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實驗室——染染染

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後可以為良。——《考工記》

早在十九世紀以前,染色和印花所用的染料全部都是天然的動植物和礦物染料。

天然染料中,最廣泛的來源是從植物的花、葉、樹皮、根或果實中提取的色素。

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早在1.5萬年以前就開始應用紅色氧化鐵(Fe2O3)礦物顏料。

新石器時代,人們已經懂得應用赭黃、雄黃、硃砂、黃丹等礦物顏料在織物上著色。同時,也選用植物萃取的染料。

周朝已經設有掌管染色的「染人」職官,也稱之為「染草之官」,負責染色事務。

春秋戰國時,經出現了許多專門染色的染坊,發現了多種植物染料,其中以藍草最為多用。

秦漢時期,防染技術開始出現。蠟染,開始出現併流行於西南。

Advertisements

南北朝時期出現了「紋纈」,紋纈也叫「撮纈」、「撮花」、「撮暈纈」,現代稱「扎染」。

明代用於製作染料的植物已達幾十種。除皇家專設「藍靛所」為其服務外,在民間也開設有各種私家染坊。

清代少數民族地區的各種印染藝術逐漸形成獨特風格。《雪宦綉譜》記載,有青、黃、赤、黑、白(正色),綠、赭、紫、蔥(間色)共9類,88種原色,因其深淺分成745種色彩。

今天,我們正在做

跟隨著手和心 從染一塊手帕開始

靜下來 慢下來 找尋真正的自己

做一件細緻入微的事情 用整個身心去投入

享受片刻的寧靜 感受染布帶來的簡單美好

感謝默默支持的你們,以後的日子裡將會到來的平靜或美好,一切都將如你所遇見。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