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婚姻及家庭觀念

在婚姻嫁娶方面,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是「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通過婚姻建立起家庭,完成「孝養父母,供奉祖先,養育後代」的任務等等。客觀環境的不同,造就了不同人們在婚姻嫁娶觀念上的不同以及在某種觀念支配下不同地區婚姻嫁娶習俗上的差異;在走向現代化和改革開放的進程中,由於經濟基礎和社會結構的變動,中國傳統婚姻嫁娶觀念和習俗正在逐漸受到現代化的侵蝕,有些地區甚至走向瓦解。

韓愈夕貶潮州之前,潮人由於三面環山、面朝大海等封閉性的地理環境,與世隔絕,所以性格較野蠻,被鄙稱為「六甲荒」。但也正因為這種封閉保守的環境造就了潮人民不畏死、率性而為、情理重於法度、著眼現實等性格特點;進一步造就了與中原文化截然相反的「商農並重」觀念。可是,在家庭婚姻方面,潮汕人卻嚴格恪守儒家學說,守護中國的禮教傳統,有著嚴重的家族觀念,可以說獨樹一幟。本文通過對潮汕地區婚姻嫁娶現象的分析思考,探尋其中的利弊,以求更好地理解潮汕地區婚姻及其家庭觀念。

就本人而言,自出生至今二十多年的時間都是生活在潮汕本土,對於海外潮人的婚姻家庭狀況不甚了解,所以,本文主要還是以潮汕本土作為研究對象,而海外潮人的狀況則是通過文獻以及書籍做穿插和簡單的介紹。但是,無論如何,潮汕人即使在空間上有分居的差異;在時間上,有時代的不同,但其婚姻家庭觀念還是存在著極多的共性。而這些共性主要的源頭在哪裡呢?一是中國傳統的儒家學說。二是潮汕本土在其封閉的歷史和地理環境下漸漸形成的文化認識。兩者的結合即構成了潮汕婚姻家庭文化與中國其他群體具有顯著區別和特徵的個性文化。

(一)中國婚姻舊俗

中國自進入封建社會特別是唐朝以來,男女婚姻,「儼同貿易」,並有賣婚、換婚等婚姻形式的出現。由於潮汕特殊的地理環境,其婚姻之守舊,其共同特點是,父權、夫權、族權等封建思想作怪。子女是父母生的,父母可以決定子女的一切,包括終身大事,說一不二。「兒女我所出也,終身之事,我皆握其權者也。我意如此,彼又何敢不從」。《禮記》曰:「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悅,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日,是善事我,子須夫婦之禮焉,終身不衰。」就是說,孝道高於一切,一切以父母的好惡為標準,只要父母合意,可以「掠奪子女畢生之幸福,以償其父母之慾望。」由此而出現了兒女不參與婚事,父母堂上議婚,兒女必須迴避等怪現象。

舊婚俗使廣大婦女處於層層被壓迫的地位,受盡了痛苦的煎熬。潮州歌謠《共君坐床頭》,道出了潮汕舊女子在母家受盡兄嫂虐待的辛酸:「共君坐床頭,共君細咀目汁流。在家受盡兄嫂苦,受盡柴燒熨我頭。共君坐床頭,共君細咀垂垂啼。在家受盡兄嫂苦,受盡柴燒共鐵鉗。」

「在家從父,出嫁從夫」,是封建社會套在廣大婦女身上的枷鎖。潮汕人丈夫外出,妻子也要老老實實守在家裡理家務、養孩子:

君去南海買麥生,吩咐娘仔勿過家。

別人咀話勿接嘴,目仔放落面青青。

君去南海買糖方,吩咐娘仔勿看人。

別人咀話勿接嘴,目仔放落面帶紅。

不僅如此,舊社會有的婦女被丈夫拋棄后還須終生守寡。下面的這首潮州歌,便傾吐她們孤身之苦:

月斜三更門正開,長夜橫枕意心怠。

短命冤家無口信,望斷肝腸無人來。

池塘蓮花發枝枝,鴛鴦戲水鬧凄凄。

 蝴蝶雙雙葉上舞,獨娘賞花孤身棲。

總體而言,舊婚俗使廣大婦女處於層層被壓迫的地位,受盡了痛苦的煎熬。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潮汕人的婚禮已越來越富於時代氣息了,不少青年男女早已擺脫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習俗,但是,有一些傳統的婚姻家庭觀念仍然存在。值得深思的是,對於如今社會而言,這種觀念究竟這是好還是壞呢?

(二)潮汕婚姻家庭觀念的特點

1.傳統潮汕人婚姻家庭觀念的本質特點

(1)恪守儒家學說,完整保留中國傳統的婚俗習慣以及家庭倫理道德

以儒家學說為主流的中國古代文化中,婚姻的基礎和最高宗旨是「合之好,則天之道」,以及「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世」。就實際而言,婚姻也承擔著「孝養父母,供養祖先,養育後代」三大任務。對此,潮汕地區繼承了古代婚姻的宗旨以及任務,而且將其發揚光大。即使在改革開放以後,價值取向逐漸多元化,但是作為潮汕子弟,很多人都仍然恪守這樣的信念。

可能很多人認為,潮汕人的婚姻家庭觀比較保守。不過在今天的社會,我認為「保守」二字不太恰當,換成「現實」也許更為合適。以前,潮汕地區由於三面環山,一面靠水,在地理上形成了這樣一種地理上的封閉,完整地保存了華夏民族古老的思想及傳統,這與當代潮汕地區這種現實的婚姻家庭觀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當歷史的腳步輕輕地踏進這個從未有過的歷史的轉型期的時候,為什麼潮人依然維繫著這種傳統的觀念?一個方面是這種觀念已經在潮人心中深深紮根;更為重要的是這種觀念有著它在當今的生存意義。愛情自由浪漫的謬論滿天飛揚,諸如門當戶對、從一而終這些哲理般的傳統觀念正在像「過街的老鼠——人人喊打」的氣氛下,我更覺得潮汕人的這種觀念是難得可貴的。在沒有物質基礎的情況下,任何的浪漫自由必將只是空中樓閣,「門當戶對」講的就是這樣一種現實中急需解決的問題,這是比什麼「浪漫、自由」來得更加現實的。特別是在剛剛步出校門的年輕人中,這更是一個現實的問題,在房地產可以顛覆一切的時代,一個棲身之所是兩個年輕人十多年的努力,在這十多年裡你的一切努力就僅僅是為了它,你必須戰戰兢兢,職場的一切波動都是致命的。也許,到頭來,十年的奮鬥最終都買不起一個「容身之所」。所以,本人認為,如今的潮汕人這種仍然恪守儒家學說以及完整保留中國傳統的婚姻家庭觀念,不僅是必須的,也是必然的。

(2)從一而終,一夫一妻,全國離婚率最低的地區之一

在我目前所收集到的資料中,沒有什麼比較權威的資料可以顯示潮汕地區是全國離婚率最低的地區。但是,就我們潮汕人在當地的生活經驗便明顯可以感到潮汕地區的離婚率的確很低。

潮汕地區的低離婚率究其原因,在於:其一,潮汕人認為婚姻的宗旨在於「結二姓之好」,若離婚,便是「結二姓之怨」。在家族觀念濃厚的潮汕地區,結二姓或二家之怨的事,是很不希望發生的,所以,當潮汕家庭感情出現危機的時候,無論是婆家,還是娘家,都會儘力規勸雙方合好,以和為貴。其二,潮汕女子有很強的忍耐性。不得不承認,就潮汕地區來說,婚姻出現問題的根源大多來源自男方。面對丈夫的過錯,大多潮汕女性都睜隻眼閉隻眼,而且認為:「婚姻就是兩口子過日子,無論好與壞都要過下去。所以無論什麼樣的原因,她們不希望離婚,也不會同意丈夫離婚的。」 其三,潮汕父母有很強的家庭責任感,離婚意味著是個人的解脫,但更多的是,離婚意味著下代人的痛苦。所以,為了下一代,潮汕父母都從心靈底處拒絕離婚。這便是潮汕人重情理之處。另外,對於離婚,無論是男方,還是女方,大多都認為是丟人的事,會受到社會輿論的廣泛批評,有損公婆、父母以及家族的聲譽。而且,潮汕人法制觀念淡薄,所謂的淡薄,不是因為不懂法,很多人都知道「想離婚找法院」這樣一個道理,可是,出於對對簿公堂的厭煩,一般潮汕人都會尋求社會道德規範下的私力救濟方式來調解矛盾,而不願進行離婚訴訟,這也跟潮汕人與生俱來的對公權力的不信任有關。

另外,從一而終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不僅體現在妻從一夫而終,也體現在夫從一妻而終。也就是說,潮汕地區除了地位顯赫和有道德瑕疵的極少數人,大多是堅持一夫一妻制的,即使在古代也是這樣;在當地,就更不用說。這種具有強烈家庭責任意識的觀念,讓不少外地的未婚男女都夢想著娶一個會持家的潮汕女孩為妻或者嫁給一個顧家的潮汕男人為夫。

(3)盲婚啞嫁時代,夫妻感情從無到有,從壞到好

在以往,潮汕人的結婚大多是盲婚啞嫁的。當然,現在隨著改革開放思想解放,盲婚啞嫁的情況已經大大減少,取而代之的是以自由戀愛為主流。當今社會,有不少人都在批評潮汕地區以往那種盲婚啞嫁的弊端和害處,但我想說的是,盲婚啞嫁不一定就是不幸福。我的父母便是因盲婚啞嫁而走在一起的。他們對婚姻的滿足感,是我等身為子女,所有目共睹的。而且,在潮汕這樣的家庭也並非僅是我家,相反,大部分家庭都是這樣,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之前結婚的人。

在眾人眼中看來是毒瘤的盲婚啞嫁,卻在潮汕人這裡找到了生長的土壤,並也為潮人所認同。而且,更令外人感到驚訝的是,在這些通過盲婚啞嫁而組建起來的潮汕家庭,夫妻之間的感情絕大多都是從無到有,或者從壞到好,呈良性發展趨勢的。生活的時間越長,他們的感情會更為加深。彼此相汝以沫,經營著婚姻、家庭,直至生命的結束。

這不得不說是與潮汕人以家庭為重的家庭觀緊密相連的,家庭觀影響著婚姻觀,也便使得雙方對自己的婚姻越來越滿意。即使在婚姻的初期,雙方對對方都沒有感情或者不甚滿意,但是隨著生兒育女,隨著贍養父母或公婆,雙方便漸漸將愛轉移到子女身上,繼而將愛的高度提高到整個家庭。雙方也會隨著家庭的溫馨而漸漸愛上對方,從而使這種感情隨著生活的柴米油鹽而愈來愈真實,愈來愈濃。所以,歸根到底,是家庭責任感催生了真情與愛。在如今這個婚姻十分不穩定的社會裡,到處充滿著「外遇」、「出軌」等等不忠實於婚姻的現象,能夠如此真的不得不令我們為之讚歎。

而且,在潮汕地區比較普遍的現象還有,即使是潮汕人本群體內部,也很少有跨市結婚的,大多是隔壁村之間的通婚,或者隔壁鎮之間的通婚。本人通過調查了解到,潮汕地區大部分的父母都希望兒女的對象也是潮汕人,因為潮汕地區的很多文化是外地人難以學習甚至是難以理解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不會講潮汕話」,婆媳之間存在言語溝通的障礙。就本人來說,父母早在我步入大學時就已叮囑我:得找潮汕的男孩子。當時還覺得父母是老古董,思想落伍。其實仔細想想,父母這樣叮囑無非是想讓自己的女兒不要嫁得離家太遠了。況且,嫁在潮汕地區有安全感。至少可以在父母的身邊、兄弟姐妹彼此都有個照應。

(4)濃厚的家族以及家庭責任感,孝道為重,子女為貴

前文已經提及潮人婚姻家庭觀的最基本特徵是恪守儒家學說,保留中國傳統的婚姻習俗以及家庭道德倫理。這對於潮汕家庭的直接影響便是,使潮汕人具有非常濃厚的家族以及家庭責任感,孝道為重,子女為貴。潮汕人一般都會將家族的榮耀放在至上的位置,待人處事是否有辱祖宗,是否有辱門楣,是否傷風敗俗,都是潮汕人考量的標準。

另外,中國傳統儒學對潮汕人的影響還體現在:「父母在,不遠行,行必有方」。 雖然在海外的潮人佔總潮人的1/3,但是,在以前,潮人並非很願意便漂游海外的,而是的確受生活所迫。當然,改革開放后,離家創業的潮人也很多,這是新的氣象。而一旦在外地或海外闖天下的潮人,他們同樣肩負著整個家族的使命感和榮譽感。他們在外奮鬥並非為個人而奮鬥,而是為家族,為家庭,為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子女。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以香港亞洲衛視永遠名譽主席林百欣先生為原型而拍攝的電視連續劇《我來自潮州》,三個年輕人鄭琛、李乃強及朱潤為擺脫農村艱苦生活,肩負著家庭的責任感,從潮州來到香港掙扎求生的故事。所以,一般在外的潮汕人都會認為,離家在外而一無所成,是很恥辱的事。

接著,家族觀念以及家庭觀也會隨著感情的加深而漸漸地升華為愛鄉愛國的高尚品質。很多事業有成的潮汕人不僅僅回饋父母、盡孝道,而且,更會心懷桑梓,無私地回報家鄉。海外的潮人而回饋祖國,捐財捐物,心繫國家安危。譬如李嘉誠、李光隆、林百欣、陳弼臣之輩。這種愛鄉愛國的情懷,便是來自潮人骨子裡濃厚的家庭責任感和使命感。而這種家庭責任感則是源於以血緣為基礎的孝道和愛子愛女之心。

這也可以從一個側面解釋為什麼在外地以及海外的潮人可以功成名就、衣錦還鄉,而潮汕本土的潮人卻平庸過生活。離鄉在外的潮人,家中有父母, 有子女,但他們無須直接操辦家庭的柴米油鹽,而將時間和精力奉獻給自己的事業,為家庭、為家族名譽以及出人頭地而奮鬥;而本土潮人,卻過著那種得過且過,不追求飛黃騰達,只求有能力養育父母、養育子女的生活即可,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留給家庭生活,使父母安享晚年,孩子得到更多的照顧和教養。儘管這樣滋長了本土潮人的惰性,但也從可以看出潮人濃厚的家庭責任感。

四海潮人,有潮水的地方便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便有潮語。在眾多的海內外潮人家庭中,潮汕話依然是交流的重要語言之一。無論走在哪裡,無論在什麼樣的語言環境下,潮人家庭,都一定會攜帶自己的語言前行,並將語言流傳給下一代。所以,在例如新加坡、泰國曼谷和其他城市的唐人街、法國巴黎的唐人街、柬埔寨、越南,都可以聽到潮語。在新加坡、泰國、中國香港等地區還開辦有潮汕話課程班以及潮人學校。新加坡拍攝的家庭教育電視劇《小孩不笨》,其原聲碟便融合三種語言——英語、普通話以及潮汕話,這真實地體現了潮汕話仍然是海外潮人家庭用以交通的重要語言,他們仍然沒有忘卻潮汕話。這也便是潮人對家庭以及家族的另一種解讀,他們雖然遠離家族,遠離故鄉,但他們念本,他們不忘根,不忘家族。即使子輩生於海外,依然教養他們銘記自己是華夏兒女,潮汕子弟。

2.新時代潮汕人婚姻觀念的特點

在上文中提及到的是潮汕地區傳統的婚姻家庭觀念,但是,儘管隨著時代的變遷,隨著改革開放以及日益多元化的社會,新時代潮人基本上仍然是恪守 傳統潮人所恪守的理念,譬如說「孝道為重,子女為貴」、「以和為貴,夫妻和弦、從一而終」、「不忘本不忘根」、「堅守倫理道德」等大原則是依然不變的。但是,新時代潮人,相比較於老一代潮人,在觀念方面是更為理性化、開明化、科學化的,他們創造了新老觀念的融合,在依然保持低離婚率的同時,也更加促進了家庭的和睦、平等以及民主。 所以現在,你常常都會看到那些在影樓穿著西式婚紗的潮汕新婚夫婦,但也遵照潮汕傳統,結婚之日,依然在家裡拜「五穀母」。

但是隨著社會的變遷、社會的發展,新時代潮汕地區的婚姻嫁娶在觀念和習俗方面出現了新的一些現象和特點。

(1)開始適應現實,批判地繼承傳統婚姻嫁娶觀念和習俗,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融入了西方文明和西方方式;

(2)由於交通設施和語言交流的改善,潮汕人與「外地人」甚至「外國人」通婚不再稀奇;

(3)男女平等觀念的洗禮使女性的權利受到尊重,在當今社會,婦女的社會地位不斷提高,女性與男性一樣具備外出創業的能力和機遇。女性經濟基礎的增加也提高了他們自身的地位,這使她們在婚姻嫁娶上有了更大的話語權;

(4)由於觀念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婚姻嫁娶的程序有簡化的趨勢,方式也更加地豐富多彩。

婚姻方面,他們已走自由戀愛路線,自由擇偶,自主婚姻大事,父母也較以往開明許多,鮮干涉婚姻,只是提出建設性意見。其次,不再迷信旁繫結婚「親上加親」的錯誤思想,而是相信科學,相信醫學,不盲娶,不盲嫁。這正是新時代潮汕人婚姻觀念的特點。

通過對潮汕婚姻家庭觀念的探究,讓我們了解到了潮汕人的婚姻家庭觀念極其保守,以和為貴、夫妻和睦、從一而終,有著濃厚的家族以及家庭責任感。筆者認為,對潮汕婚姻家庭觀念的探討,對於現在我們對婚姻家庭觀念的認識也有重大的意義。作為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我們來說,也即將走上工作崗位,將來也會步入婚姻家庭的生活,作為一個潮汕本地人來說,潮汕地區的婚姻家庭觀念,這更是必須了解與傳承的。但不是盲目地傳承,而是有選擇地傳承。當然,每個地區都會有屬於自己的文化傳統,各種文化都有其自身存在的意義。但我們應該謹記:婚姻不是兒戲。婚姻決定著一個家庭是否幸福,我們必須謹慎地選擇我們的「終身伴侶」。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