,有不同的輔導方式,如果運用的不妥當,當然是要跟孩子生悶氣,甚至火山大爆發!

坐下來,凝凝神,靜靜氣,重新審視一下你最熟悉卻又陌生的孩子,放低姿態,去理解他,要知道每個孩子間都是有差異的,而差異也就是優勢!

問題三:做一道題不是那麼簡單,是有大學問的

如果本文看到這裡,您還覺得做題不就是讀讀題算算數,還有什麼可說的,那您最好就不要往下看了。

如果您覺得這背後還有值得挖掘的東西,那麼我們繼續。

剛剛的兩個問題,我們談了孩子的思維模式是不同的,所以不同類型的孩子做題時就會出現各種不同的錯誤,因此,每個孩子做每一道題,都是有講究的,如:

讀題時如何找准關鍵詞,如何做圖表記錄,如何進行條件關聯。

分析時,如何分析問題,如果分析條件,如何找到隱含條件。

解答時,如何布局思路,如果書寫過程,如何運用草稿紙。

這些孩子都知道嗎?都認真做過專項訓練嗎?都能熟練運用了嗎?

相信有一大半家長會汗顏,所以您就知道孩子的問題出在哪了?

為什麼孩子一聽就會,一做題就錯?

為什麼孩子簡單題會做,一到難題就不愛思考?

為什麼孩子本來會的題,一到考試就丟分?

思維形成習慣就是思想!

方法形成習慣就是能力!

情緒控制形成能力就是堅定的意志力和良好的修養!

這些形成習慣沉澱出來的結果,深深地駐紮在潛意識當中,孩子才能成為優秀的孩子。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