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家教——曾氏家族代有英才的真正原因

曾國藩認為治家應注意以下十事:

(一)勤理家事,嚴明家規。

(二)盡孝悌,除驕逸。

(三)「以習勞苦為第一要義」。

(四)居家之道,不可有餘財。

(五)聯姻「不必定富室名門」。

(六)家事忌奢華,尚儉。

(七)治家八字:考、寶、早、掃、書、疏、魚、豬。

(八)親戚交往宜重情輕物。

(九)不可厭倦家常瑣事。

(十)擇良師以求教。

他的這些理念中有許多對現代家庭教育也同樣適用。例如,「勤理家事,嚴明家規」放到現在,就是讓我們多多給孩子鍛煉的機會,讓他們能養成自己動手的良好習慣,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道理與這如出一轍,同時家規嚴明有利於他們從小養成遵守紀律的良好習慣;「盡孝悌,除驕逸」就是要盡到孝道,同時還要戒驕戒逸;「以習勞苦為第一要義」是提倡勤奮學習、勤勞工作,反對奢侈懶惰,「不可厭倦家常瑣事」。對於生長在富貴家庭的孩子還說,戒驕奢、倡勤儉、主敬恕、不忘本尤為重要。

曾國藩家教的核心理念是寒素、勤勉、篤學,其中篤學是最為關鍵的一個方面。

(一)寒素

「寒素」是曾氏家風的基調。「寒素」即儉樸清白的意思。生活中大力宣揚儉樸,告訴孩子哪些行為是對的值得提倡的,哪些行為是該改正的。

(二)勤勉

「勤勉」是曾國藩家風的主旋。有道是「疏懶人沒吃,勤儉糧滿倉」,出身貧寒的曾國藩深諳保持勤勞的習慣,對於官宦人家子女的成長有著特殊的作用。我們應該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們,要以己之力在細微之處加強自身的鍛煉。

(三)篤學

「篤學」是是曾氏家風的內核,曾國藩本人就是篤學的一生,他鍥而不捨的治學精神為家人樹立了楷模。哪怕是很微小的事情,只要是自己沒做過或者不會做的,都要認真學習。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讓孩子自己發現欠缺,並鼓勵他們認真學習。給孩子們多創造一些這樣的學習機會,而不是通過課本知識的傳達,這樣的學習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勤 孝 儉 仁 恆 謙

曾國藩的治家理念具體來說可以分為六個部分,即「勤、孝、儉、仁、恆、謙」六字。

1、勤。

曾國藩認為子女教育中「以習勞苦為第一要義」;他提倡「勤理家事」、勤奮學習、勤勞工作,反對奢侈懶惰,「不可厭倦家常瑣事」。針對子弟生長於富貴家庭、慣於養尊處優的特點,曾國藩特彆強調戒驕奢、倡勤儉、主敬恕、不忘本。他認為「居家以不晏起為本」,從不准許子女睡懶覺。

2、孝。

「百善孝為先。」曾國藩提倡「盡孝悌,除驕逸」。他教育子女在家敬老愛幼,出嫁后尊敬公婆。

3、儉。

曾國藩認為「居家之道,不可有餘財」,「家事忌奢華,尚儉。」他自己的日常飲食,總以一葷為主,非客到,不增一葷。其穿戴更是簡樸,一件青緞馬褂一穿就是三十年。他不準子女積錢買田,衣勿華美。對子女的婚姻,他認為品德為上,聯姻「不必定富室名門」。曾國藩深刻認識到:「仕宦之家,不蓄積銀錢,使子弟自覺一無可恃,一日不勤,則將有饑寒之患,則子弟漸漸勤勞,知謀所以自立也矣。」人的本質有好逸惡勞的一面,如果父母蓄積足夠的錢物讓子女花銷,他為什麼還去吃苦呢?結果坐吃山空。如果「一無可恃」,則逼得他們去奮鬥、去謀生、去立業,結果能成大器。

4、仁。

曾國藩教育子女仁義待人,認為「親戚交往宜重情輕物」。 「家敗離不得個奢字,人敗離不得個逸字,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曾國藩深刻地指出驕奢的害處,「蓋達官之子弟,聽慣高議論,見慣大場面,往往輕慢師長,譏彈人短,所謂驕也。由驕而奢,而淫,而佚,以至於無惡不作,皆從驕字生出之弊。」為此他告誡子弟:「家門太盛,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人人須記此二語也。」「吾家現雖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風味,子弟力戒傲惰,戒傲以不大聲罵僕從為首,戒惰以不晏起為首。吾則不忘蔣字街賣菜情景,弟則不忘竹山坳拖碑車風景。昔日苦況,安知異日不再嘗之?自知謹慎矣。」 他要求紀澤、紀鴻等日修「四課」,「慎獨則心安,主敬則身強,求仁則人悅,習勞則神欽。」 他要求子女「守先人耕讀家風,不要有半點官氣,不許坐轎,不許喚人添茶。」不許子女斥罵仆佣,不許輕慢鄰居,不許仗勢欺人。

5、恆。

曾國藩說:「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窮,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泊之觀海,如牛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於此三者,曾國藩特別看重有恆。他教導紀澤「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常者,恆也。「學問之道無窮,而總以有恆為主。」做到有恆,既是易事,又是難事。說易,因為人人可以做到。說難就在於難堅持,堅持幾天可以,支持幾個月就難了,堅持幾年、十幾年,一輩子更難了。然而,只有「守常」,才能獲得成效。曾國藩結合自己的體驗,對兒子說:「年無分老少,事無分難易,但行之有恆,自如種樹蓄養,日見其大而不覺耳。」因此,他反覆要求兒子「看、讀、寫、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

6、謙。

曾國藩一生謙虛誠敬,謹慎持重,整肅端莊,他教育子弟也要藉此修身,「以勤勞為體,以謙遜為用,以葯佚驕」。在對子弟的為人教育中,他多次強調主敬恕。他說:「聖門教人,不外敬恕二字。」又說:「作人之道,千言萬語。大抵不外敬恕二字。」曾國藩寫的歧求詩中有「善莫大於恕,德莫凶於妒」二語,他教育子弟待人寬厚、寬容,設身處地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他在給弟弟的信中叮囑:「子侄輩須以敬恕二字常常教之。敬則無驕氣,無怠惰之氣,恕則不肯損人利己,存心漸趨於厚。」

他提出的治家「十大箴規」堪稱家道不衰的猛劑良方,足可為今人借鑒取法。即1.子弟賢否,四分由於家教。2.居家之道,不可多留余財。3.極盛之時,預作衰時設想。4.治家貴嚴,不可拘束過甚。5.不可輕慢族親與近鄰。6.兄弟間應德業相勸,過失相規。7.興家立業,不求立竿見影。8.官宦子弟,以不干涉公事為第一義。9.待兒女不可太嬌貴。10.惟有遺澤惠後人。

曾國藩最終教育子女的是是普普通通的「不忮不求,勤儉孝友」,看似簡單,實很難。「勤」指勤奮;「儉」指節儉。「孝友」指孝敬,「友」指友好和睦。他歷觀許多大家族的興衰得出「一家之興,一國之盛,舍勤儉二字而不能」,教導子女「不可浪擲光陰」,並說「千古之聖賢豪傑,即奸雄,欲有立於世者不外一勤字」。關於儉字,他自己堪稱楷模,但主張「節儉不可流於刻薄」,「情誼宜厚,用度宜儉」。關於孝以「養親以得歡心為本」,「孝敬之家,比獲吉祥」。交友,他認為「擇交是人生第一要事」,「一生成敗,與朋賢否有關」。他把友朋分為「戚友」、「益友」、「摯友」、「良友」、「損友」等多種,告誡子弟「待友要寬,律己要嚴」、「與人為善,修好事不求報答」、「對師友應有敬畏之心」。

曾國藩認為為人之道有「四知」,做什麼樣的人全由自己作主,切忌「早享大名」,少年得志。他還主張做人宜「厚重」、「拙誠」。建功業、寫文章、修身養家,都離不開「倔強」。歷盡磨難而成功的曾國藩對子弟說:「有所貪有所利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處事上他主張「無論大小難易,皆宜有始有終」,教導弟子既要有高遠目標,胸襟博大,又要腳踏實地,不拒繁細,做事專註,方能有成,面對不測,泰然處之。

曾國藩家教的影響:

影響之一:對其子弟後代的影響。同是清末「高幹子弟」,曾紀澤、曾紀鴻沒有變成「衙內」和大少爺。曾紀澤詩文書畫俱佳,又自學而通英文,成為清末著名愛國外交家;曾紀鴻不幸早死,研究古算學也已取得相當成就。不僅曾國藩的兒子個個成才,曾家的孫輩還出了曾國鈞這樣才華橫溢的詩人,曾孫輩又出了曾寶蓀、曾約農這樣有影響的教育家和學者。據有關調查統計,當今曾國藩的後代遍布全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且多為科技、教育文化工作者,有的還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

影響之二:對社會各階層、各階級的影響。曾國藩的治家思想和方法,從清末到民國,從富家到貧民,從官僚士大夫到普通民眾,都曾把曾氏家訓奉為至寶。至今仍在人們的心目中留有一定的痕迹。當今部隊將軍已有少將以上100多位來曾國藩故里指導工作,湖南大學、湖南師大、廣州師大等把曾國藩故里作為大學生實踐基地,中央各部委的領導很多是曾國藩迷,台灣、香港、新加坡、美國、日本遊客絡繹不斷。

影響之三:在當今,曾國藩的教育思想深深影響著曾國藩的家鄉,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曾國藩故里雙峰縣民風淳樸,尊師重教,是湖南省著名的狀元之鄉、名人之鄉、女傑之鄉、書畫之鄉,有兩院院士曾昭掄、劉耕陶、劉芸、謝和平、鄧啟東。每年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多人,學子崇尚文明、吃苦耐勞。其中在海外留學的博士、專家、科研人員五百多人。三十年來,雙峰縣的教育長盛不衰,先後被評為全國基礎教育先進縣、湖南省辦學條件改善先進單位,特別是關心下一代工作,成為全國的先進典型。歷任離退休的縣委書記、縣長、人大主任、政協主席擔任縣關工委的主要領導,縣、鎮、村三級建立關心下一代網路,把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擺在首位,全縣籌集的關心下一代基金已達1360萬元。縣關工委每年拿出100萬的資金扶貧獎優,評選優秀家長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標兵。

自然萬物的生長都需要源源不斷的養料供給,教育也需要得到豐富「養料」的滋養,那麼綿延幾千年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便是當代教育得以健康發展的營養豐富的「培養基」。曾國藩是一個善於從古代先哲吸取智慧的人,也是一個善於把書本與人生聯繫起來思考的人,而且他特別善於從中抽取出可以指導人生的信條與經驗。這些信條與經驗無不反映出他與傳統文化的淵源關係,它是傳統文化之精髓與曾氏對社會人生獨特思索的結晶,於是他就用這些承載著傳統文化思想的信條和經驗來教育其子女,曾家世代處於濃郁的傳統文化氛圍之中。曾氏家教非常重視傳統文化的學習和繼承,這也給當代教育以很大的啟示。時下校園裡的學生,特別是高校的大學生非常缺乏傳統文化素養,缺少良好的傳統道德觀念的熏陶和浸染,在當今校園裡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傳統文化思想土壤很貧瘠,學生自我心理調控能力很脆弱,因此在瘋狂追求物質效益的現代社會,極易造成人的心理失衡,校園自殺、他殺事件屢屢發生,學生整體道德水平下降,一些與大學生身份極不相稱的言行,隨時可聞,隨處可見,尊師之風每況愈下,難怪不少有識之士在強烈呼籲「傳統人文思想的回歸」。

你可能會喜歡