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節生薑|小蘇打能餓死癌細胞嗎?

感覺一波雞血又在路上,因為微信里看到「浙醫二院專家用小蘇打餓死了癌細胞!」這樣的新聞標題。新聞的內容是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的專家發現了癌細胞輕易餓不死的原因,也找到了餓死癌細胞的方法:酸鹼中和反應,用小蘇打拆散癌細胞的「黃金搭檔」乳酸根和氫離子,餓死癌細胞。基礎研究和臨床治療結合的結果,是在40位中晚期肝癌病人身上嘗試了這種新的治療思路,有效率達100%。

其實還有更牛的標題:「牛!浙江醫生用十幾塊錢的小蘇打餓死了癌細胞」!

我凌亂了,100%有效率,眾里尋找治療癌症的神葯千百度,原來它就在鍋邊瓢盆處!

這所指的研究,其實還真是一個正式的臨床研究,結果發表在專業雜誌《eLife》(Chao et al., 2016)。

Advertisements

既然是專業的研究,就需要專業一點的解讀。根據這論文,有這麼幾點需要在小蘇打漲價之前搞懂:

1. 小蘇打只是配合治療

這個對於肝癌的的治療,主要還是依靠化療藥物介入治療。病人不是靠這小蘇打作為唯一的治療手段,也接受了化療,只是小蘇打提高了化療藥物介入治療的效果。

2. 這小蘇打不是拿來吃的。

如果你指望用小蘇打來蒸人血饅頭治療癌症,那你就要失望了。在這個研究里,小蘇打水是跟化療藥物一樣直接注入到腫瘤組織里的。

癌細胞的生長需要合適的酸鹼度(pH),如果改變了癌症細胞微環境里的酸鹼度,就可以抑制甚至殺死癌細胞,這不是什麼新意。但是,癌細胞喜歡的酸鹼度,也是人體正常細胞喜歡的,人體消化吸收系統早就有一套調節攝入酸鹼的緩衝機制。如果喝進去的醋能夠精確找到癌細胞,那喝醋也能抗癌,但是,臣妾做不到啊!

Advertisements

3. 不要指望十幾塊錢就治療癌症。

首先,注射進人體的藥物需要保證純度,不可能用蒸包子的小蘇打的純度來注射使用,這個應該好理解。也許你覺得再純的小蘇打也貴不到哪去,別忘了這治療里還需要化療藥物。退一萬步,即便是只用小蘇打就能做治療這件事,只要這治療是在醫院進行的,就不能忽略不計醫生、護士的投入和付出。再說,如果這是一個醫學上的新發現,如果不能帶來經濟上利益,怎麼能夠激勵更多的發現和創新?我並非覺得醫療可以漫天要價,我只是不明白為什麼在房子幾萬一平米的年代,沒有聽說誰埋怨洗腳比洗腳水貴太多,卻看到那麼多幾塊錢、甚至幾毛錢就治好個病的奢望。

4.(敲黑板!)化療加小蘇打也不是神葯。

新聞里提到100%有效率,這也有一個誤解。首先,在這個研究里涉及隨機雙盲有對照的治療那部分試驗,接受化療加小蘇打的治療的只有10個病人(在文章某處是12個),並非40個。誠然,這個有效治療的病人,包括對治療完全有反應和部分有反應的病人。一般來說,腫瘤縮小超過50%算是部分有反應,完全消失是完全有反應,這個研究也是遵照這樣的標準。但是,由於是局部直接注射藥物,這個研究採取了一個特殊的關於腫瘤大小的定義,就是只統計「活腫瘤」的大小,對於認為是已經在死亡的腫瘤(necrosis),就直接認為腫瘤已經不存在了。當然,這個標準也並非是浙醫自己定的標準,國際上也在用(Satoetal.,2013),但是,看太多好萊塢電影的我頭腦里總有殭屍滿血復活的記憶!這儀器能看見的癌組織至少有幾千萬細胞,只要有萬分之一的癌細胞沒有死乾淨,滿血復活也就是幾個月的事。

如果用癌症病人的存活率這個金標準來看的話,小蘇打也沒有那麼神奇:首先,局部注射只能用於還沒有癌轉移的病人。只用化療的對照組病人,6個病人死亡了3個;而加小蘇打水治療的病人,10個病人死亡3人。由於病人數目太少,這兩組病人的生存率在統計分析上沒有什麼區別。

結論:

如果在更多的病人里能看到治療的明顯區別,這個小蘇打水對肝癌的治療是一大進步,必須點贊。但是,抗癌並未成功,一定不要奇怪為什麼研究藥物的人還在實驗室搗鼓,而非在廚房忙碌。

參考文獻:

Chao M, Wu H, Jin K, Li B, WuJ, Zhang G, Yang G, Hu X. Anonrandomized cohort and a randomized study oflocal control oflarge hepatocarcinoma by targeting intratumoral lacticacidosis.eLife. 2016;5:e15691.

Sato Y, Watanabe H, Sone M,Onaya H, Sakamoto N, Osuga K,Takahashi M, Arai Y, Japan InterventionalRadiology in OncologyStudy Group J. Tumor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forHCC(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reated using TACE (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 RECIST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solid tumors)version 1.1 and mRECIST (modified RECIST):JIVROSG-0602. Ups J Med Sci. 2013;118(1):16-22.PMCID:PMC3572665.

作者簡介

一節生薑

本名張洪濤。旅美20年。任職於常春藤賓夕法尼亞大學,病理及實驗醫學系研究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癌症和細胞免疫炎症的分子機理及藥物研發。發表科技論文60餘篇,職務專利10餘項。雖然研究的是未來應對疾病的可能藥物和治療手段,但卻生活在各種疾病肆虐的今天。雖然生活在有FDA把關的美國,卻有無數親朋好友生活在高速發展、處於轉型之中的中國。因為割不斷的血脈與文化,所以心智常穿越於不同的時空,進行換位思考。每次穿越之旅,帶回這些沉澱出來的文字,希望與你分享。著有《吃什麼呢?——舌尖上的思考》一書。

--本文轉發自作者公眾號「一節生薑」

大病上醫院,小病易問醫。您可通過下載易問醫APP和需要的專家取得聯繫。

更多內容,歡迎關注公眾號:易問醫askdr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