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記住這15個字就夠了

教育孩子的教育問題歷來都是父母的頭等大事,更是父母的第一難事。對於育兒,給予孩子豐富的物質生活,不如從小幫助孩子建立豐富的精神世界。

戒子通錄》與「教子有五」

在漫長的歷史實踐中,中國古人總結了非常豐富的兒童教育經驗,也給出了許多育兒法則。宋代劉清之在《戒子通錄》中記載:「人生至樂無如讀書,至要無如教子。父子之間不可溺於小慈。自小律之以威,繩之以禮,則長無不肖之悔。教子有五:導其性,廣其志,養其才,鼓其氣,攻其病,廢一不可。」

人生最大的樂趣莫如讀書,最重要的事是教育孩子。父子之間不能總是沉浸在溺愛與仁慈之中。對孩子,從小就要威嚴,用禮義的準則來要求他,長大以後就不會因為他不賢無能而後悔。教育孩子要從以下五個方面做起:引導孩子養成純真而善良的性情;拓展孩子正確而堅定的志向;培養孩子一專多能的才華;鼓舞孩子果敢而堅強的勇氣;糾正孩子的毛病和差錯。這五點,缺一不可。

1、「導性情」:引導孩子養成純真善良的性情」

一般來說,孩子喜歡嬉戲遊玩而討厭約束,就像草木剛萌芽的時候,讓它舒展地生長,便很快能夠枝條發達,而如果受到了摧壓就會很快枯萎。因此,教育小孩子必須「順導其志意,調理其性情」,就是要順從他們自己的喜好,幫助他們守護好自己的天性,培養他們的真性情。

對於如何順應孩子的性情,幫助孩子保持天性,王陽明曾說要「誘之歌詩以發其志意,導之習禮以肅其威儀,諷之讀書以開其知覺」,就是要通過詩歌吟唱引發他們的志趣,通過禮儀的學習使他們儀錶威嚴,通過讀書開發他們的智慧,而在這一過程中,要以誘導、啟發的方法,代替「督」、「責」、「罰」的方法,使孩子們心懷喜悅,歡欣鼓舞,只有如此,才能幫助孩子消磨他們的粗淺愚頑,才能使他們「無暇及於邪僻」, 那麼孩子的進步自然永不會停止。

2、「廣志向」:拓展孩子正確而堅定的志向

孩子在童年和少年階段還沒有明確的奮鬥目標,也不可能有具體的人生理想,所謂「從小立志」實際上就是從小培養孩子的胸襟、氣度和魄力。王陽明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真正成功的教育,並不僅僅是智力教育,應該同時把孩子的非智力素質,如意志、感情以及道德素質培養好,而更重要的是把孩子的「志」立好。

教育不僅僅在於教孩子多識幾個字、多做幾道題,更重要的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通過言傳身教、潛移默化,逐步使孩子形成一個童真的「夢」,以後隨著知識的增加、眼界的拓展,逐步形成一個畢生為之奮鬥的人生理想。在這理想之前的童真的夢,便是通常所說的「志」。

一個從小立大志的孩子,對任何一件事都不會滿足於現狀,他們有追求完美、追求最高境界的慾望,取得一定成績之後,總有更上一層樓的決心和氣魄。這樣的人不成功於此,必成功於彼,而且成功的規模也往往比較大。

因此,千萬不能錯過孩子童年、少年階段的立志,這對孩子的一生具有決定性意義。「志」的培養比其他所有的教育更重要、也更不可彌補。一個人錯過了其他東西或許可以補救,一旦錯過了立志的最佳時期,則只余後悔。

3、「養才華」:培養孩子一專多能的才華

有人說,才華並不是聰明,現在許多孩子非常聰明,但是卻無才華。才華並不是會考試,也不是會比賽拿獎,才華是有趣亦有用,是孩子精神世界的食糧。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中國式父母的正常心理,十個父母中有八個,即使沒有想過「如何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天才兒童」,也會想過「如何培養出個有才華的孩子」,事實上孩子的才華是自我生長出來的,不把孩子的才華嫩芽掐死的父母已是比較成功的父母。

培養孩子的才華,父母能做的最有價值的事情,就是搞清楚孩子的天賦,不盲目培養,而是有針對性地讓其特有的天賦發展為貨真價實的才華。孩子喜歡畫畫,就送他去學畫;孩子喜歡音樂,就忍受他製造出來的並不那麼優美的聲音;孩子好像對什麼也沒表現出過多的興趣,那就不要急,引導他接觸併產生興趣。

給孩子創造一個寬鬆的環境,對孩子因勢利導,和孩子一起學習、造成全家學習的氣氛,在這種熏陶中讓孩子自由發展,這才有利於孩子才華的培養。

4、「鼓勇氣」:鼓舞孩子果敢而堅強的勇氣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勇敢、不畏懼失敗,敢於當眾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孩子的勇氣並非與生俱來,在很大程度上,勇氣需要父母的後天培養。

培養孩子的勇氣,要注意孩子害怕時,不生硬地把他推出去。有些孩子對於嘗試新鮮事物十分熱切,而有些孩子則會退縮。不要輕易為孩子貼上「害羞」、「膽小」的標籤,而要順其自然的引導孩子接觸自己不熟悉的事物。

家長要學會放手,不能凡事包辦,要鼓勵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玩耍時,可以讓他與膽大的孩子一起玩,讓他跟著做一些平時不敢做的事情,孩子將小夥伴的言行舉止作為自己模仿的對象,膽量會慢慢得到鍛煉,變得勇敢、堅強。

父母培養孩子的勇氣不能操之過急,要多讚美多鼓勵,要給孩子的勇氣培養創設一個「沒有壓力」的環境。

5、「改毛病」:糾正孩子的毛病和差錯

要改掉孩子性格上的毛病:刻薄的,要教他懂得寬厚;凶暴的,要教他懂得溫和;浮華的,要教他懂得樸實;好自我表現的,要教他懂得含蓄;輕躁的,要教他懂得穩重。

教育孩子,應當先剔除他的傲慢心、培養他謙虛的美德,使他能溫恭退讓、行為舉止沒有邪僻。

國學大師錢穆,小時候記憶力非常好,每篇文字大約讀過三遍就能背誦。他最愛看《三國演義》,9歲時便能背誦。錢穆父親的一位朋友聽說后,便當即考他「諸葛亮舌戰群儒」一節,錢穆居然一字不落地當眾背了出來,眾人驚為神童,錢穆也沾沾自喜。

第二日,他隨父親出門,經過一座橋時,父親指著橋問他:「你認識『橋』字嗎?」錢穆回答「認識」。父親問:「用木字易馬字旁,是什麼字?」答:「是『驕』。」父親接著說:「驕字何義,知道嗎?」錢穆點頭道:「知道。」到這時錢穆才知道父親的真意。教育孩子要有針對性,在適當時機點出來,比疾言厲色有用得多。

事歷千年,時移世易,而親子之愛卻是古今如一,正如南宋陳元靚所勸,「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今日提供什麼樣的教育,明日就能得到什麼樣的兒童。在教育孩子束手無策的時候,學一點古人的育兒法則,感受一下古人的育兒精神,或許我們能心領神會、豁然開朗。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