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講義4|《謀攻篇》:不戰而屈人之兵

作者:三困

教材:《兵家修鍊》——悟兵家智慧,內修做人心性,外煉做事才幹

【亂世安邦策,盛世立業謀】

有沒有實力打?有。值不值得打?值。那麼接下來就該考慮一下怎麼打了,這便是繼《始計篇》的敵我實力、《作戰篇》的戰爭成本后的第三個戰略問題:進攻戰略。題目「謀攻」是謀划進攻的意思,當然了,這裡的謀划是戰略層次的謀划。

大師父在《謀攻篇》提出了一個由戰略目標戰略手段戰略攻擊點構成的謀攻體系。

任何謀划都是以目標為起點的,在評估敵我實力和作戰成本后,首先定下一個合適的目標,然後根據這個目標選擇手段,最後找到入手點開始實施。

作戰的目標自然是取勝,但取勝卻有很多形式,最極端的是兩種:毀滅性的取勝和保全性的取勝(全勝)。毀滅性的取勝是徹底消滅敵人的軍隊,徹底摧毀敵人的城池。保全性的取勝是把敵軍完全收編,把敵國城池完整佔領。由於保全性的取勝能夠使我方收益最大化,因此戰略層面的謀划要盡量以「全勝」為目標。

Advertisements

如何達到全勝的戰略目標呢?不戰而屈人之兵。不戰不僅可以使戰爭成本降到最低,而且可以保全敵人的資源為我所用,做到勝敵而益強。所以大師父說「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當然了,想要不戰而使對手屈服,得有絕對的實力優勢。

不戰不代表不用兵,比如率大軍兵臨城下威懾敵人,然後用一封勸降信威逼利誘迫使敵人投降,雖然派出了大軍,但沒有與敵人交戰。根據用不用兵與戰不戰,可將作戰模式分為四種:用兵戰勝敵人,這是最常規戰法;用兵不戰而勝敵,這是武力威懾;不用兵戰勝敵人,比如借刀殺人;不用兵不戰而勝敵,比如派說客威逼利誘,迫使對手屈服。

大師父提出了「伐謀、伐交、伐兵、攻城」四個戰略攻擊點。伐謀就是挫敗敵人的謀划,使敵人發動不了有效的進攻,或者組織不起有效的防禦。比如經常看到新聞報道里說「某某國家挫敗了一起恐怖襲擊陰謀」,這即是「伐謀」的應用。伐交的交包含了內交與外交,內交是敵方君與臣、官與民等內部關係,外交是敵方與其他國家建立的外部關係,「伐交」就是離間敵方的君臣、官民,破壞敵人與其他國家的關係。伐兵就是攻擊敵人的軍隊,最經典的運用當屬毛主席的「消滅敵人有生力量」這一戰略。攻城就是攻打敵人的城池,敵人倚仗城池,佔盡地利,所以攻城的成本與風險非常大,只有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選擇它。

Advertisements

在這四個攻擊點中,伐謀運用難度最高,攻城實施成本最大,最常用的是伐兵和伐交,因此大師父對這兩者進行了展開。將領不盡心儘力輔佐國君,就會導致國家衰弱;國君干涉將領的指揮就會拖累軍隊。將領盡不盡心,國君干不干涉,其主要決定因素便是國君與將領的關係。可見君主與將領的關係至關重要,如果我方能夠離間對手君臣之間的關係,那麼離勝利也就不遠了。這正是伐交的厲害之處,劉邦離間項羽與范增的關係即是一例。

以不戰的方式挫敗敵人的謀划獲得全勝,這是戰略謀划的高度,可以稱為最優戰略。在制定戰略時,我們要根據具體情況,按照大師父提出的這套謀攻框架進行謀划,謀划的戰略應儘可能地靠近這個最優戰略。不過兵家須記住:最好的方式不一定是最合適的方式。不要因為大師父說「不戰」是最好的戰略手段,就非得運用「不戰」去對付敵人。

對勝利的預見能力是謀攻的基礎。如果一個將領缺乏預知勝利的能力,那麼他就無法判斷自己謀划的戰略是否可行,當有多個可選方案時,他就無法確定哪個方案是最優的。謀攻的前提是對敵我雙方的了解,任何一個好的戰略都是基於敵我情勢謀劃出來的,脫離了具體情況的謀划便是紙上談兵,是必然要遭遇失敗的。

【經典句子】

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翻譯:因此百戰百勝的策略不是最上乘的策略,不交戰而能使敵人屈服的策略才是最上乘的策略。

故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 其次伐兵, 其下攻城。

翻譯:最上乘的用兵策略是挫敗敵人的謀划,其次是破壞敵人的內交與外交,再其次是攻擊敵人的軍隊,最下策是攻打敵人的城池。

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翻譯:兩軍交戰,實力弱小的一方如果只知道固執硬拼就會被實力強大的一方擒獲。(兵家應進退自如)

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翻譯:可以從如下五個方面預知勝利:懂得什麼時候可以進攻、什麼時候不可以進攻的一方能取勝,懂得根據兵力的多少選擇用兵策略的一方能取勝,全軍上下同心同德的一方能取勝,做了充分準備的一方去對付毫無準備的敵人能取勝,將領有才能而君主不加以制約的一方能取勝。

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

翻譯:了解敵人又了解自己,那麼即便打上一百場仗也沒有失敗的危險。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