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貧血知識普及——缺鐵性貧血

貧血(anemia)是指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減少,低於正常範圍下限的一種常見的臨床癥狀。由於紅細胞容量測定較複雜,臨床上常以血紅蛋白(Hb)濃度來代替。我國血液病學家認為在我國海平面地區,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婦Hb<100g/L就有貧血。

缺鐵性貧血是臨床上最常見的貧血,由於體內鐵元素的缺乏,導致缺鐵性紅細胞生成,最終引起了該病的發生。

缺鐵性貧血多見於嬰幼兒、妊娠期婦女、育齡期女,據國內某一地區人群調查顯示:

鐵缺乏症的年發病率在6個月—2歲嬰幼兒為75%—82.5%、妊娠3個月以上的婦女為66.7%、育齡期婦女為43.3%;

以上人群因鐵缺乏症而患貧血的發病率分別為:33.8%—45.7%、19.3%、11.4%。可見缺鐵性貧血在這一部分人群中發病率是相對較高的。

日常生活中或臨床中可以導致缺鐵性貧血的常見病因分述如下:

1、攝入不足。多見於嬰幼兒、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女。嬰幼兒生長較快,需鐵量大,若輔食添加不合理,易造成缺鐵。青少年偏食也會容易缺鐵。女性月經量過大、妊娠或哺乳,需鐵量增加,若不補充高鐵食物,易造成缺鐵性貧血的發生。長期食物缺鐵也可在其他人群中引起缺鐵性貧血。

2、吸收障礙。胃大部分切除術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進入小腸,繞過鐵的主要吸收部位十二指腸,使鐵吸收減少。此外,多種原因造成的胃腸功能紊亂,如長期腹瀉、慢性腸炎、克羅恩病等均可以造成鐵吸收障礙而引發缺鐵性貧血。

3、丟失過多。見於各種過量失血,如慢性胃腸道失血、食管裂空疝、食管或胃底靜脈曲張破裂、胃十二指腸潰瘍、痔瘡、腫瘤等;咯血和肺泡出血,如肺結核、支氣管擴張、肺癌等;月經量過大,如宮內放置節育環、子宮肌瘤及月經失調等。

貧血常見的臨床表現有:乏力易倦、頭昏耳鳴、心悸氣促、食慾減退、皮膚黏膜蒼白等癥狀。

組織缺鐵表現有:

1.精神行為異常,如煩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異食癖;

2.體力、耐力下降;

3.身體免疫力下降,易感染;

4.兒童生長發育遲緩、智力低下;

5.口腔炎、舌炎、舌乳頭萎縮、缺鐵性吞咽困難;

6.毛髮乾枯、脫落;

7.皮膚乾燥、皺縮;

8.指甲缺乏光澤、脆薄以裂,重者指甲變平,甚至凹下呈勺狀。

對於缺鐵性貧血的預防治療分述以下幾點:

1、嬰幼兒及時添加富含鐵的食品,如蛋類、動物肝臟;青少年積極糾正偏食;

2、孕婦、哺乳期婦女常吃含鐵較為豐富的食物,同時可適當補充鐵劑;

3、育齡期婦女應當積極調整月經不調,防治月經量過大、經期過長;

4、積極對導致缺鐵性貧血病因的治療,如消化性潰瘍或糜爛性胃炎導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痔瘡、消化道腫瘤、子宮肌瘤導致的月經量過大經期過長;

5、口服補鐵劑,口服吸收障礙的可以肌注鐵劑。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